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王二妮仍舊覺得,
今天的成就,是父親當年徒步800多里給她換來的。
1985年的秋天,王二妮出生在榆林大河塔鄉的馮家灣村。
家里已經有了一個大女兒,
因此,父親王喜林和母親劉彩霞就給小女兒取名叫王二妮。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陜北農村,生活還是非常貧困的。
童年時代的王二妮,沒少跟著大姐一起去放羊和割草。
雖然日常勞作很辛苦,不過陜北人都喜歡哼唱信天游。
王喜林和劉彩霞,沒事就唱信天游。
一來二去,童年時代的王二妮也受到了不少熏陶。
有傳言說,四五歲的王二妮,就會唱十幾首曲子了。
有一次她跟著大姐去給地里的父母送水。
等走到田壟上時,王二妮便忍不住哼唱起了信天游。
當王二妮的聲音突然響起,周圍勞作的人都忍不住抬頭四處尋找。
當大人們發現,唱的人居然是王二妮的時候,大家無不為她的歌聲所震撼。
從那時候起,村里人都知道,王家的二閨女不簡單。
上小學的時候,王二妮跟著村里的一些會唱歌的人,
學習了大量的信天游以及榆林小曲。
因此當王二妮初中畢業后,已經唱得非常不錯了,
父親王喜林便建議女兒正式就讀藝校學習。
但是,妻子劉彩霞卻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母親反對女兒去學唱歌,主要是覺得這一行太累。
雖然早就是新時代,學藝也不會像過去那般嚴苛了。
但是整個學習的過程,還是非常嚴格的。
所以劉彩霞不希望女兒吃這份苦。
另一方面,雖然劉彩霞自己也喜歡哼唱,
但如果將唱小調當成今后的職業,她覺得太不靠譜了。
畢竟在陜北,會唱歌哼小調的人太多了,
從來也沒有見過有哪個人,靠著哼唱小調來生活的。
在劉彩霞看來,女兒應該去讀高中,
以后考上大學學一門好的專業才是最要緊的。
都說當爹的都疼女兒,王喜林也不例外。
他認為妻子的反對意見不算什么,這件事關鍵還得看女兒的選擇。
王喜林給女兒留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讓她考慮。
王二妮輾轉想了一夜。
雖說不知道將來的情況是怎么樣的,但是眼下她非常清楚,自己就是喜歡唱。
于是在第二天早上,一家人吃飯的時候,
王二妮說出了自己考慮后的結果:去唱。
劉彩霞對女兒的選擇只能是嘆氣,
不過王喜林非常支持王二妮,女兒有主見,那就要好好學。
就這樣,剛剛初中畢業的王二妮,跟隨父親第一次去了榆林城。
一切看起來都很新鮮,但是接下來就碰到了第一個難題。
當時藝校一個學期的學費是580塊。
算下來,一年光是學費就要一千多塊。
王喜林算了一下,這是他們全家在當時一年的收入。
眼看女兒開學在即,這筆錢要是湊不齊就不能入學。
王喜林和劉彩霞陷入了困苦的境地。
在村里,劉彩霞一向好強。
此前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從來沒有向別人張口借過錢。
眼瞧著女兒就要進城讀書,錢勢必要去借了。
她于是挨家挨戶地去借,有時候站在別家的門口,實在不好意思推門進去。
就這樣,家里的錢再加上借來的,勉強湊夠了女兒第一學期的費用。
帶著家人的希望,王二妮進入藝校開啟了學習的生活。
她在當時學的是秦腔專業。
當正式開始學習后,王二妮發現,一切都比自己想象的要艱苦多了。
以前她在家里唱歌,只是一種愛好,跟著學唱就是了。
可一旦入學,不但要每天練習基本功,還得學習枯燥的理論。
每天早上天不亮,學生們就得起床練嗓子。
練功和唱歌,那可是兩碼事。
很快,王二妮就感到了枯燥和單調。
除了練嗓子,身段和動作同樣也需要練習。
年齡大了身體的柔韌性也下降了,
一段時間后,王二妮就感到腰背的酸疼。
練功苦練功累,關鍵是生活上王二妮也很節省。
其他同學每天高強度訓練學習后,都舍得在飲食上犒勞自己。
王二妮就不同了,她深知自己的錢父母湊得不易,
每天除了必要的吃飯,此外再不敢有任何花銷。
即便如此,她在吃飯上還是對自己很嚴苛。
等到一個學期結束,她發現生活費還剩下了一百多塊。
看著這筆從牙縫里省下來的錢,
王二妮決定給父母家買一點過年的禮物。
當年寒假她帶著禮物回到家里,卻發現父親并沒有從外地回來。
母親告訴她,過年的時候的工資會高一些,
為了多攢點錢,父親今年不回來過春節了。
可始料不及的是,由于工地拖欠工錢,
當王喜林帶著50塊錢和6個饅頭趕到女兒的學校時,
王二妮第二期的學費還是沒著落的。
父親告訴女兒,自己沒本事,學費還沒有湊齊,
他現在能拿出來的就只有這50塊了。
王二妮聽了鼻子也有點發酸,父親把錢交給女兒,就要繼續去打工。
她不知道的是,實際上就連那50塊錢,也是工友給父親湊的。
彼時的王喜林決定去內蒙打工,
但是把50塊錢都留給女兒后,他身上一分錢都沒了。
八百多里的路程,王喜林是一步步走過去的。
一路打著零工,整整走了半個多月,王喜林終于趕到了內蒙古。
然而,就在王喜林顧不上休息就開始干活后,
他不知道為了學費的事情,女兒已經回家了。
原來,就在王喜林離開學校后,學校因為收學費,點了王二妮的名字。
想想父親在外面的勞苦,王二妮覺得自己不能這么自私。
她把行李打包后,之后便不辭而別回了家。
劉彩霞看著女兒突然回來,左右盤問是怎么回事,但女兒就是什么都不告訴她。
好在學校了解到了王二妮家里的情況,
學校后來又找上門來讓她回去讀書,并承諾減免她的學費。
經歷過此事之后,重新就讀的王二妮,在學習的勁頭上更足了。
畢業之后,王二妮分配到了安塞民間藝術團。
作為獨唱演員的她,一個月的工資是280塊。
第一個月領到工資后,她拿著這筆巨款,幾乎全部郵寄回了家里。
此時的王二妮還不知道,一條坦途正在她的面前鋪就。
那是2001年的春天,北京舉辦首屆農民歌手大賽。
王二妮作為安塞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比賽。
她在隨后參賽中穿的那件對襟帶花上衣,就是母親親手縫制的。
或許連王二妮都沒想到,當年的比賽她居然一舉奪冠了。
榮譽和各種獎項隨之而來。
16歲的王二妮成了藝術團里的臺柱子,
她一個月的工資也一下子漲到了一千多塊。
但即便如此,王二妮日常還是覺得負擔很重。
因為那時候,她的弟弟還在上學。
大姐也因為剛剛考上大學,之后也需要大筆的學費。
王二妮很清楚,父母已經非常辛苦了,
自己應該盡可能多賺錢,幫助家里減輕負擔。
因此就在知名度慢慢提升后,王二妮開始抓住一切機會去演出。
哪怕有時候的演出費用并不高,她也愿意去參加。
也就是在這期間,情竇初開的王二妮,遇到了李飛。
兩個人最大相同之處,就是都來自農村和普通的家庭。
所以從相識到相戀,兩個人之間幾乎沒有出現過什么大的波折。
22歲那年,王二妮的人生再次迎來飛躍。
那一年的《星光大道》,她看到了阿寶的演唱。
于是,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報名。
只是從來沒有失利過的王二妮,卻在周賽中就馬失前蹄了。
好在觀眾喜歡她,所以她在隨后又參加了接下來的月賽和年賽。
雖然2007年,她沒有拿到年度總冠軍,
但是王二妮的人氣,可是比冠軍還要高的。
2008年,王二妮不但成為共青團全國代表,
當年中央臺的《夢想劇場》欄目,還為她做了個人專場。
她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姐姐、妹妹、弟弟都悉數到場了。
王二妮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然而就在這期間,男友李飛卻提出要跟她分手。
李飛覺得,此時的女友已經今非昔比,
自己不應該成為其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不過,王二妮卻覺得李飛是在胡思亂想了。
自己雖然成名了,但內心深處的一切并沒有改變。
尤其是在2008年那次的節目中,
父親王喜林曾跟她說起了當年從陜北徒步到內蒙打工的事。
王二妮很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
全都是靠身邊這一個個愛自己的人造就的。
所以,她不會忘本,更不會選擇和男友分手。
彼時,王二妮的大姐考上了研究生,弟弟也考上了大學。
她和妹妹都從事演藝歌唱工作,每個月的收入依舊拿到了家里。
父親不必再出去打工了,王二妮還一再提出,要把父母接到城里去生活。
不過,王喜林和劉彩霞在農村生活慣了,他們都不愿意離開故土。
2014年,王二妮登上了春晚的舞臺。
也是在這一年,她選擇回到農村,和李飛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兩人的婚禮上,王二妮透露說,他們兩個人“青梅竹馬”15年,都是彼此的初戀。
其實,和李飛結婚之前,王二妮原本有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
有唱片公司拿出百萬的年薪想重金簽約她。
不過此時的王二妮覺得,她和男友十多年的感情該有個結果了。
所以,她選擇暫時放下事業,跟李飛結婚。
一時間,外界對王二妮的選擇議論紛紛,認為她在事業和感情上主次不分。
但是王二妮卻覺得,自己和李飛認識這么多年,彼此的幸福也很重要。
李飛和王二妮在過去是同事,至今她還記得,
有一年冬天,他們一起下鄉演出。
天寒地凍,李飛把她的手放進自己的大衣口袋里取暖。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兩個人開始了正式的交往。
除此之外,王二妮很早之前也去過李飛的家里。
在那里,李飛的母親多年來一直把她當成女兒來看待。
所以,無論是李飛的愛還是家里的愛,
王二妮都知道,這一切都必須要好好把握。
2019年生孩子后,王二妮和丈夫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北京。
有一次她突然感冒,長時間不好,咳嗽外加低燒難受了半個多月。
得知此事的婆婆,專門從老家趕到北京來照顧她。
那段日子里,婆婆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
丈夫李飛,也會不停給她送各種各樣的小禮物。
可以說,這種家庭的幸福,是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取代的。
事業上,從2014年后,王二妮又幾次登上春晚。
除此之外,專輯的發行,相關專場音樂會的舉辦,一刻也沒有停下來。
如今的王二妮,是北京歌劇舞劇院的國家一級演員。
除此之外,她還擔任著音樂家協會理事,以及家鄉陜西省的政協委員。
今年春節期間,王二妮參加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春節團拜會。
王二妮表演的節目,是新秧歌劇。
這個從陜北窯洞里走出來的歌者,
今后的歌唱事業還會大放異彩。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