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
對劉德華先生的擁躉來講,毋庸置疑,理所當然。
或許張學友先生的粉絲有異議,畢竟“歌神”黃袍加身,加之單論樂壇可謂實力超然。
也或者黎明先生的后援團也不同意,畢竟“九十年代最紅”的口號貌似已時日頗久,周星馳的《破壞之王》里面“我愛黎明”的梗也流傳至今。
而郭富城先生這邊就干脆忽略不計。
因為從勤力度來說,華迷第一、黎粉第二,學友粉應該能勉強拿個第三。
城迷在哪?
可能對部分城迷來講,安心做第四天王,就能換來晴天。
印象流一把,如果有說錯,還請諒解。
回到正題。
劉德華是“四大之首”嗎?
從資歷上來講,毫無疑問。
劉德華1981年出道,當年即在大銀幕上露臉,拍了《彩云曲》,雖然是露面頻率頗高的人肉布景板,連名字都沒署上,演技也嫩得可以滴水,但畢竟也能算“影視雙棲”。
三年后張學友才通過唱歌比賽出道,郭富城考入無線的舞蹈培訓班,黎明尚查無此人。
此后張學友雖然初發唱片大賣,但樂壇已經被前輩巨星徹底占據,他尚需排隊待機。
郭富城在1987年獲無線高層賞識轉入藝員培訓班,同年度結業,雖被封了個“銀河十星”的稱號,但在僧多粥少的無線電視臺,只有“無限”的龍套命運。
黎明更慘,1986年參加無線新秀歌手大賽獲得季軍,隨后簽約華星,冷板凳一坐四年。
而張學友在初試啼聲之后,并未大放光芒,反而慢慢陷入低潮,尤其酗酒鬧事風波,更令他名譽掃地。
劉德華雖然在1985年首發專輯失利,但自從與無線的“雪藏”風波解決之后,踏上了商業娛樂電影的戰車,票房表現開始逐日上揚,這成了他揚名歌壇的極大助力。
至1990年,“前四大天王時代”結束。
這一年,劉德華驟然在歌壇發力。
很多人一直糾結于十大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和“金曲金獎”孰輕孰重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完全不應該有任何爭議。
一個是歌手年度綜合實力的蓋章,另一個是年度十大金曲的優選其一,有人用影帝影后和最佳電影做過比喻,其實本來也就這么回事。
1990年到1992年,劉德華三度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手”,毫無疑問是實力緣故。
雖然恰好遇上樂壇“真空期”,但同期他仍有對手,也即耕耘多年的張學友,至于李克勤,一直市場表現欠佳,根本沒有資格登上擂臺。
而張學友為何會連輸三年?
因為樂壇從來不是以唱功或天賦來定實力高低。
流行歌曲的本質,唱功因素只是其中一環,還包括歌手自身的形象、舞臺以及多棲路線等,這些東西都會影響到市場及歌迷的反饋。
所以張學友限于形象和低附加值,就連續三年落敗。
直至四大天王列位。
在1993年,新崛起的黎明擊敗劉德華。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雙雄爭鋒的年代已經再不復返,新人來勢洶洶,論及偶像力,郭黎二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郭富城自1990年開始紅到什么程度?
一個廣告、一個發型和一個唱片,就成為第一個紅遍整個亞洲的華語區偶像。
這一點毫無疑問,堪稱空前絕后,而在他回流香港后,臺灣飛碟甚至比照他的形象推出新人林志穎,又刮起一陣新的旋風。
劉德華的商業觸覺也非常敏銳。
他在1990年成立天幕公司,頭炮電影《九一神雕俠侶》就請來新人郭富城擔綱反派一號,結果電影大爆過兩千萬。
黎明在寶麗金的力推下,以《是愛是緣》奪得1991年IFPI全年最高銷量大碟獎,越過同門師兄李克勤,成為與劉德華和張學友比肩的樂壇第三人。
郭富城則在1993年解決合約糾紛之后,踏上轉型之路,開始步步走高。
而劉德華在1994年再度奪回一次“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后,開始在香港樂壇的爭鋒中落入下風。
于是他轉身,開始耕耘另一個天地。
若論唱功。
劉德華天賦嗓音情況并不佳。
音高較低,也沒有能夠突破上限,所以你在他的歌里幾乎找不到假聲的應用。
但換來的是他的歌路特別穩,音準表現極佳。
再輔以旋律的上口,劣勢反變優勢。
若論及整個華語區的歌曲傳唱度,他也可憑微弱優勢略勝張學友。
演技能力亦與歌路較為相似。
尤其側重商業電影類型的表演,缺乏深度,這個問題從其商業娛樂電影占比極大就能看出。
但以此換來的是商業票房能力的突出。
進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次數最多的演員、三個香港票房年冠、在內地三番內破十億的電影作品三部。
九十年代位列影壇四大天王和五大巨星,在今日仍能稱五大巨頭之一。
這種程度的長紅,也確實罕見。
而關于廣告代言,郭富城雖一騎絕塵,但劉德華與黎明可謂伯仲之間,張學友全無優勢。
所以,綜合歌、影和廣告代言表現而論。
劉德華是四大之首嗎?
綜合而論。
在香港樂壇的后半程,他落下了下風。
但內地市場做了彌補。
在影壇,雖然單談品質和香港的頭部票房,他不及郭富城。
但憑借最多數量的商業作品、累積票房和影帝獎項,以及近年來爆發的兩部破十億電影。
可與郭富城平手論道。
另外兩位天王在影壇則早已被遠遠拋下。
資歷之王、傳唱度之王、人氣長紅之王、電影數量之王。
以此四項而論。
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