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一經問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盡管四大名著的影響力非同凡響,但是相比之下,有一本短篇小說集,絲毫不弱于下風。
它就是蒲松齡花了30余年,才完成的著作《聊齋志異》。
雖說《聊齋志異》并非禁書,但是內容有些成人向,確實不適合大力推廣。
不過,只要稍加改編,便成為了影視劇的寵兒。
進入八十年代,電影圈掀起了一陣聊齋熱,很多故事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其中,《畫皮》、《聶小倩》這兩個章節,深受導演和觀眾們的喜愛。
而相比《聶小倩》,關于《畫皮》的作品,出現得要晚一些。
在1966年,第一部《畫皮》問世,被成為國內最早的奇幻恐怖片。
在1992年,王祖賢版《畫皮》上映,只可惜僅上映4天便下架,原因不得而知。
在2008年,陳嘉上導演的《畫皮》,不僅云集了陳坤、周迅、甄子丹、孫儷等實力派演員,票房更是創造了國產奇幻片的新紀錄。
隨著網絡電影的興起,一度沉浸的國產奇幻片,在這里找到了出路。
于是在2022年,新版《畫皮》終于上線了。
《畫皮》作為《聊齋志異》中最經典的篇章之一,僅用文字就塑造了一個光怪陸離、詭譎夢幻的奇異想象。
因此,故事也成為了影視創作取之不竭的靈感源泉,被多次搬上銀幕。
而網絡電影《畫皮》昨日上線僅8個小時,就登頂全網熱度第一。
在同類型電影中,這部網大依舊如此強勢,穩坐冠軍的寶座。
影片在保留了原著精髓的大前提下,對故事內容進行了重新的解讀與重構。
盡管如此,但是觀眾對于這部網大的評價,卻是兩極分化。
新版《畫皮》的質量到底如何?
個人覺得,它那些粗制濫造的網大,好的不止一點半點。
但是,相比那些經典,著實還存在著不小的距離。
一.驚悚元素打頭陣,奠定整部電影的基調
電影一開場,昏暗的色調充滿著一絲詭異。
深夜,在義莊里,守夜人剛剛接收了一位紅衣女子。
他看著對方美麗的外貌,忍不住對著四周說到:你們不要欺負她,不然我不給你們飯吃。
沒想到,這時有一位老太太,帶著一位年輕的蒙面女子找上門來,說是借一樣東西就走。
只見,老太太走向了那個紅衣女子,取走了她的臉,并放在了年輕女子的臉上。
見到此時此景,守夜人都驚呆了。
緊接著,老太太轉向了守莊人,說自己也想換張臉。
守莊人頓時被嚇傻了,原來老太太的目標不止是那個紅衣女子,還有自己。
原來,這個守夜人常年在義莊生活,吸收了極陰之氣,便擁有了不老的容顏。
而老太太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個無臉女妖。
開場僅5分鐘不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換臉劇情,以及陰森、恐怖的義莊,令人不寒而栗。
對于一部網絡電影來說,能做到這樣,已經表現非常不錯了。
二.打造了極具東方美學的視覺體驗
電影《畫皮》的審美,延續了神秘的東方玄幻風格。
在造型上,角色的服裝設計極具考究,盡顯中國傳統之美。
在場景上,荒野義莊、人間妖界、遠景近景,散發著濃烈的古典詩書中的意境。
特別是在特效方面,場景奇幻逼真,絲毫不輸于院線的大片。
在片中,人妖大戰的場景,打斗畫面稱得上精良。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電影前半段恐怖氛圍濃厚,后半段愛情元素又占據上風,但是兩者并沒有被割裂開。
而是在敘事模式上,將降妖除魔、人妖虐戀、世道人性等多種元素融會貫通,使劇情變得極具觀賞性。
三:撕開畫皮,直指人性
電影《畫皮》在還原經典的基礎上,賦予了原著人物新的故事背景,把《倩女幽魂》和《畫皮》合二為一。
故事主要講述書生王懷卿,因妻子阿若久病不起,為了給妻子治病,他被迫出門賣畫籌藥費。
未曾想,那個無臉女妖發現其是純陽真元之身,便對他起了歹心。
在與雀妖百靈的纏斗中,師妹狐妖小容救下王懷卿。
為了躲避百靈的追擊,王懷卿將小容帶回家中。
盡管王懷卿對小容產生了好感,但是他發過誓,如果妻子阿若病逝,自己絕對不會獨活。
而小容也知道,只要王懷卿知道自己的身份,或者阿若還活著,自己就不可能和王懷卿在一起。
至于妻子阿若,她明顯感覺自己病入膏肓,又不忍心看著王懷卿傷心,便希望小容能夠取代自己,幫助她照顧丈夫。
不難看出,片中角色的人設,基本上跟《倩女幽魂》一致。
無臉女妖就是黑山老妖,王懷卿就是寧采臣,小榮就是聶小倩,而那個捉妖道士就是燕赤霞….
故事通過書生王懷卿的視角,娓娓道來了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大戲,并牽扯出一場有關復雜人性的人“妖”虐戀。
至于結局,也是異常的凄慘。
最終,故事揭秘了隱藏人性在最深處的真實面貌,深入探討了愛情的本質。
在我看來,這部網大《畫皮》為傳統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現代意義。
總的來說,相比近些年來的同類型題材網絡電影,《畫皮》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再是粗制濫造、5毛錢特效、像是流水線上生產的爛片。
雖說從故事到角色,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瑕疵,但是瑕不掩瑜,它為國產奇幻片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