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在北美上映時,不輸好萊塢的制作甚至讓一眾老外大呼過癮!
然而國內的一些“跪族”卻開始了抹黑的狂歡,仿佛中國拍科幻就是什么不可能、不可饒恕的錯誤一樣,爭先恐后地找bug,貶低中國科幻,直到《焦點訪談》專門用一整齊高度贊揚《流浪地球》,這些人才慢慢閉了嘴,這些人是絕對不會理解這部影片承載的是多少中國科幻人的夢想和執著。
2012年,中影股份這個中國最大的國有電影公司,決定將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為電影。在此之前,中國的科幻片市場粗糙,長期被歐美影片占據,中國連一部能拿得出手的電影沒有。
按照當時的國內電影水平,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個片也會走向爛尾,然而中國科幻不能一直缺席。作為國有電影公司,中影不去冒險誰去?頂著這樣的理念中影啟動了《流浪地球》的計劃。
為了學習好萊塢的電影工業體系,2012年廣電總局派肖央、寧浩、陳思誠、郭帆、路陽五位導演前往美國學習,這一參觀讓幾位大導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與美國的巨大差距。當時郭帆問同行:你們看過中國的科幻電影嗎?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時的郭帆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拍一部中國的科幻片。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在世界享有盛譽,但中國人的小說不能總交給外國人來拍!當劉慈欣的《三體》斬獲雨果獎的幾天后,郭帆就接到了中影領導的電話,因為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中國沒有拍好科幻片的基礎,各種大導都婉拒了中影,只有郭帆豁出去的同意了。
他先是墊了100萬找自己的好友龔格爾做紙片,然后兩人天天到中科院找科學家、物理學家閑聊,編了一本地球100年變天史,從世界觀到概念圖,8000多張分鏡頭的畫稿。
為了更好地學習怎么拍攝,兩人飛到美國學習求教,美國人問你們為什么不離開地球,而是帶著地球一起跑?郭帆說這是我們中國人骨子里的家國情懷。美國人問為什么不去塑造一個英雄救援,而是找了5000人的救援隊?郭帆說這才是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家國情懷式的科幻誰也沒見過,這一熱血就是一年半,當中影領導拿到世界概念圖與中國式劇本時,導演眼淚突然就流了下來。第二天,郭帆接到消息準備開始,在得知《流浪地球》即將拍成電影時,大劉的粉絲們紛紛在網上留言:堅決不要中國人拍!
國內大大小小的投資也都不看好這個項目,為了找投資,中影找了萬達和北京文化也僅僅拉來了一個億。
然而對于科幻片的燒錢速度來說這遠遠不夠,為了節省開支把錢都花在場景、道具而不是演員身上,全片名氣最大的演員是吳孟達老師,剩下的都是二、三線的明星。然而隨著科幻片瘋狂燒錢的速度,萬達選擇撤資轉投將錢投給了《情圣二》,《流浪地球》的拍攝陷入了停滯。
導演郭帆砸鍋賣鐵,演員們自降片酬,攝影指導自己花錢買了幾百萬的設備低價租給劇組,此時電影只拍完了地面部分,但天上的空間站這才是關鍵。
導演想找一個大牌演員,用他的知名度稍微帶動項目,然而問了一圈沒一個大牌明星愿意來,制片人甚至勸郭帆放棄空間站這條線,但郭帆不甘心。在一次喝酒時郭帆想起了吳京,他對吳京說:京哥幫我串場戲吧!
吳京那時剛拍完《戰狼二》如日中天,關鍵是人非常仗義,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下來。沒想到吳京這一刻串把自己客串成為主演,而且郭帆還表示實在是沒錢了,要不京哥別要片酬了!看著這一群砸鍋賣鐵的劇組,吳京想起了當年拍《戰狼》時的慘狀,二話沒說不僅沒有片酬反而給郭帆砸了6000多萬,明知被騙上“賊船”的吳京心甘情愿的掏了六千萬,意外成就了中國科幻的新紀元。
主創拼了命的,演員們更是卯足了勁,演員們的服裝重達60斤,最重的甚至有130斤,光是穿上就得花一個小時,而且一旦穿上再脫下來就很難了。演員休息時經常穿著宇航服就睡著了,于是演員每天都穿著尿不濕,一開始飾演王磊的李光潔也死活不穿,但耐不住憋尿實在是太痛苦了。
而且這衣服太重,演員經常走著走著就摔倒,摔得渾身都是傷,而且有面罩的情況下呼吸受阻容易讓人頭暈目眩,就連李光潔都受不了這個高強度的拍攝。而作為65歲的老戲骨吳孟達老師更是體力不支,差點在威亞上直接昏厥。
在吳老師拍戲時,救護車全程陪護,吳孟達也曾后悔接這活,覺得自己這么大年紀了還瞎折騰,但劇組的努力讓他堅持了下來。電影殺青,在所有人的歡呼聲中,B組副導演挺著腰桿子大喊:拍了這電影我能吹一輩子!
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口碑人氣雙豐收斬獲46.5億票房,拿下了國內外大獎。《焦點訪談》專門開專欄大篇幅解說它,《新聞聯播》專門留時間介紹它,中宣部更是將《流浪地球》作為了科教和國防的教育宣傳片,在校園和軍隊循環播放。
這是中國第一部硬科幻片,承載的是中國對于科幻宇宙的夢想,就像是導演說的,即便中國的觀眾已經看過那么多優秀的科幻電影,仍愿意給自家一個希望和鼓勵!
如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再創新高,天宮空間站即將建設完成,近地小行星防衛系統也提上了日程,而《流浪地球二》的拍攝也接近尾聲。
相信未來我國的科幻片會更上一層樓,不知道大家期不期待《流浪地球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