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原創,敬請關注!
【千部經典老電影巡禮(100)——《小街》】
“在我童年的時候,媽媽留給我一首歌,沒有憂傷沒有哀愁,唱起它,心中充滿歡樂。啦……啦……每當我唱起它,心中充滿歡樂……”
這是電影《小街》的插曲《媽媽留給我一首歌》,這首歌把美好的母愛、友愛和情愛糅成一團,直抵人心,每當聽到此歌,張瑜那憂郁的面龐、憂傷的心境,便浮現在人們腦際,那是一首美麗哀婉的歌,震撼靈魂的歌,感動過一代人的歌。
《小街》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楊延晉執導,張瑜、郭凱敏主演,1981年上映,講述了在“十年動亂”時期,汽車修理工夏與因受迫害而女扮男裝的“假小子”俞之間的真摯感情故事。
張瑜飾演的俞是個被排斥在社會之外的、受迫害的音樂教師的女兒,為了保護自己,她女扮男裝,內心中卻時時盼望著有一天自己能恢復女兒裝。在壓抑的歲月中,青年工人夏闖進了她的生活,他們找到了友誼和快樂。俞的母親生命垂危,兩人一起到山林中采藥,途中俞不慎落水,夏才發現她原來是個女孩子。
郭凱敏飾演的夏是一位汽車修理工,他陽光善良,富有同情心。夏為了給被剪掉頭發的俞一個女式頭套,去偷劇團的演出頭套,卻慘遭毒打,從此雙眼近乎失明。出院后,他去找柔弱的俞,人卻已不知去向。夏把自己與俞的經歷寫成了劇本,期待著有朝一日能與俞重逢。最終,兩人的友誼發展成了愛情。
楊延晉飾演的鐘導演是一位電影導演,經常有電影愛好者拿劇本找到他,讓他有些厭煩。但夏的故事卻激發了鐘導演的同情心和好奇心,甚至準備把這一故事拍成電影,于是他和夏一起開始探討故事的結局。
邱世穗飾演的醫生出鏡率很低,他憑著一顆醫者的良心,為夏醫治眼睛,使他能夠保持看到一點東西的視力。
陳淡蓉飾演的護士是醫生的助手,她先是對夏的眼疾不以為然,后來,也答應幫助夏。
茂路飾演的園林老人是一個好人,夏被人打傷,善良的園林老人好心把他背到醫院,勸夏好好養傷,說還會回來看他的。
有人說:《小街》是“一部非常唯美的電影,有著散文詩一般的韻味。”事實的確如此,張瑜飾演的俞被剪去頭發滿臉憂傷的神情、戴上假發顧盼生輝的秀美神情,郭凱敏飾演的夏年少時的陽光明媚,多年后的憂傷沉穩,讓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物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時時處處閃現著真善美的光輝。
在當年,對于電影《小街》,評論界有著很多的贊譽。時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的著名文藝評論家陳荒煤就說過:“我認為這部影片是拍攝得好的,有新意,導演在藝術構思、處理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力求不落俗套。演員較少表演的痕跡,盡可能求得自然,使之真實可信。”
當然,對于該片也有不少爭論,爭論焦點主要在“結尾”部分。贊賞者說:這個結尾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批評者則說這是玩弄技巧,是影片敗筆。
不過,娛文娛視則認為,影片假設的三個結尾十分新穎:一是夏的眼睛治好了,某一天發現了俞,但俞已經沉湎于燈紅酒綠之中,自甘墮落了;二是俞成為小提琴演奏家,卻成為別人的妻子;三是夏乘上回家看望母親的火車,俞見到他對他說:我要跟你一起去看媽媽,我們倆只有一個媽媽了……
而夏對假設的結尾還不太滿意,覺得不夠深刻,最后他說,結尾還是留給觀眾吧,讓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的生活去設想,去補充。顯然,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
如果說一點不足的話,那就是觀眾剛剛領略了《廬山戀》中耿樺和周筠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再看《小街》,總覺得就是一對少男少女在談戀愛,只有郭凱敏和張瑜假裝不知道,在“裝模作樣”的玩著哥哥和弟弟的“游戲”。
然而,瑕不掩瑜,《小街》唯美、雋永,值得一看。
【喜歡老影人、老電影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娛文娛視”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我們曾經的美好時光!歡迎關注!歡迎留言!(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