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37歲的謝苗為自己找到了一條新出路。
原因就是他在網絡大電影領域出乎意料的存在感,比如最近一部《烽火地雷戰》上映8天時間已經拿下752萬分賬票房,總觀影人次已經達到130萬。
如果換算成院線電影,130萬人次,每張票35元上下,那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超過4500萬票房。
但與傳統院線電影不同,網大只要超過千萬票房就算是成功,達到穩賺不賠的結果。
其實原因很簡單,網大本身制作成本低,而且分賬票房都會進入片方口袋。
反觀院線電影,片方到手的金額往往是總票房的35%左右,這35%份額到手后還要區分為演員、特效、劇組等費用,最后拿到的利潤很難說。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擁有韓寒、劉昊然、劉浩存的《四海》拿到5.42億票房看起來賺得盆滿缽滿,可電影最終虧損達到上億。
這樣一對比,網絡電影想要虧錢其實還有點難。
再說回謝苗的《烽火地雷戰》,這其實就是一部很典型的網大電影。
故事設定不復雜,于虎(謝苗飾)率領的膠東爆炸隊救下幾個農民兄弟組成抗日隊伍,最終他們又和土匪在一起抵抗日寇可歌可泣的故事。
說好聽一點,《烽火地雷戰》是一部主旋律作品,說不好聽點,這其實就是一部“抗戰神劇”。
其中劉冠麟飾演的小東北在劇中負責喜劇搞笑部分,他存在就是為了活下去,所以帶著弟弟一路行騙流落到膠東并遇上爆炸隊。
不過在網大套路中,前期讓人看不上的小人物最終都會“改邪歸正”,小東北在看到日寇驅使小女孩塌雷區后終于醒悟,堅定了抗日決心。
而謝苗塑造的于虎則是負責串聯整個故事的核心,他作為爆炸隊隊長承擔的就是片中“英雄”的身份,他負責的就是讓觀眾看到電影中“殺日寇”這一個“爽點”。
至于痛點,那就是“日寇侵華”,這是電影最大的賣點。
有“痛點”也有“爽點”,那《烽火地雷戰》的成功也就不足為奇。
事實上,雖說《烽火地雷戰》播放量還算不錯,可這部電影的評分終究不會太高,因為電影是討巧拍出了觀眾想看的那些東西,質量上與院線片有較大差距,在許多專業影評人眼中就是“難登大雅之堂”。
這恰恰也反映了網大的現狀:“一直被瞧不起,從來沒翻身過”。
在以前,網絡大電影就是生存在整個影視圈的鄙視鏈底層,甚至連網劇都可以壓它一頭。
原因無二,不管是媒體還是觀眾始終對網大有一種“瞧不上”的態度。
一直到現在,網絡大電影還保持著“三低”的說法。
這里的三低有兩種說辭,一種是:低成本、低質量、低俗化。
第一種比較好理解,網大投資成本一般都是在百萬,在橫店隨便搭個棚子找一些群演就可以拍,質量上很難有保障,所以大部分網大只能靠一些大尺度“打擦邊球”來吸引觀眾,所以就有了低俗的說法。
另外一種則是:投資低、創作者專業性低,觀眾群體文化程度低。
第二種說法其實就有些“侮辱”的意思存在,但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是網大門檻確實低,一般跑去拍網大的導演其實大多是在圈內沒有存在感的小導演,很多時候甚至是只要給足夠多的錢,任何人都可以作為網大的導演,即便是野路子出身。
再者,網大的劇情往往經不起推敲,喜歡看這一類影片的觀眾也就被認定為“文化程度低”。
這種說法很難聽,但也是事實。
只是藝術作品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分,有的人就愛看網大,那也是他們的自由,簡單而言就是“圖一樂”。
既然有需求,那就有市場,大明星看不上網大,可小演員應該不會錯過任何工作的機會。
謝苗為何能在網大領域“崛起”?
這樣的大環境下,許多當紅大咖明星完全不屑于拍網大,可謝苗卻偏偏扎根在網大領域,做那個不愿“失業”的演員。
如今,網大領域有兩尊“大咖”,男有謝苗,女有徐冬冬。
其中謝苗的作品產出量遠遠超過圈內大部分明星,單單是2020年,他就交出了11部網大作品,而且無一例外都是男一號。
時間來到2021年,謝苗又交出8部作品,其中《血戰虎門》《東北警察故事》評分也都在6.0分及格線以上。
再早一些的《辛棄疾1162》《少林十八羅漢》口碑和票房成績都不錯,這讓謝苗成為名副其實的“網大一哥”。
當圈內許多明星面臨接不到戲的時候,謝苗卻作品一部接一部,足以羨煞旁人。
對于謝苗而言,他在網大領域就是大咖,童星出道的他本就有一定名氣,所以他拿到的片酬不會太低。
再加上作品的堆量取勝,謝苗拍這么多部作品總歸有一兩部質量突出能夠讓他揚名立萬。
這樣一看,扎根于網大的謝苗是何其清醒,他不與同行在各種上星劇中“卷”,默默地在網大找到自己的出路。
當許多童星長大后還在端著架子哭訴自己過氣沒人請的時候,謝苗已經給過氣演員做出了示范:放下身段,有戲就接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反正也沒有大導演找他拍戲,那就和小導演合作小制作。
至少,演過的角色類型多了,演技自然也就上去了,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