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點三十六分,九爺常寶豐在群里發布消息:“魏文亮夫人去世。望文亮節哀。”隨后,這一消息得到相聲圈的幾位同行的確認。魏文亮是天津相聲名家。他妻子劉婉華生于1944年,享年78歲。
短視頻截圖,蕭陶合成
01
劉婉華出生在天津的一大戶人家,是不折不扣的千金小姐。初中畢業后,她不顧父母的反對,考入河北省歌舞團,成為一名舞蹈演員。那時,河北省的省會在保定。
一個偶爾的機會,劉婉華成為畫家黃胄的模特。當時,黃胄正在給長篇小說《播火記》畫插圖。經黃胄介紹,劉婉華結識部隊里的一位首長,這位首長又把劉婉華介紹給北京某部隊文工團的盧團長。盧團長對劉婉華很賞識,想調她過去,可河北省歌舞團卻不肯放人。劉婉華一心想去北京發展,就離開了保定。
回到天津后沒多久,劉婉華偶遇中學同學陳永清。陳永清當時在南開區曲藝團相聲隊,相聲隊要去南方幾個省巡回演出,正缺個報幕員,陳永清覺得劉婉華合適,想請老同學幫忙。反正閑著也閑著,劉婉華就答應了。不過,她當時一定不會料到她的人生軌跡會就此改變。
02
1963年2月12日,魏文亮去勸業場六樓的天樂演出,在電梯口遇到一個貌美如花的姑娘。見沒別人,魏文亮壯著膽子問她:“請問,你是不是等半天了?”姑娘說:“電梯剛上去。”魏文亮怕誤場,說了聲“再見”就轉身去爬樓梯。
等到后臺時,魏文亮發現等電梯的那位姑娘也在后臺,還先到一步。魏文亮大惑不解,可又暗自高興。這時,陳永清解釋說:“婉華是我的老同學。咱出門兒不是要請個報幕的嘛,我找的就是她。”陳永清又對劉婉華說:“他叫魏文亮,咱們團的臺柱子。”
在南方演出期間,魏文亮跟劉婉華接觸比較多,漸漸地喜歡上劉婉華。一天,魏文亮跟帶隊的曲平安團長站在側幕條聽劉婉華報幕。魏文亮問曲平安:“團長,您說她報幕好不好?”曲平安說:“很好啊。”魏文亮說:“她要去部隊文工團,您可得想辦法把她留住。”
魏文亮、魏文華姐弟倆與劉婉華
曲平安看出魏文亮的心思,但沒說破,就把留住劉婉華的重任交給了魏文亮的姐姐魏文華。魏文華也在隊里,還跟劉婉華住一個房間。魏文華知道弟弟在追求劉婉華。為了弟弟的終身大事,她沒少做劉婉華的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等回到天津時,魏文亮就已經跟劉婉華確定戀愛關系了。這趟南方之行,隊里收獲最大的就是魏文亮,他收獲了愛情。
03
魏文亮出生于曲藝世家,父親魏雅山是曲藝樂師,母親魏墨香為鴛鴦調藝人。魏雅山有弟兄四個,但到魏文亮這一輩就只有魏文亮一個男孩。魏家的長輩都希望魏文亮早點結婚生子,都對劉婉華十分滿意,可劉婉華的父母卻瞧不上魏文亮,認為門不當戶不對。那時,藝人的社會地位并不高。
1964年7月24日,劉婉華從家里偷出戶口本,瞞著父母跟魏文亮去領結婚證。領完證,他倆商定在國慶節辦婚禮。劉婉華的母親得知后,對劉婉華說:“你不是愿意跟他結婚嗎?以后就別再回來,我們也不認你這個女兒了!”既然父母反對,劉婉華覺得不如早點把婚禮辦了,免得夜長夢多,就提議提前到8月15日,魏文亮當然求之不得。
魏文亮把結婚照放大后,掛在家里的客廳里
婚禮辦得很熱鬧,一共擺了十八桌,為他們證婚的是張壽臣。張壽臣讓魏文亮把結婚證拿出來,魏文亮這才發現自己忙中出錯,忘帶結婚證了。他如實相告:“沒帶。”張壽臣打趣地說:“爺們,你可真行啊,你結婚不帶結婚證,合著不是你結婚,你小子這是喝別人的喜酒來了。”魏文亮忙說:“師爺,我這就讓人回去取。”
說完,魏文亮把徒弟李相友叫了過來,一邊把家里的大門鑰匙遞給他,一邊說:“快去我家取,就在桌上。”張壽臣對李相友說:“孩子,你要不回來,你師父這婚就結不成啦。”李相友對師父說:“師父,那我就不回來了。”這一句是蕭陶添加進來的。
除了這個小插曲外,婚禮進行得十分順利,可魏文亮卻不時地往門口瞅一眼,原來他在等劉婉華的娘家人,希望他們能回心轉意,可望穿雙眼,也沒能等到。
04
按照天津的習俗,婚后第四天新娘要帶新郎回娘家,叫做“回四”。婚禮后的第二天,魏文亮就發愁了。他問劉婉華:“‘回四’咋辦?”劉婉華說:“照回不誤。”這句話給了魏文亮勇氣。魏文亮心里說:“真給我踢出來,我可以爬進去,再踢出來就再爬進去,學學愚公移山的精神。”
第三天,劉婉華的姨妹突然來找魏文亮。一進門,她就親熱地叫魏文亮“姐夫”。原來眼看生米煮成熟飯,劉婉華的父母覺得要是不答應這門親事,就太便宜魏文亮這小子了,便讓劉婉華的姨妹帶話給魏文亮,讓姑爺和閨女“回四”。魏文亮得便宜賣乖,對姨妹說:“我們早把東西準備好了。要不是有‘回四’這個規矩,不瞞你說,我今兒個就要去拜見岳父、岳母了。”隨著岳父母的退讓與原諒,一場因自由戀愛而引起的家庭風波就此落幕。
婚后,劉婉華接連給魏家生了兩個大胖小子,但他們長大后都沒有子承父業。魏文亮曾解釋說,這兩個孩子在青春期突然就少言寡語了,顯然不適合說相聲。
魏文亮、劉婉華老兩口給孫女包餃子
老大魏巍跟《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作者魏巍同名。這里蕭陶多說一句。大作家魏巍比魏文亮還大20歲,魏巍是他的筆名,本名叫魏鴻杰。魏文亮的長子魏巍先在銀行工作,后赴澳大利亞留學,前些年回到天津,從事文化工作。《魏文亮的故事》一書就是魏巍所著。老二魏屹步哥哥后塵,也赴澳留學,并在那里定居。
05
南開區曲藝團解散后,團里的演職人員全都下放到工廠,劉婉華被分配到曙光印刷廠,魏文亮去了北海儀器廠。1980年,天津市實驗曲藝雜技團成立,魏文亮和劉婉華被延攬進去,魏文亮在相聲隊,劉婉華仍擔任報幕員。該團解散后,魏文亮因禍得福,進了天津市曲藝團,劉婉華則不得不告別舞臺。
魏文亮給劉婉華過生日,右一疑似魏巍
劉婉華雖然沒學過相聲,但耳濡目染,長期受熏陶,也是行家里手。魏文亮說過的新相聲,劉婉華一個不落全都聽過,還時常給出建設性的建議。魏文亮脫大褂穿制服登臺表演,就是劉婉華的主意。劉婉華很早就對魏文亮說過這樣的話,“說什么樣的段子,就應該穿什么樣的服裝”。魏文亮在臺上能歌善舞,舞蹈也是跟劉婉華學的。魏文亮能成名成家,軍功章上當然有劉婉華的一半。
06
魏文亮比馬三立小兩輩。如果不改換門庭,魏文亮就只比馬三立小一輩。馬三立晚年一直是一個人住。魏文亮經常去看望馬三立,每次都跟劉婉華一起去。
魏文亮、劉婉華夫婦與馬三立
有一天,馬三立對劉婉華說:“再來別拿茶葉了,我喝不完,我就愛吃你做的鰨目。”打這以后,他們只帶劉婉華燒的鰨目魚,還就只帶中段。
馬三立住院后,劉婉華又陪著魏文亮前去探望。馬三立問旁邊的人:“認識這倆人嗎?”那人回答說:“這位是魏文亮老師,那位,還真不認識。”馬三立指著劉婉華說:“她叫中段!”原來馬三立給劉婉華取了個外號——中段,還叫順嘴了。那人不明就里,以為劉婉華姓“仲”呢。
結束語
劉婉華給王玥波烙餅
跟魏文亮戀愛后,劉婉華就徹底打消了去北京的念頭。可以說,為了愛情,她做出了很大的犧牲。跟魏文亮結婚后,有人曾預言“就是結婚了,也過不去兩年,非得離婚不可”,可他倆卻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的58年,離鉆石婚只差兩年。劉婉華不僅是魏文亮藝術道路上的伴侶,更是他的賢內助。
近兩年,魏文亮經常在抖音上發一些短視頻,劉婉華也時常出鏡。她不是翩翩起舞,就是招待外地來客。蕭陶記得去年夏天為了招待王玥波,劉婉華還特地烙了王玥波愛吃的大餅,沒想到幾個月后卻傳來她去世的消息,只能說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愿劉婉華老師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