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是什么?是有人侵害孩子,就把此人剪滅了;還是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所思所想。
電影《陽光普照》,用一個悲劇色彩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父母的愛,有著怎樣的別種深刻意義。
阿和與阿豪,是兄弟倆人。大哥阿豪,高大帥氣,從小學習好,人緣好,什么事都替別人著想,周圍的人非常喜歡他。
而阿和,身材瘦小,學習差,很早就輟學,跟著流氓混社會。電影的開始,就是阿和與混混菜頭,合謀砍掉了黑輪的一只手臂。阿和、菜頭,因此雙雙住進了勞改所。
從此,阿和開始了一段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01 阿豪
沒有誰的人生是容易的,生命的底色是苦澀。
大哥阿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從高樓縱身一躍,就此生命消逝而去。
阿豪死去前,給他的同學發了這樣一條信息: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占一半。”
“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
“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我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生命有裂痕,那是光散落的地方,不要迷戀光,要迷戀生命!
這是阿豪用他的死亡,要告知我們的真諦。
其實阿豪的死,讓我有些震驚不已。畢竟他是那么的好,那么的受人歡迎。可他就在這樣的贊譽聲中,選擇了從高樓跳下,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也正應了“大佛普拉斯”中那句經典臺詞:雖然現在是太空時代,人類早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遠無法探索別人內心的宇宙。
阿豪、阿和的父親阿文,從來沒有真正,走進兩個孩子的內心,也沒有體會過兩兄弟的感受。
這個四口之家,從頭到尾,沒有真真正正完整在一起過。
阿豪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玩捉迷藏,在他把所有小朋友找到了以后,卻說還有一個小朋友沒有被找到。
其它小朋友在樹下找到一個水缸,說:那個小朋友一定在里面。于是司馬光用石頭砸向了水缸。
水缸根本沒有水流出來,有一個小朋友坐在水缸的陰暗處,看著缸外。這個小孩就是司馬光自己,也是阿豪。
司馬光說還有一個小朋友沒有被找到,言外之意就是另一個他躲了起來。水缸外的是偽裝的他,躲在水缸里的才是真正的他。
也許,阿豪不能分享他的痛苦,他一人承擔了所有的重壓,只能展現給他人好的一面,壞的一面把他引向了死亡。
所以,他選擇了跳樓。
02 阿和
父親阿文,不能與阿和和解。所以他在阿和出獄后,選擇住在工作間,借此逃避跟阿和的見面。
可阿文,內心也愛著阿和。即使表面上他不接受阿和,無法與阿和一起生活。
阿文有時間,就到阿和工作的外面,悄悄觀察、守護著阿和。當他知道菜頭也從監獄出來,還不時騷擾阿和時;他主動找到菜頭,給他20萬,希望他不再去打擾阿和。
特別是,當他看到阿和、菜頭一起出去,他開車緊緊跟隨。他發現兒子被菜頭支走,當菜頭一人從車中走出時,他毫不猶豫地,開車直接撞向了菜頭。
這一下,菜頭就被撞得人事不省。菜頭還迷蒙著想醒來,阿文拿起石頭,把他砸地血肉模糊。
這是一個父親,用他自己獨特的方式,深愛與守護著自己的兒子阿和。即使他做了這樣的大事,他還沒有跟阿和進行交流。
這個原委,是在阿文和阿和的母親,一起聊天時,透漏出來的。
其實,父親阿文,從來就不知道阿豪、阿和的內心是怎樣的,也沒有想著去了解下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思想。
他只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想法,而采取了一些列的行動。
阿和是一個堅毅的孩子。從監獄出來,他就娶了小玉,一個他們進監獄前懷孕的女孩。為了養家,他干了兩份工作。洗車的工作下班后,就到便利店上夜班,每天僅睡五六個小時。
這種負責和吃苦的精神,是一種非常成熟的表現。這也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能做出的最大付出。
03 最后
始終處于陽光或者是陰影中的人,都很難生活下去,不是被生活吞噬就是被自己的陰影吞噬。
而人生其實就像阿和這樣,有陰影有陽光,這樣才更像人生的常態。
《陽光普照》沒有一點時代的影子,它只屬于一個家庭的史詩,是父愛是母愛,是生而為人就想擁有的被愛的感覺,是渴望被人愛的欲望。
實際上,現實中,不部分的家庭,父母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愛著孩子。幾乎很少有父母,主動自覺地走入孩子的內心,去感受他的感受,去思想他的思想。
我們傳統的家庭,更多的是講究孝道和權威。這不得不說是種無奈。
如果我們為人父母了,至少意識到這點;即使不能做到很好,也可避免那種過分行為,只按自己意志行事,沒有懂得、體察和體悟。
這樣,對孩子,對自己的人生,都是一種更大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