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不少人肯定看過了。
陳坤、白宇主演的新劇《風起隴西》!
不要誤會,這部劇可不是懸疑劇《風起洛陽》的續集,雖然也是一部古裝懸疑劇,但卻是一個新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的諜戰故事。小編第一時間看了4集之后,我大膽斷言:這部劇會很快火向全國,成為今年的年度爆款懸疑劇。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
喝了幾個啊?有花生米嗎?
怎么又是爆款?
現在爆款這么廉價了?
誒,別急,這一次還真是!
不過呢?不讓用爆款也可以,我其實更喜歡用這句話,國產劇要是都這么拍,早就高超美劇了。在懸疑劇領域,只要我們敢于突破,專注劇情質量,總有一天會趕上“美劇”!
還不信?那就且聽我慢慢道來!
1:入戲,偷梁換柱
優秀的美劇能讓你1秒入戲,好的國產劇也可以做到。
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三分天下。蜀國厲兵秣馬對曹魏發動北伐,勝敗都在街亭一戰。諸葛亮通過蜀國的情報組織“司聞曹”得知了敵軍動向,原以為穩操勝券,卻未曾想得到的卻是假情報,街亭戰敗,北伐功虧一簣。
別的不說,單是劇集開始的大背景就已經足夠吸引人,三方征戰,勾心斗角,最具看點。
北伐戰敗,營帳外,一個白衣胡子男即將被問斬,神情低落,眼角有淚。但眼神卻十分堅定,看上去十分坦然。刀架到脖子上,也并未哭泣喊冤。
隨著馬蹄聲,一句“刀下留人”,李參軍喊住了刀斧手。可這是丞相的命令,誰也不敢違抗。李參軍不敢相信,沖入大帳,希望諸葛亮(李光潔飾)能免馬謖一死。
哦,哦,哦!
一上來就是名場面啊,揮淚斬馬謖。有意思!我就想看看諸葛亮的眼淚該怎么流。然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這倆人沒說兩句話,侍衛入賬稟報,奉丞相令,馬謖已斬。
嚓嘞,我還等著諸葛亮繼續慷慨陳詞呢?馬謖就這么被斬了?
刺激!好劇從不浪費一分一秒!
不過,馬謖雖死,但他也只是替罪羊。楊儀(俞灝明飾)表示,街亭失敗,跟己方間諜白帝的情報有誤有很大關聯,他懷疑魏國的間諜已經潛入我方內部,他建議徹查此事,諸葛兩表示同意。
鏡頭一轉,魏國這邊。
陳恭(陳坤飾)和郡守郭剛(董子健飾)閑聊,聊天之時,兩個人提到了蜀國街亭戰敗一事。郭剛提到這次能夠戰勝蜀軍,主要是因為己方潛伏在蜀國的間諜“燭龍”幫了大忙。他沒有傳出情報,但是卻替換了蜀國間諜“白帝”傳出的情報,這才讓魏國大勝。
此番信息一出,第一集“偷梁換柱”的主題算是完美契合了。蜀國和魏國情報暗戰,白帝的確是傳出了情報,但是卻被敵人安插的臥底給替換了。
至此,不過15分鐘,本劇歷經3層鋪墊交代了劇情大概,從故事大背景,到矛盾沖突點,再到后續的大看點,娓娓道來,絲絲入扣,步步為營,引觀眾入戲。
蜀國攻打魏國失敗,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打不過,而是因為情報被人替換,自己得到的是假情報,而諸葛亮輕信己方的情報部門,中了敵人的圈套,最終導致北伐失敗。
蜀國大敗,諸葛亮是第一責任人,他不僅僅需要承擔責任,還需要查出街亭戰敗的真相。馬謖也不能白斬,于是蜀國的情報部門有沒有被敵國間諜滲透?“燭龍”是誰?他又如何替換掉了白帝的情報?
諸多疑問,都讓人好奇。
隨著“燭龍”的身份被拋出,我也入了戲。15分鐘讓你入戲,《風起隴西》不負期待!
2:風起
蜀國戰事失敗,內部也不穩固。諸葛亮雖然是一國丞相,但內部依然也有反對他的勢力。將軍李嚴(尹鑄勝飾)就是其中最有勢力的一股。因為諸葛亮失敗,李嚴大做文章。
最終,不僅僅諸葛亮被問責,一直由自己把控的情報部門也被李嚴接手。一時間,蜀國內部也是風起云涌,一場高層的爭斗,也在所難免,一場大風首先在高層刮了起來。
蜀國情報人員的消息被替換造成了街亭失敗,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存在。因為,只有傳出情報,才能被替換情報。所以,也就側面證實了魏國內部,也有蜀國的間諜。“燭龍”看似替換掉了情報,導致蜀國北伐失敗,實際上也找出了蜀國情報人員白帝的線索。
只要查出是誰泄密的情報,就可以順便揪出蜀國間諜,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而蜀國因為北伐失敗,也急需查明真相,于是便派出了陳恭的結義兄弟荀詡(白宇飾),前往魏國查明真相。此時,陳恭的境遇就是,一邊被魏國情報部門懷疑,一邊也被己方的情報部門誤會,雙方都來找他,生死只在一線之間。
于是乎,另一場大風起!
風吹草動,一場圍繞白帝而展開的諜戰行動,就此拉開!白帝如何應對兩邊的壓力,己方高層已經有魏國間諜,他如何在三面不利的情況下破局,便成為了接下來的觀眾關注的焦點。
而本劇的3大戲劇沖突也立了起來!
諸葛亮如何應對蜀國內部的高層風波?
陳恭如何應對魏國情報部門的追查?
而“燭龍”到底是誰?
短短不過兩集的時長,戲劇沖突拉滿,張力十足。路陽不愧為大導演,而馬伯庸也不愧為懸疑小說的高手,《風起隴西》更新2集,真的是一分一秒都沒有浪費。
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看到這里,小編不再劇透,好劇還得自己看才最有意思。
3:觀感,燭影
連看4集《風起隴西》,你要說給我的一觀感是什么,我想首先要提一下本劇的視效!
整整4集看下來,我想大家也一定發現了,本劇的整體色調非常暗。在白天,要么是烏云密布,天色灰暗,要么就是躲在屋內,只有燭火光源。
而到了晚上,那更是暗得不能再暗。經常一個畫面內,除了一張人臉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元素。而且,隨著鏡頭移動,畫面明暗還會隨著燭光變動,那更是暗上加暗。
對于此,一開始小編并不適應,但是看了2集逐漸適應之后,有了新的感觸,我佩服路陽的此番設計。試想一下,三國時期,那時候照明條件有限,可不是只能依靠燭光照明嗎?
而且,燭光的效果,也隱含了一層神秘感。晚上在燭光的映照下,隨著鏡頭移動,甚至能感受到燭光的影子在來回飄動。正所謂燈下黑,在燭光的映照下,你可以看到直接面對的人臉,但是在這個人的背后,以及周邊全都是一片漆黑,根本看不清楚。
這不就完美照應了“諜戰”的主題!
劇中角色在外人看來,表面上沒有問題,但是他背后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們隱藏在暗中,為誰效力,誰也不知道。每個人看上去都沒問題,但任何一個人看上去又似乎都有問題。
燭光那么微弱,只要輕輕一吹就會熄滅,也暗示著線索隨時中斷,間諜可以隨時抽身。
所以,配合這燭光所營造的光影效果,放在別的劇中或許不太合適,但是配合《風起隴西》這部劇的“諜戰”基調,就顯得十分貼切,效果運用恰到好處。
4:驚喜
《風起隴西》除了故事吸引人,敘事緊湊,光影有質感,劇集還有意外驚喜。《風起隴西》前4集中,有一場戲小編印象極為深刻。至今回憶起來,都讓人拍案叫絕。
為了查明真相,蜀國派 荀詡前往魏國查明真相,蜀國的十幾人化裝成魏國士兵前去捉拿陳恭。陳恭在屋外接待了那幾名士兵。一見面,陳恭就覺得不對勁,一邊打招呼,一邊四下觀望。
在他行禮的時候,陳恭的身后已經有士兵圍了上來。第一次,陳恭回頭張望沒有問題,第二次當士兵逐漸靠近的時候,他再度回頭,還沒等轉過來,就被人一棒子打暈。
這一場戲,雖然陳坤的臺詞不多,但是演得卻極為傳神,那小眼神一瞄,就證明肯定要出問題。而出問題的方式也十分干凈利落,我原以為他們會再糾纏一番,沒想到第二次回頭,就結束了戰斗。
干凈利落,看得人十分過癮。
而像這樣節奏的演繹,劇中還有很多。路陽非常擅長用演員表演來敘事。這些個演員在他手中,仿佛就是工具棋子一般,雙方對弈,起手不悔。每一個演員都有亮點,每一個棋子都有用處,他們共同構成了整盤棋局。
《風起隴西》演員表現優秀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為無論是陳坤還是白宇都是真正的實力派,而劇中的許多配角的表演實力,也不遜于二人。讓人驚喜的是路陽的執導功力,果然大導演就是不一般,靠實力鎮得住這些大腕!
三國諜戰,這樣的故事,就問你刺激不刺激?
燭光視效,就問你能不能達到好萊塢的水準?
陳坤、白宇、李光潔、尹鑄勝、俞灝明、董子健、這樣的陣容,就問你看不看?
故事好,畫面好,演技好,細節到位!
國產劇要是都這么拍,是不是,早就趕超“美劇”了?
5:多說一點
不吹不黑,陳坤、白宇的《風起隴西》好看嗎?好看!
那它完美嗎?也并不完美。
比如,劇中的色調就看起來略暗,光線不好,如果白天觀看的話,可以預見效果不會太好。但是,《風起隴西》也不是個例,看過《權游》的觀眾,一定知道,《權游》最后一季的色調,要遠比《風起隴西》暗得多。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考慮,《風起隴西》為了追求電影級質感,而故意做得這么暗,其實也勉強可以接受。咱們看部電影還想著去電影院看,追《風起隴西》,放到晚上來看,又何嘗不可。
小編認為,就國產懸疑劇而言,《風起隴西》故事優秀,敘事緊湊,畫質考究,光影運用有風格,已經遠遠超出了以往國產劇的水準,該劇已經達到了電影級的高質要求。
懸疑劇本身就是國產劇的弱項,能達到這個水準已屬難得。而且,一部好的懸疑劇,重在敘事,重在細節,只要這2點做好,就算成功。
目前來看,《風起隴西》完美做到了這2點。不吹不黑,對于大多數觀眾來說,《風起隴西》絕對是一部高質量的諜戰懸疑大劇,已經達到了高質量的美劇的水平。
再一次,小編忍不住感嘆,要是國產劇都能這么拍,早趕超美劇了,還怕沒觀眾?
接下來,我要重點追《風起隴西》了!
大家看了《風起隴西》嗎?觀感如何呢?更喜歡誰的發揮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