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一部拿獎拿到手軟的電影,看完電影的我,大為震撼。影片描述了一家生活在地下室,愛貪小便宜的一群人,不看影片根本不知道人還能摳到這種地步,之后因為一次機緣,一家人中哥哥獲得了一次到富人家里輔導富人女兒的工作,之后一家人接二連三來到富人家,他們就像寄生蟲一樣在富人家中。但是別看他們個個貪小便宜,蹭吃蹭喝,但是仔細看電影,比如地下室墻上有媽媽的運動員時期的銀牌,妹妹極富天賦的偽造文憑,哥哥的教學經驗。
爸爸的確是開車的好手,那他們為啥還是寄生蟲,我想是因為惰性,他們一家都沒有努力堅持,在富人一家出門游玩時,他們一家在富人集吃喝玩樂,其中媽媽說了一句:“不是雖然有錢,但很善良,而是因為有錢,所以善良,如果我有這么多錢,那我肯定更善良。”這句話無疑是年度電影最丑陋最無恥最傲慢的臺詞了。
這部電影無疑是導演對于新時代的人們敲響的警鐘,有些人窮也好覺得生活不美滿也罷,但是如果讓懶惰充斥了我們內心,只會貪小便宜,那么他將只是社會的“寄生蟲”。因為有錢所以善良是《寄生蟲》中一樣印象最深的臺詞。基澤一家不善良嗎?或許他們也很善良,他們會關心尹司機,雯光有沒有找的新工作和雇主對他們好不好,雯光趁著雇主出去返回來也給他開了門……
樸社長一家善良嗎?多燦明明看懂了摩斯密碼卻沒有告訴大人,太太給基宇的工資沒有那么多,卻還是謊稱物價上漲多給了工資,以及樸社長說不是試駕不必緊張,但手里還是端著咖啡等。其實兩戶人家并不是絕對的善良與不善良,只不過是金錢濾鏡放大了樸社長家的善良,窮人屬性也縮小的基澤家的善良。開始看到一家人都去打工就感覺已經比較電影化(戲劇化)了,但是后來看到地下室的時候,簡直震驚了。
在我以為頂多就是這樣的時候,竟然又出現了洪水、出現了所謂的有錢人不習慣的他們身上的氣味。當在籌備慶祝小孩子生日的時候,感覺又把劇情推到了一個新的高潮。我看到后來,一直在暫停緩緩,感覺很受不住。一方面感受到了男主他們的內心的不痛快、悲傷以及其他種種情緒;另一方面又覺得其實主子家享受快樂享受生活慶祝生日,也完全是合理的,沒有什么不應當。
這種沖擊矛盾就讓我感覺非常的不適、甚至心落到很低的地方,感到空氣稀薄,有點窒息了。之后的殺人部分,男主的善意完全被曲解然后喪命,主子那邊的男人因為一個掩鼻的小動作而讓男主父親(司機)頓時殺意滿滿。而司機最后成為了地下室的人,男主父親成了現實意義上的寄生蟲。而他們其實是社會的寄生蟲、抑或想突出的是有錢人才是社會的寄生蟲。我不是很能劃分開,但是,也許兩者都有吧。
男主雖然知道自己無法融入有錢人,也不應該以和女孩戀愛的方式融入。不管怎么說,他最好的兄弟就很喜歡那個女孩啊,而且都告訴他了。他兄弟對他是真的很好很好,雖然這段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但最后他還是會想成為有錢人,買下房子,和家人一樣享受著他們現在所厭惡的有錢人的生活,這個地方也很矛盾但又很真實。整個故事條理清晰,要素很多,真的調動了我深層次的情緒。是一部特別棒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