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有人說,以賈玲為首的“大碗娛樂”,以沈騰為代表的“開心麻花”,郭德綱統領的“德云社”,以及趙本山的“趙家班”,可以被看作“當今喜劇界的F4”。
無論怎么看,有“東北味兒”的東北喜劇,都已經占據喜劇界的“半壁江山”。
甚至,“東北喜劇”本身,就成了喜劇界的“金字招牌”。
任何一部影視劇,只要打上“東北喜劇”的標簽,就能吸引來大批的觀眾。
只是,最近這塊“金字招牌”,也翻車了。
前段時間,《醫是醫,二是二》播出。
這是一部東北古裝喜劇。
這部劇,陣容強大,野心不小:
主演包括:賈冰、李成儒、劉樺、潘長江等喜劇人。
因此,這部劇一邊打著“東北喜劇”的金字招牌,一邊又蹭著“《武林外傳》同類型情景喜劇”的噱頭。
即使如此,這部劇播出后也是收視慘淡,口碑跌至谷底。
甚至很多網友直接留言:
那這部號稱“東北喜劇”的古裝劇,到底是怎么把《武林外傳》毀掉的?
首先在場景和人物上:
故事發生在關東的逍遙鎮,一個“風韻猶存的寡婦”徐二娘和女兒開著一家小酒館。
落魄的“關東門”大弟子李逍陸帶著自己貪財好色的師父奔逃至此。
在這個設置中,關東代替了關中,逍遙鎮代替了七俠鎮,
而同樣“精明愛錢、刀子嘴豆腐心”的寡婦老板娘,像極了曾經的佟湘玉。
只不過,原來的“莫小貝”變成了女兒。
徐二娘和女兒也不知道咋想的,反正母女兩人就愛上了李逍陸師徒。
因此想方設法讓二人留下來,甚至決定將酒館改成武館。
當大弟子李逍陸想要開武館時,師父說要經過你兩個師弟的同意。
于是,“咔嚓”一聲,兩個師弟出場了:
一個文人,一個嘴很大,愛吃。
這兩個人物就不用說對應著誰了吧?
呂秀才和李大嘴應該在廚房磨刀了。
如果只是場景和人物雷同,那也不至于“毀經典”,
關鍵是,這部劇的情節設置,簡直是侮辱觀眾的智商:
要開武館的李逍陸,被稱為“李少俠”,他武功不咋樣,但開了“關東門武館”,揚言:
“關東門邀請各路衣冠禽獸大擺鴻門宴,邀請各路俠客同歸于盡。”
于是,被一頓暴揍。
事情的解決,是李逍陸用嘴巴調動各大門派混斗。
很多人受傷,李少俠亮出了自己的醫術。
他被稱為“神醫”,原因是他治好了太子的咳嗽。
而能治好咳嗽,是因為他給太子用了瀉藥,太子因為壞肚子不敢咳嗽,所以咳嗽就好了。
于是,武館就變成了醫館。
除了這樣“低智”的情節,還有更荒誕的——
二師弟任天成,其實是當朝巨賈任建林(不知道思聰會不會生氣)的長子,因為不滿自己的人生被安排而選擇離家出走。
后來,在某一集中,他暴露了身份,任家就派人來領人。
想想《武林外傳》中,作為郭巨俠的女兒,郭芙蓉同樣是離家出走,
當她爹找到客棧時,直接上演了“愛情審判”的戲碼。
這樣的沖突本來就很有戲。
結果,管家來了,任天成僅用三言兩語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夢想,
管家深受感動,于是這段故事不了了之。
這給觀眾起得:
“既然這么簡單,為什么從家里出來的時候不說清楚呢?”
除了劇情上的“硬傷”,這部劇中,那些插科打諢的話語,因為不合情境,都成了嘴碎。
“玩歸玩,鬧歸鬧,江湖不是開玩笑。”“江湖之路大家走,做事也別整太狗。”
這樣的臺詞,像極了賈冰的小品,但真的不適合情景喜劇。
當年,《武林外傳》播出最后一集的時候,剛好趕上春晚。
很多觀眾甚至不看春晚,選擇了去看《武林外傳》的大結局。
而在這第八十回最后,留下的字幕是:前八十回完。
因為這句話,很多觀眾都在等待著“后八十回”,
但沒想到,16年后,竟然等來了這樣的“碰瓷”作品。
《武林外傳》當年為什么這么吸引人?
不知是因為它的“無厘頭”搞笑,不是因為它講述了不一樣的江湖故事,
而是因為它有自己的“內核”。
16年過去了,“葵花點穴手”、“排山倒海”、“照顧好我七舅姥爺”依舊是能引起一代人共鳴的臺詞。
除了這些經典人物和臺詞,在劇中那些“高光時刻”,每一句都充滿著正能量,雖然也是說教,但一點不讓人煩。
這才是《武林外傳》的魅力。
這些年來,有太多的“翻拍”或是“致敬之作”,但很多時候,他們只學到了皮毛,而沒學到精髓。
還有一些作品,因為是喜劇人參與,很多時候,就被拍成了“小品電影”。
就像賈玲的《你好,李煥英》,原來的小品讓人動容落淚,因此改成電影也讓人感動。
但是,對于賈冰的很多作品,其中很多俏皮的臺詞,在舞臺上有很好的表現,
但拿到影視劇中,或許就成了“嘴碎”。
所以,賈冰,請放過《武林外傳》吧。
所謂經典,一定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被人牢記的東西。
希望以后多一些經典,而不是畫虎不成反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