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名堂看了《心之旋律》,看完后感覺大大不對勁,滿腦子問號。不是對電影內容的問號,《心之旋律》的故事極簡單,說故事的方式「有碗話碗,有碟話碟」。滿頭問號是「怎么可能是今屆或任何一屆的奧斯卡最佳電影?」
歷史上不乏「不值得最佳」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年代太久遠的不提,單是2000 年以后也有好幾出。如果在網上搜尋《帝國驕雄》、《撞車》、《ARGO 救參任務》和《飛鳥俠》都榜上有名。我姑且預測一下,不用太久三五年后,《心之旋律》也會榮登史上最不值最佳電影獎項的奧斯卡電影。
更糟的是,以上幾出,本身都不是太壞的電影,只是當年對手太強,例如《帝國驕雄》贏了《臥虎藏龍》;《撞車》贏了《斷背山》;《ARGO 救參任務》贏了大師級的《愛》和總是拿不到最佳電影的李安《少年Pi 的奇幻漂流》;《飛鳥俠》贏了拍攝方法更有開創性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我們只是替贏不到的佳作不值,不是完全不欣賞結果拿下大獎的電影。但今年《心之旋律》,我看完后覺得它非常平庸,甚至連佳作也談不上遑論全年最佳。
《心之旋律》是典型的成長故事,除了女主,其實她的家人也跟她一同成長,接受女兒會離家,一家人沒了免費傳譯,要像其他聽障人士般主動融入健聽人士的世界。這部分又是寫得很輕松簡單。哥哥面對健聽妹妹的自卑,渴望妹妹能有自己的生活,令自己在家庭中更有用算是較立體的描寫,父母的成長真是水過鴨背乏善足陳。同是成長故事,同屆的《甘草薄餅》就比《心之旋律》豐富和有趣得多。
要選《心之旋律》比較有心思的段落,我會選電影末段聽障父母三次「聽」到女兒的歌聲。第一次是女主在學校的表演。女主父母坐在觀眾席中,畫面忽然變成無聲,觀眾代入他們的世界,靜默中只能從其他觀眾的神情猜到女兒的表演很精彩,跟女兒隔著一道觸不到打不破的屏障。這段很多人贊,我可能因為已有了心理準備,感覺不是極震撼,而且如果法國原版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那現今美版導演和編劇似乎只是搬字過紙功勞有限。
第二段亦是我最喜歡的是表演后回家,兩父女坐在屋外,父親叫女兒唱歌給自己「聽」。父親聽不到聲音,但他將手放在女主的喉頭,感受聲音的震蕩,感動,明白了女兒對音樂的愛。由上一幕因為聽不到形成鴻溝,到這幕用身體感受聲音打破隔膜,演員又演得真摯,我覺得感動。可惜到了最后一次,父母偷進面試會場,女兒因為看到父母在座位上,女兒就在唱歌途中加入手語,讓父母明白歌詞的意思,這段就太油膩了,讓電影又跌回電視電影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