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凰權》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提到電視劇《天盛長歌》很多人都是看過或者聽說過的。
《凰權》是作者天下歸元所寫的一本小說,也是電視劇《天盛長歌》的原著。
原著是大女主小說,影視劇把它改編成了大男主。
原著作者眼看著自己的作品被蔑視撕扯,自己卻沒有發言權,為了電視劇的未來,為了大局為重,作者選擇隱忍。
為什么在五年后的4月28日作者突然發作呢?是因為這樣一個話題:陳坤撲街。
話題里包含了陳坤近五年上星劇的收視率,效果都不是很好。當年的《天盛長歌》收視也很低迷,最后還導致芒果賠了。
如今《風起隴西》在央8黃金檔播出,收視率卻還不如在播的《山河月明》《好好說話》《特戰榮耀》等劇。
于是乎,陳坤的“撲街體質”再次引起網友熱議。
作者天下歸元在看到這樣的熱議之后,第一時間發文內涵陳坤,并且發了長文解釋了前因后果。
據天下歸元所說,他之所以內涵陳坤,是因為五年之前陳坤的粉絲辱罵,人肉,舉報,詛咒他及他的家人。
原文太長,截取了幾段天下歸元的重點原話:
明星粉絲對于自家主子接這樣的小言情劇非常不滿,這不滿不舍得也不敢對著自家本命發作,自然就是我這個“不自量力,膽敢肖想巨咖,妄圖將她們的神拉下神壇”的小言作者承擔。
我沒有看過一眼電視劇,在我心里那已經不是我的東西了。我也幾乎沒有參與宣傳,我早就想過,它若榮光,與我無關,它若零落成塵,大概就還是我的鍋。
爭吵持續升級,最終發展到最下作最為人所不齒的舉報。粉絲論壇里樓高幾千層,一堆人在那里精神狂歡,公然商量如何舉報。先是向劇組舉報,說我泄露劇本。再向我單位舉報,一是我公務員兼職寫作,二是我曾經藝術加工,根本不存在實情的一條微博。
大概意思就是:粉絲因為不滿自家偶像接那種沒知名度的言情劇,不舍得責怪自家偶像,于是開始對原著作者瘋狂攻擊、舉報,辱罵作者家人,還造謠作者被單位開除。作者解釋是正常的崗位調動,從警察調過去做專職作家。
天下歸元與陳坤粉絲的恩怨大概就是這樣的。
這么看來其實錯在粉絲,陳坤好像也沒啥錯。但《風起隴西》收視撲街這是赤裸裸的現實,這個鍋該陳坤背嗎?答案是否定的。
一部影視作品受不受歡迎,是有多方面因素的。
1、演員
一部電視劇有很多位演員,雖然主演占據的戲份較多,但其共同參演的主要演員也應該與自己的作品共進退。
《風起隴西》本就是雙男主古裝歷史軍事題材劇,如果說主演陳坤是撲街體質讓這部劇收視低迷,那么另一位男主白宇是不是也難辭其咎?
同樣,作為該劇的女主,Angelababy本來演技爭議就很大,有部分觀眾確實會因為baby被勸退,但baby的粉絲群體也很大,粉絲帶來的熱度不容小覷。
除外,聶遠、常遠、尹鑄勝、俞灝明、王驍、董子健、李光潔等人也都有主演頭銜,戲份也不少,這些演員又該怎么評價?
事實上,看過這部劇的觀眾都不會把撲街的鍋扣在演員頭上,劇中的演員演技都很好,沒有哪一位演員會讓觀眾出戲。
尤其是劇中荀詡被馮庸用刑溺水,逼問他與陳恭的關系,以及對陳恭“叛變”的看法時,白宇被倒掛著溺入水中,那種掙扎與恐懼,看著就讓人心疼!
演員在劇中奉獻出自己最佳的演技,盡力演繹好每一個角色那就是對作品負責,對觀眾負責,實在不應該把收視率低的鍋扣在演員頭上。
2、劇情
一部劇好不好看,劇情尤為重要。
《甄嬛傳》和《瑯琊榜》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劇情經得起推敲。時隔多年,觀眾依舊能在劇中找出不一樣的看點,讓人百看不厭。
再比如古裝爆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陳情令》《慶余年》等劇也是因為劇情吸引人才能夠突出重圍,成為觀眾喜愛的熱劇。
小網劇《御賜小仵作》《大宋少年志》同樣是靠內容取勝,主演大多是新人,網劇卻能以好口碑出圈,可見劇情的重要性。
《風起隴西》作為一部大制作的上星劇,要在劇情上花費的功夫自是更多的。
現在看下來,《風起隴西》的劇情非常嚴謹,沒什么槽點,而且節奏很快。每集的劇末還有常遠來歸納總結這一集的故事梗概,很新穎的方式,讓一些沒跟上節奏的觀眾也能看懂。
但是《風起隴西》最大的問題就是把自己拔得太高了,整個劇太想表現那種高深莫測的感覺,說實話看得很累。
客觀來說就是這部劇的劇情對受眾有一定的要求,別說一些年輕人不感興趣,中老年人更是看不進去。
央8的觀眾應該是以中老年人居多,他們更喜歡像《人世間》《心居》《親愛的小孩》這類型的家庭情感劇,或者是像《山河月明》那種一目了然的歷史劇。
《風起隴西》敗在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觀眾看家庭劇看得正歡,突然來一部看不懂的歷史軍事題材劇,一部分觀眾就會選擇放棄觀看,那樣一來首播自然撲街。
3、主創團隊
《風起隴西》的質感好嗎?很好!但它適用于電視劇嗎?不一定。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觀眾評價一部劇的質感好不好,是看它有沒有電影質感,夸一部劇的質感也是說有電影質感。
可是電視劇和電影是有區別的,播放熒幕也不一樣,不能總拿電影的標準來衡量電視劇吧!
《風起隴西》的質感好是好,就是費眼睛!就像編劇所說的,這部劇的風格適合在大熒幕或電腦上觀看,在電視劇里播放的效果就遜色許多。
這里我同意編劇的說法,《風起隴西》的風格適合大熒幕,但是編劇甩鍋平臺的做法就很下頭,真對不起央8這么護著這部劇。
再就是《風起隴西》的導演路陽,他執導的作品都是以電影居多,《盲人電影院》《前任告急》《繡春刀》《刺殺小說家》等都是不錯的電影。也許是因為執導的電影太多,才把適用于電影的套路搬到電視劇來。
可以看出這部劇的團隊很努力想要把《風起隴西》制作成一部高大上的作品,但是他們忽略了觀眾的需求。
其實,在《風起隴西》開播之前,蘇九以為它會是像《瑯琊榜》那樣的權謀劇,播出之后看過是有一點失望的,沒有預想中那么燃。
總的來說,《風起隴西》首播撲街是有很多因素的,演員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起不到決定作用,劇情和風格才是硬傷。
導演和編劇也不應該把電影和電視劇混為一談,應該了解一下電視劇受眾的需求,把兩者分開。編劇也不必急著甩鍋,這個鍋平臺和觀眾不背,演員也不需要背。
你們覺得《風起隴西》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