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為《浪姐2》,曾在《西游記》中扮演孔雀公主的金巧巧,也被關注到了。
當年的金巧巧娟秀靈氣,驚為天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參加《浪姐2》后,她不僅沒翻紅,還因為早年間的一段采訪引來爭議。
在某一期《可凡傾聽》中,金巧巧曾直言:
“你讓我演公主可以,但是讓我演農村人,我就費勁了。”
這話乍一聽,里面似乎有種與生俱來的“傲慢”,以及對農村人的歧視。
因此金巧巧也被網友“群嘲”,推上了熱搜。
不過,對于觀眾來講,日常光鮮亮麗的女明星,和農村婦女低到塵埃里的狀態,仿佛就是鴻溝的兩端。
這樣的女明星,能“演活”農村婦女,且被觀眾認可,也成了演藝圈里的一道“終極難題”。
正因為這樣,很多女明星選擇“迎難而上”,挑戰農村角色,要么是為了證明自己演技好,要么是向觀眾展現“轉型”的決心。
不過有勇氣嘗試是好事,但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有著巨大差距,有的彰顯了自己演技的更全能,有的卻讓人笑掉大牙。
今天,皮哥就與大家聊聊,20位演“農村婦女”的女星,看看她們塑造的角色真實性在哪兒,表演方法之間又有什么差別。
排名無先后,我們從第20位開始:
20、湯唯
陳可辛的《武俠》,是一部關于民國時期的暴力史,電影云集了眾多影視大咖,比如甄子丹、金城武、王羽、惠英紅、姜武。
而因《色·戒》出名的氣質女神湯唯,在片中飾演了甄子丹的妻子阿玉。
人如其名,阿玉雖然是個農村婦女,但在這部武俠電影中,陳可辛想突出的,并非阿玉艱苦樸素的農村生活氣息,而是那種超然物外的天然美感。
因為中國武俠電影,本就充滿著寫意的浪漫氣息,所以湯唯的阿玉,并不像其他村婦那般“接地氣”。
她面容姣好干凈,沒有妝容,打扮清秀,除了周遭的環境,看不出她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
尤其在水中干活的那一段,就像一個從山水畫中走出來的美人。
這樣的表演,跟影片的主題是契合的。
比起無華的寫實,湯唯突出的,是民國時南方美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
只有這樣,她才能真正融入到《武俠》的故事中去。
19、劉濤
大家可能沒想到,“都市金領專業戶”劉濤,也曾演過農村婦女,還是陜北的。
在年代劇《盤龍臥虎高山頂》中,劉濤就曾飾演風流成性、心狠手辣的女主白玉娥。
當時的劉濤還不是今天的“劉一刀”,沒有高高在上的女神范兒。
就扮相上來說,暗沉的膚色,粗糙的皮膚,扎眼的大紅襖,外加憨厚的笑容,第一眼看上去與陜北農村婦女并無二致。
背上一捆柴禾走在一片荒蕪的黃土高原上,也著實有農村婦女的感覺。
因為白玉娥是土生土長的陜北村婦,所以不同于湯唯的江南美女,劉濤的表演必須足夠真實。
就呈現效果看,劉濤的這個農村婦女的形象,沒有讓觀眾失望。
尤其劇中有一段情節,劉濤端著碗嗑著瓜子,邊走邊張望。
吃到嘴里的瓜子皮,直接就張口吐了出去。邊吃邊吐,一刻也不停歇。
出了門還直接盤腿坐在門前,與別人對話的時候,嘴也沒閑著。
如果生長在農村,你會發現劉濤的這段表演特別生動,因為小時候看過的村頭婦女確實如此。
那種散漫的生活態度,市井氣十足的生活習慣和目空一切的表情,與現實頗為契合。
只可惜,如今的劉濤丟失了自己曾經的演技,困在了狹窄的戲路中,就算披個軍大衣,看起來也與周遭格格不入。
有時候,皮哥還是挺想念那個會演戲的劉濤的。
18、譚卓
嚴格來說,《暴裂無聲》是男人戲,譚卓飾演的翠霞,基本游離在主線之外。
但就是這么一個常年臥病在床,找不到孩子卻又無能為力的農村母親,卻給了觀眾極大的震撼。
形象上,譚卓畫上了粗糙且顆粒感十足的皮膚,穿上了土里土氣的大花襖,散亂且油油的頭發,一看就有農村婦女的神韻。
更難能可貴的,是譚卓將人物的外在和內在結合了起來。
她飾演的翠霞是張保民的妻子,丈夫回家之后,她那微微佝僂的后背,欲言又止的神情以及想釋放情感又不敢發泄的矛盾,把一個卑微、無助又傷心的妻子和母親,演繹得入木三分。
待人接物間,她又將一個怯生生的農民形象拿捏得十分到位。
用導演忻鈺坤的話說:“我寫劇本是強劇情的,對人物的投入會有所削弱,譚卓幫我把這部分從五分補到了十分。”
17、丁嘉麗
丁嘉麗是“農村婦女”專業戶,在參演的影視作品中,她的大多數形象,都是農村婦女。
2009年的《外鄉人》,丁嘉麗就扮演了正直豪爽的農村婦女大徐。
她扮相樸實,表演極其生活化,蹬三輪車艱難求生的鏡頭,就像從寫實紀錄片里走出來的。
無論是神態表情還是微動作,丁嘉麗都演得惟妙惟肖,大徐這個角色,也成了她演藝生涯的經典角色之一。
《歸來》里,與陳道明對戲,出鏡不到1分鐘,只一個表情,就讓人記住了。
之后的熱播劇《安家》里,丁嘉麗扮演了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
潘貴雨是劇中最不討喜的角色之一,她有封建思想,為了給兒子買房對付女兒,讓觀眾恨之入骨。
這得益于丁嘉麗的表演,她將農村婦女的那種潑辣、蠻橫和市儈氣質演繹得淋漓盡致。
尤其那副“你能把我怎樣”的表情,讓人印象深刻。
丁嘉麗的表演證明,只要深耕,即使在單一戲路上,也能有巨大的突破。
16、張雨綺
張雨綺本身的氣質,扮演農村女性有很強的局限性。
因為她身上有一種慣常角色賦予的欲望氣息,這導致觀眾想到她名字的第一反應,就是“性感”。
在王安全版《白鹿原》中,張雨綺還是大膽飾演了農村婦女田小娥。
田小娥是一個游走在傳統和新時代女性之間的形象,她骨子里有著對男權的挑戰,同時她也希望過正常的生活,與黑娃相守一生。
這注定了她的悲劇命運。
張雨綺并未刻意突出田小娥身上的“農村特質”,而是保留了這個女性身上赤裸裸的原始欲望。
只不過,放在整部影片中,張雨綺的表演顯然有用力過度之嫌,這個重要的女性角色也讓人感覺游離在故事之外。
結合電影來看,張雨綺的表演乏善可陳,但放在“女星對農村婦女演繹”的框架里,張雨綺也探索出了一條對此類矛盾女星的特有塑造方法。
15、蔣雯麗
蔣雯麗素有“百變影后”之稱。
在《最愛》里,蔣雯麗不是主演,但她飾演的糧房嬸,卻是個十分經典的農村婦女形象。
灰頭土臉,亂糟糟的頭發,面部的兩坨“高原紅”彰顯著糧房嬸的農村出身。片中的蔣雯麗有種農村婦女的“蠻”勁兒在里面。
一向蓬頭垢面,刁鉆刻薄的糧房嬸,也創造了農村婦女最經典的銀幕段落:騎豬。
最開始,蔣雯麗是拒絕的,她認為可以換成驢或者馬,但導演不同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糧房嬸的潑辣勁兒。
面對臭烘烘臟兮兮的豬,蔣雯麗硬著頭皮上去了。
豬吃了糧房嬸的糧食,她追著豬打,結果追到死角,豬反攻了,于是就出現了這么一幕。
這一幕讓這個農村婦女的形象陡然立住,這么一個潑婦,敗在一只豬上,也讓整個人物的戲謔和荒誕意味變得更強了。
拍攝期間,蔣雯麗沒有任何偶像包袱,也沒有覺得這樣不好看。
她不愧為“百變影后”,這一段也堪稱影史經典鏡頭。
14、趙麗穎
《幸福到萬家》有劇版《秋菊打官司》之稱,是趙麗穎今年的新劇,5月份才會上線。
看慣了演美女、古偶的趙麗穎,這版《幸福到萬家》中她的形象,自然是頗受關注的。
不過,從目前放出的預告看,趙麗穎演“村婦”應該是一種宣傳說法。
嚴格意義上來說,她飾演的何幸福并非傳統的農村婦女,而是一種“新時代的農村婦女”。
說白了,跟“都市白領”沒什么兩樣。
雖然劇中有因為鬧婚大打出手的“潑辣”。
也有蹲在路邊吃盒飯的樣子。
趙麗穎還親自下地干活。
不過在趙麗穎的表演下,這些都淪為對“農村婦女”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她干活時的手指細節,顯然不夠到位。
皮哥估計,這部劇跟《星辰大海》一樣,趙麗穎可千萬別變成簡愛第二啊。
13、孫儷
在2009年的年代劇《小姨多鶴》中,“娘娘”孫儷也曾演過農村女孩。
不過她飾演的多鶴,是一個生活在東北的日本姑娘。
奇怪的是,孫儷既能演出她在中國東北生活的農村氣息,也有一種隱隱的“日系”感在里面。
有很多特寫戲和眼神戲里,能感覺到她在身份上,與中國村落以及村民的陌生和疏離,這個就很厲害了。
實際上,早在2006年,孫儷就在李連杰版《霍元甲》中演過農村女孩月慈。
因為是個盲女,所以她眼神是不聚光的。
在武俠片中,“農村女孩”往往與超然物外的愛情有關,所以孫儷在演月慈的時候,也沒有寫實性地突出她身上的農村氣質,更多是一種懵懂情感的具象。
從這個角度來說,孫儷的塑造自然是成功的。
唯一的缺陷,可能是月慈的形象設計太過拉胯,這個“劉海屏”,看得皮哥是真不舒服。
12、劉亦菲
《烽火芳菲》講述了一個美國飛行員和中國村姑的愛情故事。
拋開影片本身的爭議,劉亦菲能出演其中的寡婦“英子”這個角色,是很不容易的。
片中有一段織絲的鏡頭,嫻熟操作的劉亦菲,顯然是下過功夫的。
但就皮哥的觀感而言,劉亦菲本身的年齡、外貌和氣質,以及她那些經典的美女角色(如小龍女)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依舊讓她與“英子”有一種強烈的違和感。
臉上沒有歲月的滄桑,滿滿膠原蛋白的青春感,衣物沒有做舊的痕跡,仿佛剛剛從工廠里生產出來。
飄飄的額發,白皙的皮膚,除了身邊這個小女孩,你很難將劉亦菲的形象,與一個早年喪夫獨自撫養閨女的寡婦聯系在一起。
為了與美國大兵談戀愛,導演對劉亦菲幾乎沒有做任何現實化的改造。這也讓劉亦菲的“農村婦女”形象,基本以失敗告終。
11、徐靜蕾
《越來越好之村晚》是一部鬧劇型喜劇電影,依托于東北鄉村文化,可謂“玩鬧致死”。
影片本身的質量雖然不高,但徐靜蕾飾演的離異村婦淑芬,卻讓皮哥眼前一亮。
紅圍脖大花襖,兩個麻花辮,這樣的“村婦”裝扮顯然有點“刻板印象”的嫌疑,但徐靜蕾竟然將她演繹得渾然天成,氣質貼合。
尤其那質樸的笑容,讓你不敢相信這是一個來自北京,當過導演和老師,還寫得一手好字的氣質才女。
沒有刻意掩飾眼角的皺紋,臉上還有凍出的紅暈,尤其之后和郭富城對戲中,徐靜蕾還專門穿上了貂,有種土潮氣,更顯出了那種東北東村特有的村婦氣質。
10、王茜華
王茜華被譽為“農村一姐”,因為她的大多數角色,都是農村婦女。
2003年《當家的女人》是王茜華的成名作,她飾演的張菊香是那個年代認知里最典型的農村姑娘。
成績優秀,善良淳樸,有那么一點強勢和風風火火,也帶著農村女孩獨有的樸實無華。
點開評論區你會發現,五條好評里,有三條都是夸王茜華的,可見她塑造角色的功力之深,以及對觀眾的感染力。
對經常飾演農村女性的爭議,王茜華也曾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公開表示,我愛農村,我愛演農村戲。
對那些挑戲揀戲,嫌棄農村戲太土太損形象的女演員來說,王茜華就是最大的正能量。
09、林志玲
林志玲在《決戰剎馬鎮》里演過村婦,不過整體看,有些讓人一言難盡。
首先氣質上就不好改變。
因為一個演員的特質,如果不是演技達到一定境界,是很難隨意轉換的。
所以即便片中林志玲染了大黃牙,留起了短發 ,皮膚做粗糙,膚色變黝黑,依舊改變不了她骨子里的精致。
其次,林志玲的演技并非頂級,表演中有不少小動作和小表情,反而讓人物顯得不真實,比如這種挑眉賣萌,盡顯俏皮,就不像一個常年在大西北的村姑。
另外,林志玲在本片中最大的問題,是那種粗嗲混搭不洋不土的娃娃音。這讓人很容易將這種聲音與林志玲本來的形象聯系在一起。
西北婆姨哪有這種聲音?尤其對在西北生活過的觀眾來說,這個角色是災難級的。
并不是說氣質出眾的演員不能演農村婦女,如果無法對自己的表演做出顛覆性改變,還是不要嘗試為好。
08、胡杏兒
胡杏兒演繹的村婦形象,不是在正兒八經的影視劇中,而是在《演員請就位2》里。
節目里,她挑戰的是陳可辛“拐賣”題材《親愛的》影片中的村婦李紅琴。
李紅琴是一個悲情的角色,她將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卻不知道那兩個孩子都不屬于自己。
胡杏兒對李紅琴的塑造是顛覆性的,不僅形象完全貼合,表演絲絲入扣,人物狀態十分傳神,就連那口安徽話,胡杏兒也學會了,臺詞說出來沒有任何違和感。
跟女兒分別那場戲,爆發力十足,從開始村婦的唯唯諾諾,到最后為母則剛的堅韌,層次十分豐富。
就連一貫嚴苛的李成儒,也稱贊不已,用上了敬語“您”。
一個港姐,為了一個綜藝,學了一口安徽話,這是難能可貴的,我們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她對表演的態度。
07、楊冪
2018年,楊冪效仿前輩,主演了文藝片《寶貝兒》。
《寶貝兒》講的是一個現實的故事,進城打工的農村妹江萌,為了拯救一個同病相憐的女嬰而努力。
片中,楊冪上了厚厚的“農村妝”,無論是皮膚狀態還是人物形象,都像是一個村婦。
可當細節和表演短板暴露出來時,觀眾卻容易瞬間出戲。
首先,雖然臉上有粗糙的妝容,可楊冪的纖纖玉指并未經過處理,一個農村來務工的農村妹子,怎么可能有這么白皙細嫩的手指?
其次,片中有一個倒垃圾的場景,楊冪不自覺地將手指翹了起來。
這個微動作,已經完全脫離人物了,因為這是嫌棄臟東西的習慣性和下意識動作。
你可以感受到楊冪在很認真地塑造江萌這個角色,但就是不自洽。
06、熱依扎
在演村婦的知名女星中,熱依扎絕對是個意外。
以往的作品她都靠顏值和演技取勝,誰都沒想到,她能在《山海情》里把李水花演繹得那么好。
扮相自不必說,一個舊包,一條頭巾,打眼就是西北村姑。
更難能可貴的,是熱依扎對李水花的情感把握,那種純粹的質樸和真實,那種細膩的微表情,能讓觀眾一秒入戲,并跟隨角色情緒的起伏而怦然心動。
好演員就是有這樣的能力,更何況熱依扎還是在哺乳期帶孩子進組的。
白玉蘭欠她一個視后啊。
05、余男
余男長相的辨識度很強,但可塑性也很強,尤其是《圖雅的婚事》里那個真實的藏族婦女,讓人印象深刻。
看得出這是余男嗎?
寬大的舊衣服,因使用太久而褪色的頭巾,干裂的嘴唇,黝黑的皮膚,這活脫脫就是一個藏族婦女。
更讓人敬佩的,是余男的演技,你總能從她的眼神里,看到圖雅的堅韌,以及絕不向命運屈服的倔強。
從各個方面看,余男都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生活中的細節。
對藏民鍋碗瓢盆的使用,還有騎馬,做飯,趕羊,抱娃……
其實在2004年的《驚蟄》中,余男就演過類似角色,只不過沒有那時候的余男,眉宇間還能見到清純。
無論是《驚蟄》還是《圖雅的婚事》,余男靠這兩部電影,坐實了自己演技派的名頭。
以后任何復雜的角色找到她,她都有充足的信心和能力穩穩接住了。
04、閆妮
演員的真實生活是塑造角色的基礎,皮哥覺得,《斗牛》中閆妮飾演的這個村婦,肯定與閆妮之前的陜西生活經歷有很大關系。
片中的閆妮飾演一個寡婦,這肥大的紅襖,質樸又帶點狡黠的笑臉,油油的頭發,以及不為了美,單純為了展示貴氣的銀飾,讓九兒這個寡婦形象躍然銀幕。
閆妮戲份不多,但完全進入了農村寡婦的狀態,絲毫沒有包袱,表演大開大合。
尤其她聽八卦的時候,像個猴一樣抱著大樹,既有莫名的喜感,又有種接地氣般的真實。
“被嫁人”的時候,還有股農村寡婦獨有的市井和傲氣,表演鮮活動人,展示鞭辟入里,與黃渤不相上下。
在這些好演員的呈現下,《斗牛》有種獨生于鄉村的粗瀝感。
03、倪萍
2002年,倪萍因《美麗的大腳》獲得金雞獎影后,從此踏上從影道路。
倪萍是有表演天賦的,尤其是演這種農村婦女,她有對生活敏銳的洞察。
因張美麗一角,在2005年的《泥鰍也是魚》中,倪萍把這個在北京艱難求生的村婦,塑造得活靈活現。
剛去北京的時候,眼里有光。
住到男泥鰍的地方,被一個小年輕非禮,她當時就炸了毛。可小年輕被警察帶走的時候,她卻又開始惋惜。
“她還是個孩子啊”,一句話,道出了這個農村婦女內心深處的質樸和善良。
形象上,因有《美麗的大腳》的表演倪萍把握得很好。
感情上,倪萍能駕馭這個底層角色細膩的情感,那些欲拒還贏,欲說還羞的愛與恨,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糾葛,都讓這個村婦,這個去北京求生的農民工,成為了影史經典角色之一。
02、鞏俐
作為最著名的“謀女郎”,鞏俐就是靠農村題材火起來的,我們最先見到的鞏俐,就是《紅高粱》里的九兒。
鞏俐的九兒,有種特殊的美感,你從她身上既能看到農村婦女的土氣和樸實,又能看到只屬于農村人的純粹和浪漫。
雖然明知道是農村婦女的形象,但鞏俐的周身還是透著一種只有中國女性獨有的傳統美感。
那一笑更是攝人心魄。
或許是張藝謀太會拍,鞏俐的九兒,是村婦形象中,最具有生命力美感的。
但到了之后的“秋菊打官司”,這種美又隨即被一種徹頭徹尾的土覆蓋。
這是因為,比起九兒,秋菊身上沒有多少愛和情感的浪漫,只有一根筋的樸素。
鞏俐的演技是頂級的,對此類人物能很自然地融入。
01、蔣勤勤
《一個勺子》是陳建斌自導自演的電影,他和妻子蔣勤勤,在片中飾演一對農村夫妻。
片子是關于男性的,但曾為“瓊瑤女郎”的蔣勤勤飾演的農村婦女金枝子,卻受好評無數,十分搶鏡。
金枝子有所有農村女性的特質。
她樸實堅韌,卻溫暖善良,是她促成丈夫收留傻子,將這個小家拖進了“麻煩事”。
有人說蔣勤勤的秀氣,看上去不像西北農婦。但金枝子這個角色,本就是從西南流落到西北的。
所以她身上的氣質,剛好彌合了影片對人物的設定。
剛開始拍《一個勺子》的時候,她表示這個角色其實很難演,幾度崩潰,又焦灼又失落,直到她跟丈夫發火的時候,陳建斌才告訴她,要的就是這股勁。
比起王安全和姜文,陳建斌拍自己老婆,可真是不留情面。
以上就是皮哥為大家盤點的二十位扮演過農村婦女的女明星。
她們有的清純善良,有的質樸真實,有的以體驗派的堅持,去農村生活了三個多月,有的草草化妝,拍完了事。
怎樣的形象,怎樣的態度,決定了怎樣的角色塑造,電影就是這樣,觀眾不是傻子。
對有些演員來說,村婦是她們走向星途的起點,可對另一些演員,演起村婦,我們方知她是半斤還是八兩。
希望這20位女演員的角色經歷,可以給其他女演員提個醒,角色無高與低,只有呈現出來的“真與假”。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