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第一期的比賽,男女兩隊各勝四場,而且得分比是38:34,可謂非常接近。可見,兩隊的整體發揮和綜合表現都差不多。其中李健和楊千嬅,以及李玟和林曉峰的對決,比分差距非常小。
不過也有差距非常大的比賽,比如馬賽克樂隊和劉惜君的對決,最終的比分是17:83,馬賽克樂隊算是完敗了。
其實這場比賽,馬賽克樂隊是志在必得的,他們挑選的曲目是beyond的經典作品《大地》。在國內,很多樂迷和樂隊的音樂啟蒙,都是beyond樂隊。而馬賽克樂隊拿這首作品來應戰,可謂信心十足。
但很遺憾,他們的表現并不是太好,尤其是粵語吐字方面,受到了很多質疑。表演結束后,何炅第一時間拿他們的粵語說事,而王祖藍也隨聲附和。看來,馬賽克樂隊的粵語發音的確有點不過關。
賽前,何炅就拿馬賽克樂隊開玩笑,說他們是一支唱粵語歌的四川樂隊。顯然,主唱夏穎暫時還無法熟練地駕馭粵語,這也使得他的演繹比較吃力,總想著如何正確發音,而歌曲表達方面就弱了一些。更何況,他的粵語發音也有很多錯誤。
不過,與其揶揄馬賽克樂隊蹩腳的粵語發音,還不如看看聲生不息這種賽制,是否真的合理。
節目組請來16組歌手,有內地的,也有香港的。當然,節目的大背景是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所以粵語歌作為主打旋律,完全沒問題。但關鍵是,香港歌手演繹粵語歌,當然沒有任何違和感;但內地的歌手呢?劉惜君,周筆暢等廣東籍的歌手還好,畢竟有粵語基礎,但是其他歌手呢?李健,毛不易是東北人,夏穎是四川人,讓他們去唱粵語歌,這不是勉為其難嗎?
要知道,熟練掌握粵語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演唱粵語歌,最重要的是把那種獨有的港味唱出來,這對于沒有長期語言環境熏陶的內地歌手來說,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好比中國歌手唱英文歌,除非你是ABC,或者英語水平極好,否則,都不可能唱出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來。
所以,毫不客氣地說,內地歌手唱粵語歌,效果本身就打了折扣。節目組想呈現內地歌手唱港樂的獨特瞬間,但也因為如此,無法呈現出更好的作品和更好的表演。
看看頭一個出場的林子祥,他唱出來的感覺,才是原汁原味的港樂,那種獨有的吐字和銜接,是內地歌手根本達不到的境界。所以,內地歌手唱港樂,僅僅是一個噱頭而已。而節目喪失的,是這些歌手原本該有的舞臺呈現效果。
其實這個問題有一個解決方案。香港歌手唱粵語歌完全沒問題,而內地歌手完全可以劍走偏鋒,去演唱經典粵語歌的國語版。
其實很多粵語歌都有國語版的,比如《愛情轉移》的粵語版是《富士山下》,《來生緣》的粵語版是《一起走過的日子》等等。具體到beyond的《大地》,其實這首歌也是有國語版的,而且也叫《大地》,只不過歌詞內容不一樣而已。但無論是影響力還是作品質量,兩個版本都是經典。
所以,馬賽克樂隊完全可以去演繹國語版的《大地》啊,這和呈現港樂的初衷并不違和。而且,馬賽克樂隊演繹國語版經典港樂,效果絕對要好得多。起碼,他們不用在演繹歌曲的同時,還要兼顧發音來分神了。
希望接下來的節目里,我們可以聽到更多的國語版港樂。雖然毛不易,李健的粵語還算差強人意,但畢竟和香港歌手差得太遠。最關鍵的是,在臺上唱粵語歌的李健們,并不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