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作為科技教育企業代表,好未來集團總裁白云峰受邀參加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論壇,圍繞科技企業如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網絡公益與扶貧等議題進行深入闡釋。
好未來集團總裁白云峰參加“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
教育扶貧,讓每個兒童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扶貧必扶智”,習近平總書記表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計。
當前中國教育不均衡的主要矛盾已經從硬件層面轉向了軟件與實施。白云峰認為:“過去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主要體現在物質資源層面,包括教學基礎設施環境和教學設備等等。然而在今天,貧困地區更為缺乏的往往是優秀教師與優質教育資源,這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好未來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辦好教育就是最大的公益”的理念,用切實行動回饋社會。
好未來十五年的教育公益成長之路
好未來十五年的發展,也見證了好未來教育公益的探索歷程。白云峰說道:“教育企業開展教育扶貧公益,不僅僅要承擔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更重要的是履行創新責任。”好未來通過在公益廣度和深度上的探索,不斷拓寬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利用科技的力量充分放大優秀師資的效能。
好未來的教育公益發展經歷了企業出資、全員出力到科技驅動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主要是經濟責任模式。好未來通過企業出資的模式進行教育扶貧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彼時剛剛成立五年的好未來,在公司資金并不充裕的情況下,向災區捐出200萬元并援建了當地及貴州、湖北等地區的希望小學。
第二個階段,主要是社會責任模式。從2012年起,除了捐贈物資,好未來還通過動員全員參與的方式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好未來發起“同一課堂”支教項目,讓更多優秀的老師走入大山深處,走進貧困學校,幫助貧困地區培養和鞏固當地師資人才。從支教啟動至今,“同一課堂”鄉村支教共匯聚 342 名志愿者、1300名教師,累計志愿服務181944小時,走過 49847 公里,幫扶了 11個省市的 38 所貧困小學,受益學生超萬人。
第三個階段,主要是創新責任模式。時至今日,科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履行社會責任的創新提供了更多路徑,進一步增強了教育扶貧的規模與效果。 結合自身的科技優勢,好未來用“AI+教育”的模式加速優質教育資源落地貧困地區,切實履行企業的創新責任。2016年以來,好未來將“同一課堂”支教項目升級為用互聯網方式開展遠程支教的“希望在線”教育公益平臺,突破時空、人力的限制,借助“雙師”等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教育公益模式,將優秀教師搬到了大山及邊遠鄉村地區,真正讓貧困地區實現了自主、可持續的教育改善與發展。
白云峰還介紹了好未來參與網絡公益和扶貧的實踐案例。2018年9月,學而思網校“AI老師智慧教育”項目落地四川省昭覺縣,通過“AI老師”實時地對彝族孩子的普通話發音進行智能評測和糾正,從而助力漢語普通話在彝族當地的推廣,四川省昭覺縣的教育精準扶貧已經惠及當地124個教學點和5.6萬名彝族學生。
教育公益,不僅要出錢出力更要出“芯”
在探索企業公益扶貧的道路上,好未來始終秉承著教育者的初心。而科技的驅動不僅讓“出錢、出力”的優質資源輸送得以延續,同時為教育公益事業注入了“芯”的活力,解決了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對于好未來而言,在“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的使命驅動下,好未來也用行動踐行社會責任。重新定義好未來,即以智慧教育和開放平臺為主體,以素質教育和課外輔導為載體,在全球范圍內服務公辦教育,助力民辦教育,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好未來的戰略方向主導為“智慧教育”與“開放平臺”,通過“智慧教育”為公立學校輸送核心教育教學資源、輸出成功經驗和技術,服務公辦教育;通過“開放平臺”將幫助教育實現“分工協作”,為中小型教育機構賦能,實現行業的合作共贏,助力民辦教育,從賦能個體教師,轉向全面賦能教育產業鏈。
在論壇的社會扶貧成果發布環節,好未來集團副總裁萬怡挺代表好未來與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常委郭呂剛進行簽約合作,為普格縣所有學校及教學點提供學而思網校“AI老師普通話教學系統”,學而思輕課資源,及好未來公益基金會“希望在線”教育公益平臺上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在線課程資源、教學授備課系統等,促進改善當地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用科技的力量詮釋教育公益與扶貧。
好未來集團副總裁萬怡挺與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常委郭呂剛簽約合作
“我們堅信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將從根本上促進我國貧困問題的解決。”白云峰表示,在未來,好未來會持續將最新的互聯網、科技手段注入網絡扶貧和教育公益活動當中,力求實現更大范圍和區域的教育均衡和普惠。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是幫助他人,更是完善自我,期待更多企業、社會力量參與到教育脫貧當中,共同構建良好的教育公益生態,讓每一個家庭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