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已經(jīng)播放到30集了,虛構(gòu)歷史越來越多,剪輯也愈發(fā)混亂,但這部劇就是有一種魔力,能讓你看了欲罷不能,很多情節(jié)特別能勾起你的好奇心。本篇文章隱者就和朋友們一起抽絲剝繭:
《山河月明》虛構(gòu)歷史的背后,創(chuàng)作者欲說還休、若隱若現(xiàn)的隱藏內(nèi)容,到底是什么?
1、皇帝:有能者居之還是合法統(tǒng)者居之?
這部劇里面, 對朱棣明顯是正面態(tài)度,因為從歷史上看,朱棣確實配得上一代雄主。鄭和下西洋、修建永樂大典、修建明長城,同時在明朝內(nèi)部實行大力改革,使當時生活水平低下的明朝百姓,大大提高了生活收入改善了生活質(zhì)量。
從小民的角度,當然喜歡朱棣,我管你天王老子是誰呢,誰給飯吃,誰給多一口飯吃,你就是好皇帝。
但這里面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那就是朱棣的皇位是不符合法統(tǒng)的。
朱棣的皇位是從朱允炆那里搶來的,雖然你有能力,你造福天下,但這個口子一旦開了,那么大明王朝的后世就亂了,因為有朱棣在先,子孫們就有了篡位的依據(jù):有能者可以當皇帝!
這可就亂了,因為啥叫有能力???那還不是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的事嘛。你朱棣當了皇帝,然后告訴后世,只此一次哈,以后必須是嫡長子繼承制,不能亂來哦!
后世子孫會聽你的嗎?你爽了,不讓別人爽?這就是儒生們堅持法統(tǒng)的根本原因。
2、錦衣衛(wèi)到底該不該設(shè)立?
以前的幾乎所有影視作品,凡涉及到錦衣衛(wèi)題材,清一色的臉譜化:冷酷無情,肆意殺戮,冤獄不斷。而《山河月明》則客觀地拍出了錦衣衛(wèi)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它不是憑空出來的,它也不是只有黑暗和粗暴。
錦衣衛(wèi)是那些王公大臣胡作非為逼出來的產(chǎn)物,是封建官僚們沆瀣一氣欺上瞞下后皇帝需要的一雙眼睛,是大明王法在民間失去作用后皇帝布置的移動衙門,是地方諸侯相互勾結(jié)巧取豪奪民脂民膏后皇帝派去的打手。
說到底,錦衣衛(wèi)是打向封建官僚體系的荊條,是高懸在封建官僚體系上面的利劍。
此前你看到的影視作品有這么客觀的嗎?就拿《新龍門客?!穪碚f,東廠、西廠、錦衣衛(wèi),這些個玩意就沒有好東西,而與之對應的是,被他們抓捕的都是忠臣良將。你冷靜的思考一下,要是忠臣良將這么多,那皇帝還搞錦衣衛(wèi),是閑得疼嗎?
錦衣衛(wèi)對比正統(tǒng)衙門,辦案的確粗魯了些,但你想沒想過,對付流氓,你用唐僧的碎碎念管用嗎?只能比流氓更流氓,才治的了他們,對嗎?比如下圖這位,上一面還在大喊你們憑什么抓我呢?下一秒就服了,這些東西,你按程序走,人家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隱者寫這段不是為了給錦衣衛(wèi)正名,而是要告訴你,錦衣衛(wèi)之所以這么黑,是因為他的對手就是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狼狽。
3、此朱元璋非彼朱元璋
李善長大罵朱元璋,還寫反詩,這些與歷史不符的情節(jié),為何如此拍攝李善長?導演想告訴我們什么?
朱元璋一口一個與民在一起,這明顯不符合朱元璋地主階層代言人的階層屬性,朱元璋也沒這么高的階層覺悟,這么拍又是為什么?
這就是隱者認為這部劇格局高的原因,它似乎不是只著眼于小小的明史。
是你朱元璋向大明開國功臣開戰(zhàn),整飭他們的特權(quán),讓他們不能胡作非為,不能強搶民女,不能圈占土地,以此保護小民的生計,所以引來功臣集團的強勢反抗。他們會在乎朱元璋這么做有利于誰嗎?no,他們一點不在乎小民的生活,他們翻身成為主子后,立即成為新的地主階層,他們只在乎自己。
而朱元璋選擇與士大夫們決裂,身后必將留下千古罵名。士大夫的筆下,你是個獨夫,你是個到死都抓住皇權(quán)的變態(tài)狂,你的治下大明一片黑暗,你的生活除了殺人就是害人。
這種手法熟悉嗎朋友們?當你想到朱元璋,第一反應是不是那個時代都是黑暗的?其實小民的生活卻在得到改善,但這些,都被士大夫的筆給寫沒了。以至于這部劇播出時,許多觀眾的反應是,這也太美化朱元璋了!殊不知,朱元璋一直都在被極度黑化中。
4、大奸似忠的呂大人
因為篇幅的原因,導致許多情節(jié)被刪除了,但從播出的內(nèi)容來看,呂氏一家是全劇最腹黑的家族,這點你看出來了嗎?
你回想一下,前幾集中,當年輕的朱棣無意間告訴朱允炆,長大后輔佐皇帝大哥雄英時,是不是有一個特寫鏡頭給到呂妃?那個異樣的表情意味著從一開始,呂家就在謀求皇位繼承人了。
而正室常妃,二人幾乎同時懷孕,呂妃假模假式地對這位單純的姐姐又是安胎藥又是補品的,結(jié)果,常妃難產(chǎn),呂妃安然無恙,神奇不?
你再聯(lián)想朱雄英的死,常妃的死,呂父刻意的違背李善長的意思(做給朱元璋看),呂妃處處為他人著想,像不像現(xiàn)在明星流行的人設(shè)?
5、朱棣的報應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朱棣篡位,從侄子那里搶來了皇位,這個表率表的不好,報應很快就來到了朱棣一家。憑什么老子能奪皇位,兒子就不能?
于是,最像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最后因為覬覦皇位,對侄子大不敬,被活活地燒死了。朱棣對建文帝骨肉相殘,到頭來,自己的骨肉也相殘。
盈虧同源。
最后一節(jié)也是對第一個章節(jié)的呼應,法統(tǒng)是咱們祖先用帶血的教訓換來的,嫡長子制,繼承制,都是封建時代穩(wěn)定朝綱的手段。英明神武的趙武靈王,那時候還沒有那么多歷史可以借鑒,所以趙武靈王把王位傳給了自己喜歡的小兒子,而不是長子。結(jié)果,在一次出巡中,大兒子發(fā)動了宮廷變,把弟弟殺了,順帶著把老子也圍困在行宮里,直至餓死。
不按規(guī)矩來,后患是無窮的。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好了,本篇文章先寫到這里,祝朋友們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