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趙本山的第5位弟子,王小寶為何沒有“大紅大紫”,反而排在第32位的宋小寶,憑借實力彎道“超車”?
同樣都是“小寶”,同樣拜在趙本山的名下,
兩個人的事業呈現出了不一樣的畫風。
在你爭我奪的娛樂圈中,王小寶首先嘗到了“甜”,那么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敗光了“觀眾緣”?
乘勝追擊的宋小寶又以什么樣的姿態,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
都說貨比貨扔貨,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兩“寶”的質量。
同門不同路
王小寶,1964年出生在遼寧錦州,一個農民家庭。
沒多久他患上了哮喘病,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尋思重活肯定不能干,應該給孩子找一條出路。
喜歡唱歌的他,就這樣被送去了學習二人轉。
為了得到恩師的指點,王小寶非常機靈,沒事的時候就幫忙干雜活,以此換來聽戲的機會。
看著他對藝術這般的癡迷,漸漸地這位師傅開始指點授藝。
那段日子很苦,王小寶至今難以忘懷。
為了學會二人轉,他在不斷地努力,最終憑借自己的付出掌握了這門手藝。
之后又進入到了“黑山戲團”,那段時間王小寶心中盼望著,有一天可以成為正式工,這樣也算是端穩了“鐵飯碗”。
奈何團里越來越不景氣,為了溫飽他放手一搏,開始尋找搭檔想要自己闖一闖。
在命運的安排下邂逅了孫麗榮,兩個人配合默契,輾轉參加了不少“二人轉”比賽,甚至還登上了遼寧電視臺的《共度好時光》舞臺,邂逅了他心目中的偶像趙本山。
王小寶心中想著,什么時候自己也可以成為本山老師的徒弟,就像是心中的“愿望”得到了上天的聆聽,很快趙本山舉辦了“本山杯”,為自己的趙家班招賢納士。
王小寶欣喜萬分,懷著試一試的心態,進入到了總決賽。
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王小寶“下足了功夫”。整晚不睡覺,練習比賽的曲目,最終他達成夙愿。
在2003年8月11日,
這一晚與王小利、張小飛、唐建軍、翟波正式拜在本山門下。
那一夜燈火通明,沈陽信盟花園熱鬧非凡。
趙本山在被徒弟們連磕9個頭后,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我收你們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二人轉,做我的徒弟,首先一點要先做好人。如果你們當中,有人做人出現問題,我會不客氣地清理門戶”。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后來從王小寶的種種行跡來看,很顯然這些話他沒有聽到心里去。
相比較王小寶的“競技”上位,宋小寶的入局,從起點就看出了“差距”。
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初中還沒有上完就輟學了。
為了貼補家用,宋小寶來到城里打工,
對于未來并沒有什么目標,只想一心賺錢。
奈何因為又黑又瘦小,很多工作都將他拒之門外。直到后來找到了一份洗碗的工作,初入社會的他,只能找一份臨時工先做。
3個月的辛苦勞作老板就給了200塊錢
,有苦說不出的宋小寶踏上了回家的路。
得知來龍去脈后父母沒有責怪他,反而激發了他的斗志。偶然的機會,宋小寶邂逅了焦小龍,對方是一名二人轉演員。
天賦極高的宋小寶很快學會了這門才藝,憑借自身的努力成為劇場中的臺柱子,走上了從藝的道路。
那個時候的他心中無欲無求
,只想兢兢業業的努力,憑借自己的雙手改變全家人的處境,殊不知一位貴人,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
如果說,王小寶為了拜師趙本山精心籌備了一番,那么宋小寶完全憑借的是“實力”。
一個微妙的細節,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敬業”,一次偶然的機會,宋小寶在舞臺上賣力的演出,此時臺下正坐著趙本山。
看著他忘我的表演,趙本山愛才心切,直接到臺后找到了宋小寶,詢問他時候愿意“拜自己為師”?
看著眼前的“小品王”,宋小寶整個人都愣住了,連忙磕頭答應“愿意”,成為了第32位徒弟,進入到了趙家班。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此時的王小寶早已跟著師傅到處露臉,比賽后沒多久,
他就進入到了《劉老根》劇組,亮相在了熒幕中。
飾演了“劉老根的兒子”劉大奎,相比之下宋小寶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但是趙本山非常看重他。
因為宋小寶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看著同門中的其他人,王小寶、唐鑒軍、王小利等人進入到了《鄉村愛情》劇組。
就連比自己早一年的小沈陽也走上了春晚的舞臺,他沒有任何的“意難平”,而是磨煉自己的演技,因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憑借《鄉村愛情》中“長貴”、“劉能”、“謝廣坤”等角色紅遍了大江南北。
王小寶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而小沈陽也憑借《不差錢》一躍成為了知名小品演員,
唯有宋小寶,一無是處籍籍無名。
值得一提的是小沈陽,走紅之后趙本山希望他潛心修煉,把握住眼前的機會,但是他各類資源接到手軟,從電影到歌曲,失去了事業的重心,
而王小寶也在逐漸的“膨脹”。
恰恰因此,給了宋小寶機會。
他4年的等待和磨煉積攢的“爆發力”得到了師傅的重用,小品《相親》中的“海燕吶,你可長點心吧”,魔鬼般的笑聲瞬間讓他走紅。
至今為止,這部作品都被觀眾反復觀看,
取得這樣的好成績離不開宋小寶的付出。
與此同時,兩個人的“分水嶺”即將到來,王小寶成名之后,
沒有將師傅趙本山“先做人”的忠告放在心上,捅了第一個“簍子”。
王小寶成名之前有一位結發妻子,隨著事業越來越好兩個人聚少離多,漸漸地婚姻走向了破裂。
最終王小寶提出了離婚,趙本山多次囑咐徒弟們,做人一定不要忘本,但是他不聽師傅的勸告,執意選擇了離婚。
后來還在《鄉村愛情》的劇組,遇到了“香秀”的好閨蜜吳瓊。
雖說相差19歲,但兩個人生出了愛情的火花,隨后兩個人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但這樣的行為是否有點“陳世美”的影子?
宋小寶彎道超車
趙本山一直都很反對自己的徒弟們拋棄糟糠之妻,盡管他本人也是二婚,但是情不能自控,即便是師傅也無權干涉別人的私生活。
在婚姻大事上,相比較王小寶被減少演出,宋小寶就幸運很多。
宋小寶成名之后,改變了全家人的生活處境,在籍籍無名的日子里都是小劇團中的翟曉紅陪伴在他身邊。
盡管日子很窮,
但是農村出身的她從來都沒有嫌棄過,默默地陪伴在他身旁7年之久。
可能“七年之癢”是很多夫妻的“一道坎”,最終兩個人低調離婚。
有人猜測,是因為多年來沒有一兒半女,也有人說是“花邊新聞”女方沒有安全感。
離婚后,宋小寶迎娶了王雪,婚后生下了一對龍鳳胎。
相比較王小寶的“絕情”,宋小寶更為理性一些。
從成名開始就沒有想過離開,堅守著自己的婚姻。也許真的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最終走上了離婚這條道路,
迎來了感情上的第二春,得到了師傅的理解。
同樣都是經歷婚姻的失敗,從趙本山不一樣的處置方式來看,宋小寶已經超出了對方,得到了公司的高層的重視。
而王小寶之后的“行徑”,
無異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緊接著捅了第二個“簍子”。
一則“駕車追尾”王小寶聲名狼藉,據說當時的他為了趕場心急如焚,沒想到與一輛出租車剮蹭。
這位公眾人物,直接和對方有了肢體接觸,
這位出租車司機被送到醫院,一時間輿論紛紛,趙本山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作為趙家班的領頭羊,趙本山第一時間道歉,因為自身的管教欠缺導致了該事情的發生。
與此同時,王小寶也傷了師傅的心,《鄉村愛情》中的“長貴”直接下線,對其以示懲戒,事業被停了下來。
趙本山收徒弟的時候就再三強調“做好人”,王小寶雖然能力出眾,但是也需要“長點記性”。
本應該擁有的大好資源,因為自己做的事情前途渺茫,在這個階段中,宋小寶直接“彎道超車”。
憑借《歡樂喜劇人》的舞臺收獲了諸多的粉絲,成為了“本山傳媒”冉冉升起的新星。
可以說這一路走來他穩扎穩打,除了婚姻方面一直都謹遵師傅的教誨,默默無聞的堅持著小品這個行業。
后又借《吃面》中的“芥末”,宋小寶一句“海參扒拉出鍋了”博得滿堂彩。
從2007年拜師至今,已經過了整整15年,趙本山的囑咐他從來都沒有以往過。
十五年如一日,堅守著自己的夢想,而王小寶呢?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角色下線后整個人清醒了不少,那向往“自由”的心漸漸收斂。
趙本山看著昔日的徒弟,再一次給出了機會,以“黃世友”的身份復活。
讓他重新回到了《鄉村愛情》劇組,只是種種風波之下他的口碑早已不似從前。
沒想到性格上的不討喜,因為演技口碑再一次翻車,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劉老根》中的“大奎”。
王小寶表示大家對人物的“審視”會有改變,贊美也好,噴也好,都是一種支持。
特別標注了一個引號,很顯然他已經感受到了“不一樣”。
如若不然,為何在直播間中會說出:不想拍《鄉村愛情》系列,隨時會選擇退出,做人應該有追求,不能再一棵樹上吊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樣的一番話。
王小寶已經對本山傳媒有意見,心態出現了問題。
很顯然他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抱有目的性。
從拜師那一刻起就想著成名撈金,我很好奇,如果當時趙本山沒有帶他進《劉老根》劇組,結果會是什么樣子?
如今名利雙收,反過來“撲咬”恩師,這樣的做飯難怪紅不過宋小寶。
細節方面見真章,去年疫情的時候,宋小寶因為封城導致給師傅拜年沒有辦法回家,留在了師傅的家中。
當時趙本山嘴上說著嫌棄,但是嘴角忍不住上揚,眼神中都是驕傲和欣慰,這王小寶比得上嗎?
作為師傅來講,趙本山從來都沒有要求過自己的徒弟回報什么,兢兢業業多年來,培育出來的徒弟沾染上名利之后,都露出了真實的樣子。
聽到王小寶的話,不知道他的心中作何感想?
再看看十年如一日的宋小寶,同樣都是“學藝出名”,怎么人的差距這么大?
也許時間是最好的鏡子,雖說王小寶入門比較早,但是被后來的宋小寶比下去,
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自己。
人之初
王小寶兢兢業業多年,自稱為《鄉村愛情》付出了心血,但是做人不能忘本。
如果沒有趙本山何來的“長貴”一角色,一個可以站在直播間,冷嘲熱諷數落師傅的人,這也不奇怪,為何會遭到劇組中的人擠兌。
同樣都是“寶”,兩個人完全沒有可比性,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結果是王小寶不紅,宋小寶紅了。
前者盤算著如何“賺錢”,膨脹之后做出來的種種形跡,難道趙本山沒有規勸過?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就是王小寶這樣的人。從拜師那一天起,趙本山就在教授技藝和品行,然而這些話他沒有放在心上,
淪落到如今的處境,他有何顏面抱怨?
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做人要有原則,有底線。
謝謝觀賞,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