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影片圍繞加里夫夫獨生子車禍,卻因肇事者逃逸和故意棄尸,使得夫婦希望兒子入土為安的愿望都無法達成,因此,夫婦為了找到真相,而不斷用挑釁、尋找可疑肇事者、以及易容等手段跟殺子仇人展開了斗智斗勇的博弈。故事從一開始的錯誤婚外情開始,一個小慌到最后出事為了瞞天過海,編制出了無數大慌。讓觀眾呈現出了人性詭詐和貪婪的一面!影片環環相扣,出來后恢復心情,幸福不論貧富貴賤,想一想能做一個坦蕩而快樂的平凡人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影片《死無對證》幾乎完美復刻了西班牙原版作品《看不見的客人》。如果沒看過后者的觀眾,我相信會像我第一遍看《看不見的客人》時一樣驚訝和被震撼。過癮的燒腦,驚喜的反轉,三次故事大結構的變化,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不斷地參與游戲,不斷地被帶入劇情,又不斷地推翻重來,絕對會讓你看得特別滿足和爽快。然而看過原版的觀眾,樂趣自然會少了一層,原始的懸疑和驚悚沒有了,更多的樂趣來自于“二刷”般的細節回味,當你對劇情全部了如指掌時,你自然從局中人的視角,變成了上帝視角,來看人物的細節表演,來看上一次沒有注意到的所有細微反應。而實踐檢驗,意大利版的《死無對證》還是經受住了考驗,在已知劇情的情況下,演員的細節處理還是讓“老觀眾”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認同感,和知其所以然的肯定感。這一點是我對《死無對證》仍然保持了觀看興趣的主要原因。
當然,身為翻拍作品,《死無對證》仍然選擇了中規中矩、無功無過的路線,要說有什么新的延展和創新,甚至期待比原版更加精彩,那確實會有點小失望和小失落。其實翻拍一直是一個永久性的難題,在原汁原味和更進一竿之間,導演往往永遠想要后者卻敗給前者,《死無對證》毫不遲疑地選擇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