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三年,經濟持續下行。
眾多行業一年不如一年,電影行業更是如此。
全國單日票房不足千萬,影院營業率難以突破一半,即使是好萊塢大片票房也是艱難破億。
現在的電影市場急需一部電影來救市,就像去年的《長津湖》一樣。
那么沈騰、馬麗主演的《獨行月球》會不會是這個X因素呢?畢竟這部電影有太多的可能性。
一是《獨行月球》有不少大賣的元素。
國內票房最高的電影類型一般都是家、國、喜劇,而《獨行月球》占了其中之二,沈騰還是僅次于吳京的200億票房先生。
況且除了這些之外,《獨行月球》還加入荒誕科幻這個對于國產電影來說的新鮮玩意兒,而這是未來國產電影的新方向。
二是《獨行月球》必須有高票房、好口碑,因為它輸不起。
沈騰現在的口碑很微妙,稍有不慎就會土崩瓦解,因為他客串了太多的爛片,甚至還有“詐騙”式電影《日不落酒店》。
這些爛片很明顯消耗了沈騰的路人緣,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所以他急需一部主演的電影來挽回自己的頹勢,否則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馬麗也是如此,與沈騰一樣通過《夏洛特煩惱》被觀眾進一步熟知。
本以為她可以成為新的女喜劇人,可她卻成了新晉爛片之王,參演的電影不是爛片就是很爛的電影。
觀眾是理性的,一次次的消耗信任度換來的肯定是觀眾的舍棄,現在的馬麗便處于這樣的狀態之中。
同時,開心麻花也好不到哪去。
《李茂扮太子》之后,開心麻花家族接棒快樂家族和德云社,晉升為第三個爛片團體。
以后凡是麻花家族的演員主演的電影基本上都可以被定義為爛片,因為他們一次次地刷新爛片的下限。
綜合來看,沈騰、馬麗和開心麻花,他們都需要《獨行月球》來挽救自己。
所以按照正常的邏輯,對于《獨行月球》他們應該都會傾注更多的心血,因為這是一場必須要勝的仗。
既然《獨行月球》的質量大概率是好的,再加上喜劇元素,沈騰和馬麗的再度合作,《獨行月球》的票房肯定低不了。
但一部《獨行月球》很難成為救世主。
畢竟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歐美政治正確的肆虐,外國大片進入國內的幾率越來越小,內地市場便會少了一塊肉。
再加上院線入場費的門檻提高,天然地拒絕了中小成本電影的百花齊放,而大制作一年又沒有幾部。
如春節檔由之前的一億保證金變成了兩億。
這筆錢是用來換排片率的,交了才有充足的排片,而且這筆錢不論電影的最終票房如何都不會退。
這種霸權的方式直接抹殺了很多電影的生存空間,它們只能選擇在小檔期分一杯羹,也讓大制作的成本增加了兩億,電影市場就不會健康運行。
這些不可抗力加上殺雞取卵的方式讓電影不再是必需品。
內地觀眾的觀影習慣形成的時間并不長,正兒八經開始大范圍走進電影院是從2014年開始。
2010年,內地年度總票房第一次過百億,2013年達到200億,2014年接近294億,2015年則是438億。
從0到1,內地用了幾十年,由1到2,花了三年,2到3(約等于3)用時一年,3到4也是一年,由票房數據以百億的速度井噴就可以看出觀眾在逐漸走進電影院。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電影是消遣品,是為了完成社交和所謂的儀式感。
可這樣的儀式感也快毀于一旦了,為什么會產生如此不堪的結果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就是票價。
自從BAT旗下的糯米電影、淘票票和貓眼結束大戰,以及2018年不再補貼后,九塊九看電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隨后電影票開始漲價,但漲幅都在觀眾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因為年度電影總票房從2018年的606億,在2019年創紀錄的來到了642億。
不過,好景不長,資本以為觀眾是韭菜,想什么時候割就什么時候割。
2022年春節檔,票價來到了歷史新高,以前100塊能看三部電影,現在最多可以看一部半電影,甚至有些電影連一部電影也看不了。
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直接引發了觀眾自發的集體抵制,隨后票價開始回落但為時已晚,春節檔未能破百億就是最好的證明。
按正常來說,一部電影的票價是有漲價區間規定的。
如某部電影的制定票價是1元,那么這部電影的最高票價便是在此基礎上最多上漲50%,服務費最多漲10%。
換句話說,這部電影對外的最高票價是1*10%+1*50%+1=1.6元,但很多電影的票價顯然都高于這個最高限制。
從今年黃金時段電影院人次以32.3%創歷史新低便可以看出,這一屆觀眾不好騙了。
畢竟一次兩次可以,時間一長,觀眾自然會嫌棄,走進電影院的頻次也就減少了,狼來了的故事可是家喻戶曉的。
其二是資本強行喂爛片。
中國電影的資本經過了幾輪清洗,制片廠制度、港資、煤老板、房地產、互聯網到如今的金融行業。
尤其是現在的資本,他們把電影玩成了金融產品,不斷地以爛片撬動某種利益,從而讓觀眾買單。
如情人檔的三部爛片,《十年一品溫如言》、《不要忘記我愛你》、《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
這樣的爛片不僅辱沒了“電影”二字,還將觀眾的智商摔在地上使勁摩擦,可偏偏這些電影的票房往往能夠輕松破億。
是什么讓爛片的票房輕松破億呢?這就涉及到了第三點,觀眾的審美下降。
觀眾的審美是被動的,需要創作者去培養,如果看得好片多了,自然能分辨出爛片,從而拒絕為它們買單。
可是如果觀眾的觀影環境到處充斥著殘次品,取其上,得乎中,取其中,得乎下,取其下,無所得也,爛片也就成了好片了。
其四是電影的敘事方式發展到頭了。
從1941年《公民凱恩》問世以來,電影的非線性敘事已經發展了81年了,早已到了瓶頸。
然而現在依舊沒有下一個天降猛男出現,導致國內外的電影盡是翻拍或續集,故事模式老套陳舊,觀眾提不起興趣。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內地觀眾本就不牢靠的觀影習慣處在崩塌的邊緣。
觀眾不進電影院了,大盤自然就低迷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需要雙方都自省才能實現自救。
一是電影創作者本身必須具備匠人精神,二是觀眾需提高審美,主動辨別爛片與好片。
三是行業的資本多少有些良心,不能只想著從觀眾口袋里掏錢,其他都不顧,但這一點很難實現。
行業內有許多有藝術家風范的導演、演員和編劇,觀眾也逐漸讓良幣驅逐劣幣,可是唯獨資本,大家難以撼動。
如果沒有相關法令出來,中國電影的未來還是艱難的。
即使沒有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單憑這一條,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算再渴望華語電影有所改變也是異想天開。
這不是一部《獨行月球》就能解決的事兒,與其指望沈騰和馬麗救市,還不如期待他們能帶來一部質量不錯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