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說,這應該感謝棄醫從樂的三個人,應該是毛不易、周深和堯十三。前兩位歌手都算是圈內成名,被新一代廣泛認可的歌手,似乎只有堯13收獲了一堆投行的肯定,但至今仍然出現在望,直到如今也沒有等到堯十三真正出圈。2006年,堯十三就考上了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專業,985大學的強勢專業。
從另一種世俗意義上而言,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新起點。但堯十三卻對于這種現狀十分不滿意,因為學醫并不是她想要追求的自我。在大學里摸索的那幾年,他不懂什么是錄音棚,不懂什么技巧和技法,在宿舍這種簡陋的環境下露出來很多demo,粗制簡陋的不行。2014年,堯十三和農業合作推拿。片尾曲就是出自大學時期堯十三的作品,堯十三反復路過很多個版本,但婁燁導演最后決定就用大學時期在宿舍錄的那個原始demo配合著電影的基調,堯13的音樂風格和電影渾然一體,輕易就能感受到情緒和力量。堯13很幸運,卻又不太幸運,幸運的是她在做音樂之后,一畢業就遇到了在民謠界最有才氣的幾個知己,和他們一起成立了現在廣為人知的麻油葉。
在它們都不怎么成功的那些年里,三個人就蝸居在一個60平的小房子里,一人一間,關上門做自己的獨立音樂,互相為彼此的才華驚艷落淚,打開門和知己朋友一起胡吃海喝,繼續追趕遙不可及的音樂,理想不算太興。選的是一首董小姐、一首南山南分別讓別人成為了民謠界最出圈的歌手,并且成功掀起了一波民謠風的浪潮。但一年一年過去,那個光憑一個demo就把宋冬野唱哭的堯13還是籍籍無名。堯13從北京離開以后就回到了貴州,回到故鄉讓他感到放松,可以自由且原始的生活,在音樂方面的制作也顯得更加純熟自然。很多人第一次聽堯13會覺得原來有人可以把方言唱得這么美。印象里的民謠總是和城市有關,但堯13卻不同,他的歌里有一種生于荒野鄉村的野生力量,方言版蝦子也好,二娘也罷,他的鄉土情懷和獨特的文化,程昱通過方言這個出口成就了一種普通話。無法用語言去表達的原始質樸的魅力。2015年初的專輯飛船宇航員藏著很多他對于音樂邊界的時態有信心。
雨霖鈴和二娘都是非經典性的民謠,尤其是二娘,很多人從抖音上返回去找元曲都會被驚嘆,原來二娘竟然是一出被困于愛情的人間悲劇,和洗腦神曲沒有半個字的關系。二娘講的是一個發生在貴州鄉下的故事,一個傻子愛上村里的美麗寡婦,被村里人取笑,寡婦再不堪的流言下自殺而亡,傻子埋葬了寡婦,帶著寡婦的孩子遠走他鄉。充滿電影言語的開局和結尾,看似荒腔走板,近似瘋狂,但卻字字泣血,悲愴蒼涼,節奏輕緩,層層推進。聽來卻像是一首充滿戲謔與諷刺的散文詩,他的歌像電影,擁有極強的縱深感,故事一鏡到底,情緒卻曲折離奇,比如蝦子,比如龍港秘密。
和電影合作是堯13走的最契合自我音樂氣質的一條路,無論是推哪里的他媽的,還是無名之輩里的蝦子,在電影語言的毒蟲構建之下,歌曲里的縱深感一點點被推開,絲毫沒有一點單薄之感,這是其他民謠無法比泥的。無名之輩的導演在飛機上聽完蝦子下飛機后,立刻構思出了無名之輩的故事梗概,足以證明堯13的音樂在某種程度上是電影語言在音樂上的另一種呈現。
堯13有點像電影界的畢贛粵對戒的九連真人,他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場域。這種獨特的場域來自于土生土長的土壤和成長的環境,他們骨子里都建立了自己獨有的鄉土情懷,就像畢贛鏡頭下的凱里九年真人朝地里的戰力,是一種能夠通過聲音和視覺帶來巨大精神震撼的感動。正所謂赤腳前行,你才離神靈最近,堯十三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