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了,要問觀眾最喜歡看的綜藝節目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王牌對王牌》。
不管是對于綜藝黨還是平時不怎么喜歡追綜藝的觀眾來說,絕大多數人都會每周五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王牌對王牌》。
那么,這檔綜藝到底是有什么魔力呢?很簡單,就是沈騰和賈玲這對活寶兒,每次都不會讓人失望。
自從沈騰和賈玲成為王牌家族的一員之后,這檔節目的收視率就沒有低過。
隨便拿出任何一季的任何一期來說,收視率基本都是奪冠的,而且必定會登上好幾條熱搜。
有了沈騰和賈玲的搞笑撐場之后,節目組又讓華晨宇和關曉彤加入到了王牌家族。
華晨宇負責唱歌,關曉彤負責跳舞和美貌,整體來說,這樣的嘉賓配置是比較完美的,基本上沒有什么短板。
當王牌家族穩定之后,節目組又請來了一位流量愛豆宋亞軒常駐。
在宋亞軒剛來的時候,觀眾對他真的是各種吐槽,因為除了自帶流量之外對節目沒有任何用處。
不過,隨著宋亞軒在兩季節目中的表現,觀眾對他的態度也是有所改觀的。
雖然宋亞軒的唱跳實力并不是非常強,但畢竟是男團出身,自己也非常努力,每次和關曉彤的合作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只要我們放下偏見來看宋亞軒,其實這個孩子還是相當不錯的。
這么長時間了,只有一次讓我覺得不太滿意,那就是時代少年團全員來到《王牌》的那期節目,太亂了。
除此之外,靜下心來平心而論,宋亞軒在每一期節目中的表現都讓人不反感,反倒是有了那種活力滿滿的少年氣息。
縱觀每一期的節目,宋亞軒的鏡頭其實并沒有很多,每期都是捎帶有那么幾個,難道說我們就連這幾個鏡頭都不能包容嗎?
任何的綜藝節目都會培養新人,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當這些新人來了之后,只要節目組并沒有直接安排重要職位,沒有給太多鏡頭,這就已經非常照顧觀眾的感受了。
華晨宇和關曉彤已經培養了這么多年,但他們在節目中的定位依然是才藝擔當,一季都貢獻不出兩個包袱。
現在有了華晨宇、關曉彤、宋亞軒三位,只要能培養出一位會搞笑的,那對節目都是一個大的收獲。
在這一季開播之后,很多觀眾都在吐槽說沈騰和賈玲不行了,每次都是那幾個包袱來回使。
其實對于這種說法,我是不太認可的,因為我覺得沈騰和賈玲的搞笑能力還是依然在線的,只是要看節目組有沒有提供一個合適的舞臺以供發揮。
說到這里,那就不得不說一下最新播出的第七期節目了。
沈騰和賈玲的“傻”,讓第七期《王牌》徹底封神了。
第一,暴走唇語。
這個名字是不是聽得很陌生呢?說白了就是“傳聲筒”的升級版。
傳遞的人可以摘下耳機說話和比劃,接受的人不能摘耳機,只能通過嘴型和動作來猜。
對于經常看吳彤綜藝的觀眾來說,對這個游戲真的是一點都不陌生,而且一下子就能想到當年沈騰問沙溢能不能聽到的名場面。
在這次的傳遞過程中,沈騰和賈玲依然承包了全部的笑點。
范丞丞在傳遞“導游”的時候,沈騰連續兩次都說成“曉彤”,臺下坐著的關曉彤都快笑彎腰了。
在大家笑完之后有沒有想過,“導游”和“曉彤”的嘴型可以說差了十萬八千里,沈騰怎么會連續兩次猜錯呢?
很簡單,沈騰在“裝傻”,因為他很清楚,這個環節要的就是一直說錯,而且越離譜越有節目效果。
賈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劉敏濤說“導游”,賈玲直接說“小偷”,這個答案可以說比“曉彤”還要離譜。
劉敏濤說“張”,賈玲要么說“吃”。
話說這是真的有點扯了,人在說“張”字的時候是必須張開嘴才能說出來的,說“吃”字的時候是閉著嘴巴說的,賈玲這么猜顯然是在亂說。
在游戲結束之后,賈玲要求讓沈騰再重新傳遞一遍。
沒想到這次沈騰說出“導游張嘴”四個字的時候賈玲能一次回答正確。
難道說劉敏濤的發音真的有那么不標準嗎?
其實這一切都是賈玲在“裝傻”,因為她很明白,這個游戲只有裝傻才能有節目效果。
第二,察言觀色。
這個游戲名字挺好聽,簡單來說就是“誰是臥底”。
相信看過《青春環游記》的觀眾對這個游戲并不陌生,當時楊洋玩這個游戲相當厲害,簡直就是全場的MVP。
這類臥底類游戲是非常考驗演技的,因為你要演得不好很容易讓對方瞬間識破。
在這個游戲中,宋亞軒兩次拿到臥底身份都被沈騰一眼識破,整個場面可謂是創造了整期最大的笑點。
在第一次的時候,宋亞軒拿到了有詞語的題板,他為了想要演出來紙上沒寫著東西,于是來了一個翻頁的動作。
說白了,宋亞軒這個表演真的是和沈騰說得一樣,就是五毛錢的演技。
在前面幾輪的游戲中,宋亞軒每次拿到空白題板都不會翻頁,這次卻突然翻頁了,這不是很反常嗎?
在第二次的時候,宋亞軒用了同樣的招式去迷惑對方。
沈騰毫不猶豫地又鎖定了宋亞軒,其實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來,他這次是沒有上次那么確定的。
然而,此時所有人開始拱火,沈濤說“敢不敢賭上畢生的尊嚴”。
范丞丞和華晨宇說“再來一次”。
賈玲也跟著拱火“再來,哥,再來”。
在所有人的拱火之下,沈騰可以說完全被架到了那里。
為了節目效果,沈騰必須要站出來,而且他即便是猜不對也有退路,只要來一個打臉的賣慘樣就可以了。
看著沈騰被拱火拱起來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沈騰的“傻氣”逗笑。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遇到這種“傻里傻氣”的人,他們往往能創造出非常多的笑點。
別看沈騰那么大歲數了,傻起來是真的很可愛,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包袱。
第三,眼疾手快。
簡單來說,這個游戲就是《快樂大本營》中經常玩的“一二三看這邊”。
只不過這次的口令變成了“東西南北分得清”,念完之后指哪個方向,對方的腦袋就要朝不同方向扭動。
玩游戲的兩個人每人手里都拿著兩把水槍,只要對方錯了就會被呲水槍。
在這個游戲環節中,賈玲簡直就是“游戲黑洞”。
不管是和劉敏濤對戰還是和周也對戰,賈玲每次都反應不過來,最終被呲成了落湯雞。
看著賈玲這樣的表現,觀眾真的是又覺得心疼又忍不住想笑。
畢竟在綜藝節目中觀眾是很喜歡看明星接受淋水懲罰的,而且是明星淋得越慘,觀眾會笑得越開心。
看了這個游戲之后,大家有沒有覺得賈玲很笨呢?
其實我覺得賈玲是故意裝傻的,因為他很清楚自己被呲水會讓觀眾笑。
大家可以想一下,賈玲為什么一直抬頭呢?難道說她就那么不懂變通嗎?
說白了,還不是因為賈玲很清楚觀眾想看什么嗎?
縱觀每一期的節目,沈騰和賈玲都經常會在玩游戲的時候“裝傻”,因為只有那樣才能制造出笑點。
試想一下,不管是答題還是猜詞接歌,要是嘉賓永遠不犯錯的話還會有笑點嗎?
如果在綜藝節目中的每一個問題都不是問題的時候,那不就成了“一站到底”那種答題類真人秀了嗎?
包袱永遠都是在犯錯中抖出來的,而且這個錯誤犯得越真實達到的效果越好。
還記得在《青春環游記》第三季的時候,楊洋每次都能憑借自己的“黑洞體質”把節目送上熱搜。
只要玩游戲楊洋基本上就沒有能玩懂的,關鍵他是發自內心的玩不了,不是裝出來的。
正是因為如此,楊洋制造出來的笑點也比賈玲和楊迪這些綜藝咖抖出來的包袱要更好笑。
吳彤很清楚綜藝節目想要搞笑就必須要請楊洋這樣的“游戲黑洞”,但縱觀整個娛樂圈,有流量又黑洞的明星哪有那么多呢?
目前為止,在綜藝節目中能靠“裝傻”來達到游戲黑洞效果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對于喜劇演員來說,如果要是能在“裝傻”抖包袱的同時還不被觀眾看出來,那就達到了一種境界,那就是喜劇界的天花板。
別看沈騰和賈玲兩位都是喜劇界的天花板級別,但真要拿出來比較的話,在“裝傻”這一塊,賈玲還真的比不上沈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沈騰每次演出來的“傻”很真實,讓人不覺得那是演的,但賈玲有時候表現得就很不自然,觀眾可以一眼識破是裝的。
從這幾期的節目來看,只要每期節目的游戲夠多,能給沈騰和賈玲創造出更多“裝傻”的空間,那節目就絕對能夠期期封神,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