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給推來一支電影預告,30秒,已經淚目。
兩位年長女性臨窗而坐吃早餐。左邊的慈祥老人,小心翼翼用勺子喂粥給右邊年輕些的。
年輕些的若有所思:“媽媽。”
老人很驚喜:“哎,我是媽媽!”
對面又說:“你真像我媽媽。”
老人笑容慢慢凝固。
左邊85歲的媽媽是吳彥姝,右邊65歲患阿茨海默癥的女兒是奚美娟。
兩位老戲骨相遇,充滿想象力。很多網友說,如果上映時自己沒去看,唯一的原因是怕哭到剎不住。
大凡有吳彥姝奶奶在,一部片子就有了“情”。
《心居》里的小區(qū)鄰居張阿婆,是“純情”。
化淡妝,穿碎花裙,愛跳舞,天天寫日記。鄰居老頭找她講話,會被自家老伴醋意大發(fā)拖走。
張阿婆患了輕度阿茨海默癥,忘了許多事,記憶卻留在新婚燕爾時,天天要吃備孕藥,“我們張定國說了,有沒有孩子呀都無所謂,只要我們兩個人好就好了,但是我總歸想試一試。”
她鼓動馮曉琴勇敢追愛,現身說法:自己年輕時就是主動出擊搞定了很帥的張定國。
張阿婆心態(tài)好,沒偏見,一口一個“妹妹”的喊,鼓勵馮曉琴走出家庭,做更多事,走更多路,見更多人,成為她至暗時刻的一束光。
《流金歲月》里重度公主病的蔣南孫奶奶,是“矯情”。
刻薄兒媳、挑剔孫女,不管有錢沒錢,都要維持著精致的秩序感。
過生日不管吃不吃得完必須12道菜,炒菜一定用圓盤子。阿姨不小心用了裝魚的長盤子,老太太輕輕來一句“我們家,什么時候用長盤子裝炒菜了?”
惹得南孫嘟噥“窮講究”。
兒子破產,生活變得風雨飄搖,她親自傳授兒媳,“從明天起我教你做飯燒菜,我年輕的時候會燒很多菜的。”
上桌換一身波點藏藍旗袍,給晚輩輸出人生觀:“如果一家人,今天不做飯了,明天不梳頭了,衣服也不熨了,那才是沒了家,沒了生活呢。”
她的矯情,得到了最好的解釋。
后來南孫爸爸輕生媽媽改嫁,奶奶戳中了整部劇最大的淚點。兒媳躲她,她卻執(zhí)意去機場送,仍舊穿上考究的旗袍,圍上白披肩,脊背挺得筆直:“我沒有要留你的意思,你不要為了躲著我,跑那么遠。我不會拉著你來照顧我的,你已經把孫女留給我了,就夠了。”
抗疫電影《穿過寒冬擁抱你》里退休婦產科醫(yī)生謝詠琴,是“深情”。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告別女兒后,她謝絕醫(yī)院返聘,留在家里照顧女婿外孫。
與粵菜館老板沛爺相愛,溫暖彼此蒼涼的晚年。
疫情暴發(fā)后,一個重新穿上廚師服,為抗疫前線做飯送菜,一個重新穿上白大褂,返回醫(yī)院接生救人。
腰板筆挺,走路帶風,八十歲的“接生婆”成為全片的高光時刻。
經過武漢長江大橋,車窗映出謝醫(yī)生憔悴的臉,她對著手機答應沛爺求婚:“呆曲C(大廚師),我應承你。”
是勇敢赴死的決絕,也是握緊幸福的渴望。
張艾嘉執(zhí)導的《相愛相親》,死守空殼婚姻的姥姥,則是“情執(zhí)”。
姥姥拿的是朱安式劇本。戰(zhàn)亂年代,丈夫婚后不久就進城謀生,娶了真心喜歡的新妻。她堅持要做有名無實的原配,守著牌坊,寫進族譜,一輩子不肯挪窩。
漫長幾十年后男人的尸骨運回來,落葉歸根。姥姥早早給自己準備了壽材,擺在屋里也不嫌忌諱,只等將來與他相守。
不料“丈夫的妻子”去世,女兒要求遷墳,把爸爸帶回城里和媽媽團聚。
八十多歲的姥姥攔在墳前,誰都不許靠近一步,凜然不可侵犯。撕扯到后來,打官司、上電視、淪為八卦談資,被節(jié)目主持人一遍遍追問:姥姥這樣堅持值得嗎?值得嗎?值得嗎?
姥姥最密集的一段臺詞,是對著“二房”的后輩申辯——
他每個月都給我寄家用,從沒落下過。他心里有我們這個家的。他給我多寄過五塊錢,讓我做一件衣服穿,我穿了,還拍了照片,給他寄去了……
可是當她走進丈夫城里的那個家,沉默了。鏡框里各時期的照片,是那個熟悉又陌生的男人,跟另一個女人一輩子的呈堂證供。
他倆笑著、挽著,抱著孩子,最后變成兩張大幅黑白像,肩并肩掛在墻上。
姥姥從沒有跟他照過相。后輩替她P了一張,又被雨水淋濕,她一擦,丈夫的臉就爛了。
結尾,姥姥目送墳墓遷走,她輕輕撫摸他的遺骨說:我不要你了。
用七十年時光去愛一個沒有溫度的人,用最后一分鐘訣別他,這是何等孤勇。
這部片子里吳彥姝臺詞很少,幾乎就用肢體和表情,撐起了新舊社會交迭之下情愛的參差,像一具時代的標本。
張艾嘉評價吳彥姝奶奶有“宛如少女的純真”。
嫵媚、俏皮、甜蜜,這些跟老年人不搭嘎的詞,在她這里卻奇異共存。
與此同時,她又能駕馭厚重的情緒,悲歡離合死生契闊。
這與她自己的經歷有關。
海派氣質的吳彥姝,走過很多路,廣州出生、上海長大、太原久居、北京度晚年。
▲吳彥姝青年時
父親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經商,后加入地下工作,母親也是民國時為數不多上過大學的女性。
吳彥姝是獨生女,母親還想再生個男孩,父親不要,說“兒多母苦”。當時是1938年,對妻子、對女性報以這樣關懷的男人是多么罕見。
父母家教嚴格,吃飯喝茶,坐姿站姿,舉手投足都按大家閨秀標準來。小姑娘上樹爬墻,下來就被母親訓斥。
吳彥姝六七歲時,父親在上海開辦允華國際貿易公司,吳彥姝在震旦附小上學,喜歡去城隍廟吃小籠包和陽春面。
后來父親又去山西大學教書,一家人搬去太原。
父親經常帶吳彥姝去看電影、看話劇。她迷戀奧黛麗·赫本,留一樣的赫本頭,穿赫本風的衣服,經常一個人模仿赫本說話走路的姿態(tài)。她也愛田華、張瑞芳、于藍等電影前輩。
17歲的時候,吳彥姝看見報紙上登了山西話劇院招生的消息,立刻報名,如愿考上。
話劇給她的表演打下了扎實的功底,吳彥姝演過一部里程碑之作——《劉胡蘭》。
話劇院把吳彥姝派到劉胡蘭的村莊住下來,她每天跟著劉胡蘭繼母胡文秀一起下地、做飯,沉浸式體驗女英雄生前的日常。《劉胡蘭》演出后反響熱烈,最多的時候她一天要演6場。
1965年《劉胡蘭》進京演出,得到周總理接見,他連連夸贊27歲的吳彥姝“演得像”。
此后吳彥姝塑造了很多話劇經典角色,成為國家一級演員,山西話劇院的臺柱子。
▲年輕時是濃眉大眼英氣的美,現在反而很嫵媚了。
吳彥姝是白富美,卻并不嬌貴。她常去農村體驗生活,戴著草帽幫農民割麥子,臉曬傷脫一層黑皮,回到劇院演出再打上粉底,也不在乎。
她結婚了,丈夫張一非是知名作曲家,耳熟能詳的有《河邊修起高灌站》《春天的山西》《我愛美麗的心靈》《煤炭工人多光榮》等。有才有貌,琴瑟和鳴,不要太般配。
吳彥姝還玩票當過導演。1982年,她擔任副導演拍攝了山西省第一部電視劇《借姑娘》。劇組只有一臺日本進口攝像機,條件太差,每一個分鏡頭只能單獨拍,在農村吭吭哧哧7個月才拍完。
幾十年聽起來那么長,真過起來卻那么短。生老病死這些一輩子的大事,說來就來了,毫不客氣,也不會提前打招呼。
從山西話劇院退休后,吳彥姝更多時間在家照顧臥病的丈夫。她常常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去換氧氣筒,來回的忙活。
丈夫去世,吳彥姝不避諱世俗規(guī)矩,在追悼會上擺放紅玫瑰,鮮妍濃烈,那是他喜歡的。
她又繼續(xù)照顧患病的老母親,直到把父母也相繼送走。
幾年間,至親至愛的人接連離去,痛苦孤獨可想而知。
2010年,吳彥姝被女兒接到了北京。外孫、女兒、她,三個人住三個地方。外孫在劍橋讀書,她和女兒互不干擾,每天早晚微信聊上幾句。母女倆親密又獨立,活成了中國式親子關系最稀罕的樣子——她從不對女兒指手畫腳,女兒對她也完全“放養(yǎng)”。
直到晚年,她才算真正攻入演藝圈,并且漸漸成了奶奶輩的金牌女演員。
《手機》《信義兄弟》《少帥》《失戀33天》《營盤鎮(zhèn)警事》《你好,之華》《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又見奈良》,張紀中版《西游記》……熱播影視劇一部接一部。
觀眾的眼睛比資本和流量更雪亮。
從前:這個奶奶好慈祥,看著好舒服。
后來:誒,又是這個奶奶呀。
現在:有吳彥姝奶奶啊,這片子一定好看。
可鹽可甜,可嬌柔可優(yōu)雅,人們都愿意用罕見的少女感來形容這位84歲老人。
她起初詫異,后來得意,“年輕時父母寵我,結婚后丈夫寵我,如今有女兒寵著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怎么能沒有少女心?”
被好好寵愛過的富足,可以撫慰生離死別的蒼茫。
與白瘦幼、矯揉造作的偽少女感不同,真少女感的來源是保持好奇心。
奶奶時髦極了,會刷抖音微博,會網購,還玩游戲,種樹偷能量養(yǎng)青蛙。喜歡收集公仔娃娃,哪里人多她都想去看一眼,聽到不懂的新詞立刻百度明白。以及最清流的一點:跟年輕人在一起,從不催婚。
奶奶不過生日,也不去刻意去想年齡這件事,“我80多歲了,得小心點啊”這樣的os,不會出現在她的內心。年齡焦慮?沒有的。
奶奶走路還像小女孩一樣輕盈,秘密是早晚練瑜伽、燕兒飛,每天平板支撐一分鐘,偶爾和小鮮肉們一起打個籃球,不讓身體生銹。
每次開工之前,奶奶都要去體檢,既是讓女兒放心,也是不給劇組添麻煩,她說要對人家負責,不能自己倒下了,把人家的戲給毀掉一半。
超級難背的長段臺詞,奶奶加班熬夜從頭到尾背得爛熟,像吃了德芙那么絲滑。
年輕人想躺平,奶奶卻不想。“演員是終身職業(yè),它沒有退休的年齡,每個年齡階段都會有適合的角色。只要有導演召喚我,我就演下去。”
這百煉成鋼的心態(tài),是演藝圈最能熬的打工人沒錯了。
這樣的一批老戲骨,也讓國劇浮浮沉沉始終有筋骨。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里斯朵夫》里毒舌道:“有些人二十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
也有些人,八十歲還擁有二十歲的清透天真。
年歲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
▲吳彥姝奶奶與惠英紅、曾美慧孜、春夏、文淇為《嘉人》拍攝大片,老中青幾代女演員,又A又颯
1960年,有個叫春水上行的粉絲,給畫家摩西奶奶寫了封信。
他想寫作,但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在醫(yī)院上班,他不喜歡這份收入穩(wěn)定的工作。馬上就30歲了,他不知道該不該去做渴望的事,很糾結,希望摩西奶奶給點建議。
摩西奶奶給他寄了一張明信片,上面畫了一座谷倉,寫了一段話: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摩西奶奶和她的畫
當時,摩西奶奶100歲。
收到明信片的春水上行,現在名叫渡邊淳一。
今天周一,大小美人們,奔跑吧,就像忘了年齡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