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浙江衛視的王牌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的播出已經有6年時間,如今節目也已經播出到第七季。很多觀眾認為這檔綜藝是繼《快本》之后的室內綜藝天花板,給不少人帶去了快樂。
導演吳彤也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主持人沈濤也因為節目而火,可以說這檔節目也是拯救了不少人。也讓賈玲和沈騰這兩位喜劇人在娛樂圈徹底站穩了腳跟,收獲了更多觀眾的喜愛,甚至認為他們就是綜藝節目的定海神針。
曾經的《王牌》的確給觀眾們帶去了超多的笑點,特別是沈騰和賈玲這兩位喜劇人聚在一起時,也會產生雙倍快樂的喜劇效果,一期節目看下來,觀眾也是笑得前仰后合。
在第七季節目播出前,不少朋友還在擔心節目組會不會對王牌家族成員進行更換。畢竟國內的綜藝節目雖然很多,像《跑男》這樣每年都會有新一季節目播出的綜藝也有不少,但也難免會有舊成員離開,新成員加入,雖說不斷有新鮮血液涌入,久而久之,已經不再是觀眾曾經喜歡的節目樣子了。
當老牌室內綜藝《快本》被責令整改以后,許多觀眾便將目光放在了《王牌》上面,希望這檔綜藝可以不負眾望,繼續堅持下去。很多老粉能夠繼續堅守節目,也多半是因為沈騰和賈玲的原因。
所以如果第七季節目兩位重量級嘉賓不在,那么觀眾自然是大打折扣,好在他們依然堅持下來了。
隨著新一季節目的播出,可是觀眾的反應卻不太可觀,甚至出現了許多負面聲音。根據網友們的評論中,這季節目早已不同以往,因為節目名氣大,所以廣告投資也越來越多,但正是廣告太多,反倒是影響了觀眾們極致的收看體驗。
就連笑梗里面都要時不時提到幾句廣告詞,節目的商業氣息越來越重,與最初只是單純想要逗笑觀眾的初心有些不太相同了。
節目之初,雖然也有廣告成分,甚至在綜藝中插入廣告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三分鐘一個的頻率,時間久了,觀眾也會產生審美疲勞,會覺得厭煩,即便是開通會員都不能避免。
另外,有些植入的廣告詞未免過于生硬,沒有一點兒承上啟下的過渡,只是嘉賓突兀地一句,觀感體驗也有所降低,場面也會變得略顯尷尬。
其次就是在節目的游戲環節,很多游戲就算沒有在《王牌》的節目上出現過,但由于導演的原因,比如他導演的另一檔綜藝節目《青春環游記》,兩檔綜藝節目很多游戲環節都是互通的,甚至有時候大同小異,也會讓觀眾覺得看點變少。
特別是每期的經典回憶環節,經常打感情牌,這種方式也需要有所創新。像猜歌名、傳聲筒這些游戲,也都是節目里經常出現的,僅有的看點也都靠著嘉賓們撐著,如果不是沈騰和賈玲他們甩包袱,觀眾看起來也會覺得沒什么意思,體驗感大不如前。
甚至節目到后期,連網友都認為沈騰和賈玲這兩位老成員都帶不動嘉賓了,雖然他們身上笑點很多,也架不住每期邀請的嘉賓不同,來的人大多是要宣傳自己近期的新作品,所以多半也是湊數工作,而非真心實意給觀眾帶來歡樂,所以即便王牌家族想帶都帶不動。
只能說,一檔節目維持得太久也是需要創新的,不能一味靠著啃老本而度日,一旦觀眾的熱情被磨光,這檔節目或許也會像《跑男》一樣,雖然可以繼續拍下去,但是節目本身的意義卻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