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媒矩陣】(廣州訊 記者何金德)第十九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于4月15日正式拉開帷幕。為期三日的線上節展精彩不斷,不僅有線上展映單元惠及廣大紀錄片愛好者,更是做足產業論壇活動,內容從專業性、學術性、國際性上滿足全球紀錄片從業者需求。所有內容均可在獨家戰略視頻合作平臺優酷觀看。
這其中最讓影迷驚喜的活動之一,便是與廣州飲食業老字號陶陶居聯名出品的“策展人茶話會”。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誠邀國內乃至國外最為知名的電影策展人、選片人和藝術總監們,坐客陶陶居酒家,為電影愛好者們解答心中疑惑:電影節究竟是什么?電影節的選片是如何生成的?策展人和觀眾在電影節中又扮演怎樣的角色?
從1月到12月,大大小小的電影節展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節展不僅作為電影行業的盛會為業內人士提供版權交易平臺,出口優秀作品,使之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認可;同時節展也是電影愛好者們的派對,可供影迷們盡情欣賞自己喜歡的作品,并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價看法。最為人熟知的海外電影節包括“歐洲三大”——戛納、威尼斯、柏林和“北美三雄”——多倫多、特柳賴德、紐約。國內的電影節同樣具有相當高的國際地位,為觀眾與影片本身、觀眾與影片創作者、觀眾與觀眾之間提供專業的對話平臺。
于一個優秀的電影節展,“策展人”的身份是相當重要的。策展人既要為觀眾服務,也要為電影本身服務。“策展”二字,實則是為觀眾選電影,為電影選觀眾。
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單元選片人沙丹根據自身經歷指出“策展人”首先需要具備一定專業能力,需要電影史、電影前沿知識儲備以及豐富的觀影經驗,這一切支撐起策展人所必需的觀影視野與觀影眼光。同時“策展人”這個身份具有中介性,要在贊助方、片方和影迷之間進行平衡。
上海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藝術總監馬克·穆勒在此次活動中輸出了相當具有啟發性的觀點。曾在威尼斯、鹿特丹、洛迦諾等頂級電影節擔任主席或總監的他,見證了新時期中國電影走出國門的第一步,發掘眾多優秀中國電影人并推動他們的作品走向國際,讓中國故事被世界知曉。如今居住在中國的他也助力平遙,為青年電影的“臥虎藏龍”添磚加瓦。作為行業赫赫有名的“教父”,他具有前瞻性地發掘了一批優秀的作者導演,并成功看到這批導演從嶄露頭角到在電影界擁有一席之地。在馬克·穆勒的世界里,策展一事不免會遇到不被人理解的狀況,但優秀的影片終將抵達它的伯樂。
“我們要站在觀眾的前面,但不能距離太遠,我們要期待他們有辦法追回去。”馬可·穆勒在電影策展人茶話會上這樣說。策展人基于觀眾選片,同時又引領觀眾觀影。于是關鍵問題成為如何將觀眾與影片縫合以達到協調?如何在影片的“值得被接受”和“能夠被接受”之間達到雙贏?他隨即分享了一種觀點:“電影節展的單元如果不發生改變,會活力不夠”,幾年來隨著媒介技術和觀看途徑的不斷革新,各大電影節展都出現了明顯的更新和突破,求變與嘗試成為一種恰逢其時的選擇。
電影節展的新樣態引發了專業人士的廣泛討論。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選片委員會執委李迅認為,當下柏林電影節的策展方式值得學習參考。“柏林電影節的電影類別非常充實,涵蓋了紀錄片、動畫片、試驗片、論文電影以及新媒體電影等。李迅稱贊柏林電影節各單元選片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影片與電影相關創作的作品矩陣,從各個方向接納電影的新聲音,尤其是2020年柏林電影節新增加的“奇遇”競賽單元。柏林電影節藝術總監卡洛·沙特里安指出“奇遇”單元“傾向于邀請那些不認為電影是一種預先定義的藝術形式,有一個必須達到的標準,而是作為一個正在擴張的領域,就像我們居住的宇宙。正是這樣開放性的觀點,讓電影與相關藝術表達相互擁抱,革新藝術語言,并碰撞出更豐富層面的交流,更先鋒觀點的談論。李迅指出“奇遇”單元不僅介紹先進的電影創作功能和經驗,并關注到了存在這樣一類目標受眾。這樣的策展方向為藝術上敢為人先的年輕創作者和先鋒形式電影提供機會,同時也讓小眾觀眾的審美趨向得到滿足。2021年,柏林電影節更是取消男女性別分類,以“最佳主角獎”和“最佳配角獎”來替換的“最佳男女演員獎”,旨在創造一個更公平的頒獎環境。這也不禁給大眾帶來思考:一個好的電影節,除了策展選片,或許還有更多值得關注、討論的內容有待挖掘。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張獻民認為,電影節既要具有全球視野又要兼具本土關懷。既要放眼看向全球,又要低頭環顧四周,這也是“共享人類影像記憶”的又一種詮釋。“共享人類影像記憶”是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一直堅守的追求,紀錄片可以讓我們跨域語言的障礙,去理解、感受地球上另一個個體的生命體驗與文化記憶,無論是否同屬一個國家,我們會為情感的細小波動所打動,為人類生命的多樣生長而雀躍。
策展中對本土的關注,聚焦于在當代中國語境下“此時此地”的問題,關注普通人與社會邊緣群體的真實狀態,這也會讓觀眾重新發現個體生活中被遮蔽的鮮活,審視那些被自己忽視的經驗或是待解決的問題。這樣的策展消弭了區隔,回到最基本的人的問題——每一個人都值得被關注。這也正是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一直堅持的理念,策展過程中關注個體的同時也不忘社會關懷。今年入圍線上展映的《一切都會有的》《走在疼痛里》等紀錄片都是關注社會紀實的優秀作品。
近年來隨著產業不斷加速革新,電影節展也逐漸年輕化、多樣化,不拘于過往的傳統,嘗試跳出舒適圈,達到“破壁”的效果。紀錄片創作中囊括了多層次的“紀實”,以豐盈的個案討論紀錄片如何以新的方式與世界建立聯系并形成表達。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來到第十九屆,從孩提時代的不斷摸索,到青年時代的突破成長,實現了紀錄片學術研討會、紀錄片大會到紀錄片節的華麗轉身。以“共享人類影像記憶”為理念,攜手廣大紀錄片人講述真實而動人的“中國故事”。新的歷史征程,新的目標任務,新的階段性特征,新的時代使命為每一位紀錄片人拋出了新的思考命題。未來的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不忘初心,繼續為觀眾帶來滿意的節展活動,也向世界傳達充滿正能量的“中國強音”!
授權來源: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
整理發布:何媒矩陣、何金德導演工作室
責壬編輯:何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