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范偉選擇放棄小品,退出春晚舞臺。
在這之后,趙本山與范偉再也沒有同臺演出過了。
連趙本山籌備的《劉老根》續集,范偉曾經飾演的角色也被其他人替代。
對于范偉突然地離開,外界眾說紛紜。
有的說法是趙本山“虧待”范偉,范偉惱羞成怒,選擇離開。
也有的說法是范偉自私自利,不顧及恩情。
然而事情的真相究竟是如何?難道真的是如同外界所說的一樣嗎?還是說另有內情?
1
1962年,范偉出生在沈陽的一個普通家庭。
從小靦腆內向的他不像家里的哥哥姐姐那么受歡迎。
但他卻對相聲表演情有獨鐘,經常跟著電視里的相聲演員學得有模有樣的。
父母發現了他的特殊,1978年,便把他送去陳連仲旗下學習相聲。
就此,他一學就是5個年頭。
這幾年,他很少有上臺的機會,一直在苦練基本功。
而此時的趙本山,已經在相聲界嶄露頭角了。
1983年,范偉進入了沈陽曲藝團。
在剛進入不久,范偉因為優秀的創作能力引起了領導的注意。
1986年,團里領導讓他參加全國的相聲比賽。
范偉表演了自己的作品《如此發財》,但因為經驗不足,最后還是被淘汰出局。
但他沒有氣餒,而是吸取經驗再戰下一場。
1991年,范偉的《煩惱》意外榮獲東三省戲劇小品比賽的明星獎。
到了1993年,他又憑借《小偷奇遇》再次斬獲明星獎,蟬聯兩屆最高獎項。
正巧此時,趙本山的春晚小品《老拜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趙本山注意到了范偉,隨即邀請了他。
范偉得知是與趙本山合作,第一時間就買票去了北京。
為了不讓趙本山失望,僅僅幾頁的劇本臺詞,他琢磨了十幾天。
然而就在春晚彩排那晚,導演拒絕范偉這個新人加入,即便趙本山多次協商都沒用。
此時的范偉雖然很難過,但不想讓趙本山為難,為了大局著想,他決定放棄此次機會。
與趙本山打了招呼后,范偉就買票連夜坐車回了沈陽。
要是換作別人,早就破口大罵了,對于范偉此舉動,讓趙本山非常愧疚。
回到沈陽的范偉,憑借他創作的《要帳》直接斬獲中國相聲節的表演第一名和創作第二名。
范偉以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登上春晚了。
可沒想到,1995年,趙本山又再次邀請他出演春晚小品《牛大叔提干》。
范偉想也沒想就去了,他頂著壓力背臺詞,希望這次能“一雪前恥”。
好事多磨,春晚彩排順利通過了。
范偉憑借在《牛大叔提干》的精彩表演,成功走進了觀眾的眼里。
緊接著,1996年春晚的《三鞭子》中的縣長司機,以及1997年《紅高粱模特隊》的城市指導者,均由范偉出演。
范偉更是在趙本山的扶持下,成了全國觀眾最喜歡的小品演員。
直到2000年的春晚,趙本山,范偉,高秀敏聯合出演的《賣拐》。
直接三人在小品界的地位封神,甚至在國內掀起一股“賣拐”風。
小品中的“不是老板就是伙夫”“忽悠,接著忽悠”等臺詞成了當下網絡最火的流行語。
之后趁勢推出的《賣車》,《心病》,《心病》等小品都同樣受到了無數人喜歡。
其實在趙本山以往的舞臺上,他精湛的演技都是力壓與他同臺的演員,觀眾們也是非常“偏心”,只喜歡看趙本山表演。
但范偉卻開辟了先河,在舞臺上的表現力與趙本山不分伯仲。
從《牛大叔提干》到《心病》,雖然范偉都甘心當趙本山的陪襯,但沒有范偉,趙本山也不可能如此成功。
連趙本山都曾說過,1993年前,我算是小品界獨一人。
到后來,范偉的出現,成了力壓我的氣勢的存在。
可以說,是趙本山成就了范偉,同樣范偉也成就了趙本山。
本以為兩人會一直合作下去,可沒想到范偉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2
在2005年春晚表演上,趙本山與范偉結束小品《功夫》的表演后。
范偉對趙本山說道:壓力太大,選擇退出春晚舞臺。
趙本山同意了。
從那次以后,趙本山與范偉再也沒有同臺過了。
對于范偉的退出,讓無數網友議論紛紛,非常不解。
網上更是傳出兩人不合的謠言。
有人說是趙本山太摳了,利益分配不當,導致兩人反目成仇。
在一次演出上,趙本山,范偉兩人連續表演了7場,最后得了42萬報酬,趙本山僅僅給了范偉7000塊。
之后還傳出了各類“不合”版本,說是范偉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或又是趙本山打壓范偉。
就在范偉和趙本山“不合”事件還沒結束時,就有人爆料證實在范偉離開前,趙本山就已經逼走了高秀敏。
而高秀敏,憑借在《賣拐》的出色表現,一躍成了國內知名的相聲演員。
在之后許多表演,全是高秀敏,趙本山,范偉三人共同出演。
在一次高秀敏家鄉舉辦的活動上,活動負責人邀請高秀敏出席表演,同時希望她能把趙本山請來,并表示準備了20萬報酬。
高秀敏應承了下來,并向負責人表示:趙本山會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不要這酬勞的。
負責人聽后非常高興,不用花錢更好啊。
可沒想到,在演出結束后,負責人拿出了那20萬報酬,趙本山沒有任何推脫,非常不客氣就收下了。
趙本山這一行為,讓高秀敏無地自容,認為他不給自己面子。
這一事件,也成了高秀敏離開趙本山的導火線。
然而加劇事態惡化的是,在一次春晚彩排上,高秀敏擅自離開,導致彩排問題百出,讓趙本山非常不滿,就指責她對待工作不認真。
原本就對趙本山不滿的高秀敏,直接當場與趙本山吵了一架。
之后2004年春晚的小品,趙本山也把高秀敏換成了宋丹丹,但因為宋丹丹臨時有事不能出演,只能找回了高秀敏。
高秀敏答應了,但在最后接受采訪時,卻與媒體說道:“我一定做好綠葉,幫襯好趙大哥”。
這一句話讓所有人都聽得出高秀敏的不滿。
在那之后,趙本山再沒找過高秀敏合作過。
直到高秀敏因病去世,兩人都沒有和解。
前有高秀敏的出走,后有范偉離開,種種跡象似乎在表明他們與趙本山的隔閡。
不過對于范偉趙本山兩人的分開,最主要還是兩人的發展方向不同。
其實在2001年,趙本山轉戰開拍《劉老根》,范偉就有參與出演。
雖然范偉不是主角,但他在戲中出色的表現,讓觀眾們重新認識了范偉,戲中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都能給觀眾帶來快樂。
之后,趙本山開拍第二部《馬大帥》,范偉在戲中飾演的熱血青年“范德彪”,深受無數觀眾的喜愛。
就在那時候,范偉萌生了當演員的想法。
所以在他離開趙本山以后,他選擇轉型做起了演員。
2004年,范偉就已經作為主角,出演了《看車人的七月》。
在戲中,范偉完美地表現出了失業人員的無奈和心酸。
這部劇一上映,市場反響強烈,好評不斷。
范偉更是憑借該劇的出色表演榮獲了影帝最高獎項。
第一部處女作就得了如此高的殊榮,讓他非常高興。
他作為小品演員,他的表演經驗全來自小品,但他卻能無誤地把每一個角色演好,足以說明他的演員天賦之高。
2006年,范偉與張靜初合作出演《芳香之旅》,范偉飾演司機老崔。
他為了烘托出角色設定的劇情,連續三個月戒主食和碳水。
在后面,他甚至要演出植物人落淚的神態,需要全程臉部不能動,這非常考驗演員的演技,但范偉還是做到了。
不得不說,范偉對角色刻畫的能力,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在《芳香之旅》上映后,獲得了開羅國際電影節的特殊表揚獎。
雖然不是特別重量級獎項,但也是含金量十足的。
在2016年,出演的《不是問題的問題》,范偉第二次斬獲影帝。
幾乎每年的頒獎晚會上,都會有范偉的身影,獎項也是拿到手軟。
如今的范偉已經完美蛻變,連續兩次獲得影帝讓他徹底在影視圈站穩了腳跟,也讓他擺脫了諧星的帽子。
之后范偉也會在商業電影中友情客串,增加一下看點。
在《天下無賊》中飾演無名盜賊劫色。
還有在《道士下山》中與志玲姐姐上演滾床單。
雖然都是無關緊要的角色,但都在觀眾面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現在范偉已經步入60了,但他依舊沒有停下征戰的腳步。
在2021年底,他帶著新作品《一秒鐘》碾壓其他同行,斬獲金雞獎,成了三料影帝。
離開趙本山的范偉,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3
而趙本山在沒有范偉這個“綠葉”陪襯后,他開始開啟商業模式。
他借著自己的名氣,在東北三省招攬了無數草根藝人。
之后趙本山買下沈陽大舞臺,并改名成“劉老根大舞臺”。
第二年就成立了本山傳媒,趙家班就此誕生。
就在趙本山得勢那幾年,他手下的徒弟更是高達上百人。
趙本山更是把“劉老根大舞臺”做成了連鎖產業鏈,每年演出的收益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他的徒弟們身價也從幾百一場上升到幾萬一場。
像宋小寶,小沈陽,王小利等知名相聲演員,全是出自趙家班。
但在2011年春晚后,趙本山的商業帝國也因為徒弟們接二連三的出事,呈現了衰敗的趨勢。
小沈陽算是趙家班爆紅的第一個弟子。
不過人紅是非多,對他不男不女的爭議更是不斷,每次都要趙本山出面解決。
不只是小沈陽,趙家班其他的徒弟也沒一個能讓趙本山省心。
比如劉小光爛賭,在早些年,趙本山就替他償還過賭債。
結果他沒有吸取教訓,反而私下約會女粉絲,還因為酒駕被抓。
不止他,還有程野拍低俗電影被封殺,胖丫賣假藥被抓等等。
即便如此,趙本山還是沒放棄他們,毫無怨言地替他們擦完屁股,又讓他們回到了舞臺上。
可偏偏有的徒弟仗著趙本山的善良,愈發變本加厲。
2022年2月6日,二人轉演員嬌嬌在直播間控訴趙本山利益分配不均,害得自己老公虧本幾千萬。
之后嬌嬌更是爆出本山傳媒演員拍電視劇僅給300塊工資。
嬌嬌如此撕破臉的行為嚴重影響到了趙本山的人設。
不管是坑那幾千萬,還是利益分配不均,這些情況一旦屬實,趙本山積累多年的事業可能都會毀之一旦。
但是從事發以后,趙本山和本山傳媒都沒有出面澄清這件事。
反倒是嬌嬌因為曝光趙本山,被無數人謾罵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而該事情的真相也因嬌嬌最后承受不住網友們的聲討,最后帶著孩子離開了北京不了了知。
其實趙本山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但他沒有這樣做,就因為他肩負著師父的責任。
徒弟有錯,師父承擔。
敢問如今能有多少個師父能做到趙本山這樣。
雖然說,早期的趙本山“虧待”過范偉,與高秀敏鬧過不合。
近年來的趙本山雖然處于隱退狀態,但還是會盡心盡力給徒弟們宣傳。
特別是現在,直播行業發展迅速,他的徒弟們都陸續加入了直播大軍。
有時候他都會出現在直播間,替徒弟們拉人氣。
而趙本山與范偉的關系其實早在2019年,就已經有了答案。
2019年,范偉受趙本山邀請出演《劉老根3》,兩人不合的謠言就已經不攻自破。
4
兩人在同一個世界相遇,卻成就兩個不同的人生。
趙本山曾是小品界的泰斗,卻因徒弟接連出事,導致辛苦建立商業帝國就此衰敗。
反而范偉,在小品事業巔峰時期選擇轉型演員,經過多年努力,如今成了叱咤娛樂圈的三料影帝。
對于兩個人的選擇,誰也沒有對不起誰,兩個人都是互相成就,失去其中一位演小品,都達不到現在的成就。
說到底都是藝術的繼承人,只是選擇的方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