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當初看《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的時候,劉燁的兒子諾一的顏被吹爆,諾一的顏確實值得,長著一張東歐王子的臉,一雙憂郁的眼睛,完美的臉型,搭配精致的小嘴巴和鼻子,堪稱完美。
而跟擁有一張完美的臉的諾一相比,不擅長表達的倪娜,好像拉了“混血兒”的腿。
當初,在一眾萌娃中,諾一的顏值排名第一沒有爭議,但是混血兒倪娜的顏值可能就排不上了,跟多多、貝兒、王詩齡相比,顯得沒有那么討喜。
劉家有女初長成,顏值開掛
劉燁的女兒倪娜用自己的變化再次證明一件事:別急著給女孩子的容貌下定義,女孩子有18年的變化,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算數。
倪娜當初被吐槽丑,跟哥哥諾一相差太遠,可是如今幾年過去了,小小的倪娜已經有了少女的模樣,五官深邃、立體,巴掌打的小臉無懼上鏡。
在最近曝光的一組照片中,倪娜少女正在表演舞臺劇,精致的小臉毫無瑕疵,跟多多、多妹這些標志的丫頭相比,倪娜的臉上多了一種高級感,這種高級感最難得,因為是后天努力或者是后天醫學所無法達到形成的。
不知道當初說倪娜丑的那些人,看到倪娜現在的樣子會是一種什么感想。
倪娜才是真的會長,選中了媽媽的小骨架和巴掌大的小臉,深邃的雙眸既有媽媽的影子又有爸爸的影子,倪娜的美,是那種西方美人東方化的美,就像是蘇菲·瑪索一樣,雖然一看就知道是西方美人,但是卻更像東方美人。
培養女孩子正確的審美觀,非常重要
女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通常容易忽視對孩子審美觀的塑造,家長們更關心看起來實際的東西,比方說孩子的學習成績,比方說孩子的禮貌教養,比方說孩子的社交情商。
唯獨審美觀,經常被忽視。
審美觀會對孩子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舉個例子,幾個小朋友一起玩耍,其中三個小朋友扎著漂亮的小辮子,一個小朋友是短頭發,其中一個小朋友突然說了一句:不扎小辮是男孩子,好丑哦。
接下來其他的扎小辮的小朋友也跟著起哄,那個沒有扎小辮子的小朋友瞬間沒落了,她會覺得自己很丑,不想被說成是男孩,所以要吵著扎小辮。
這不是我胡弄的一個場景,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一個場景,而那個短頭發的小女孩就是我家的寶寶。
我蹲下來告訴她:不管你扎沒扎辮子,不管你穿沒穿公主裙,你都是漂亮的小公主。
后來她信了我的話,當再有小朋友跟她說這樣的話的時候,她會認真地說:我媽媽說我就是小公主。
現在寶寶的頭發也扎成小辮了,昨天在小區里玩,有個帶頭的寶寶要把長長的塑料袋扎到頭發上,說這樣是仙女,有幾個小朋友跟風,寶寶拒絕這件事,她說:我不扎這個塑料袋我也是仙女,哼。
“審美”是什么意思呢?對于孩子來說,如果沒有家長做引導,就是“跟風”,別的小朋友怎么做,我就要怎么做,否則就不是完美的。
而對于稍微大點的孩子,有了自己的辨識力以后,健康的審美就是自信的底氣,不健康的審美會讓孩子自卑、敏感、跟風。
家長不要小看這件事,孩子的審美是否健康,真的關系到一個女孩子的很多選擇,這些選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長相不夠好看的孩子,需要家長不斷的肯定
每個寶寶都是小天使,每個女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小公主。
實際上,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有不少女孩子開始正視自己的外表,會受到外界聲音的影響,這些聲音讓她們逐漸變得不自信,變得逐漸自卑敏感、自我否定。
孩子之所以被外界聲音影響,是因為孩子沒有在這之前建立起自己的審美觀,一旦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審美觀,就不容易被外界的聲音理解。
對于那些長相不夠好看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認識到“審美的多元化”,對孩子的外貌進行肯定,讓孩子由內而外的自信。
客觀來說,我家寶寶長相一般,算不上丑,但是距離美也很遠,可她就是一個認定自己很美的小女孩,每天因為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戴上一個漂亮發卡,就好像自己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小公主。
這是因為她從我們這里得到了極大的肯定,我時常告訴她: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你要是覺得自己的打扮很漂亮,那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上學的時候,還是要聽從媽媽的建議,因為媽媽知道什么衣服是合適的。
我希望她就這樣自信下去。
如果你也有一個不夠漂亮的女寶,也應該時常稱贊孩子漂亮,對孩子進行容貌上的肯定,這是她自信的底氣。
家有長相漂亮的寶貝,少跟孩子提及美貌
什么樣的漂亮女孩子最有魅力?那些美而不自恃的女孩子是真的有魅力。
如果一個女孩子長相很美,但是開口閉口都是自己的美貌,那就顯得膚淺多了。
如果一個女孩子長相很美,她也知道自己很美,但是她的重心放在了個人學習、工作或者是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這個女孩子就會格外有魅力,這個女孩子就是傳說的被上帝眷顧的女孩子,她的一生都會格外順遂。
讓容貌成為女孩子的加分項,而不是減分項,而想要讓容貌成為加分項,先要建立起健全的審美觀,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愿意肯定別人的美,并且愿意花費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想要孩子成為這樣的女孩,父母要記住一件事,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少跟孩子談容貌,談也是客觀談及,多跟孩子談努力和努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