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如今相聲界最有流量的演員非郭德綱莫屬,關于郭德綱的師承問題也是眾說紛紜,滋生了不少坊間的傳聞,以至于出現了欺師滅祖的問題。
在2004年,郭德綱拜師侯耀文之時,旁邊還站著另外一位,名字叫作荊林野,算是郭德綱的師哥,而郭德綱拜師也是得益于這位的拜師,才給侯耀文提供了一個機會。
其實荊林野是很低調的一位演員,直到前些天才在網絡上露面,在直播和作品中講述自己的演藝生涯,在新近的幾場直播中,荊林野講述了拜師前后的往事。
從2000年開始,荊林野就到北京打拼,曾在中央電視臺做編導工作,節目《周末喜相逢》就是作品之一,也是從此之后,荊林野就做著幕后的工作。
荊林野與央視合作選擇的是欄目簽,有比較多的閑余時間。與此同時荊林野還是鐵路文工團的簽約藝人,像是楊進明、李福勝、郭德綱等人也都是簽約藝人。
所謂的簽約演員就和臨時工差不多,是侯耀文在將這一部分人正式調入鐵路文工團未果,只能用簽約的方式帶著這些演員。
荊林野是話劇演員出身,因為高英培、范振鈺的表演對曲藝產生了興趣,才開始關注到相聲,能夠表演的相聲也就十幾段,因此荊林野從沒有說自己是專業的相聲演員。
荊林野能夠拜師侯耀文,首先要感謝師哥陳寒柏,在陳寒柏的牽線搭橋之下,荊林野才能夠認識到侯耀文,并且拜入到侯耀文門下。
拜師儀式舉行了兩次,本來打算第一次在撫順時拜師,但因為一些原因拖延了下來,一擱置就是四年。在2004年,劉際、賈倫就再次提出了拜師的事宜。
師兄弟們也開始忙前忙后地準備,此時侯耀文順勢提出:“郭德綱這孩子不錯,順道兒把他也收了!”日子定在了2004年6月28號,地點定在一個烤鴨店,具體內容不贅。
拜師的花費攏共是兩萬多塊,酒席上的酒水飲料都是荊林野、郭德綱兩人花錢買得。到了拜師的那一天,郭德綱王惠開著自己的小面包車將禮物等帶到拜師地點。
有觀眾問道姜昆去了嗎?荊林野回答說:“姜昆先生那天有事,但提早錄好了祝賀詞!”曲協也有演員到場祝賀,那一天對兩位拜師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那時候的郭德綱在曲藝行里面算是小有名氣,荊林野贊譽的說道。荊林野也回答說,自己的師兄弟沒有一個阻攔收郭德綱,師父對徒弟們也是一視同仁。
家里的能人多了,能是壞事嗎?侯耀文的本意就是把優秀的演員集中到鐵路文工團。荊林野自己說:在拜師侯耀文之后,對自己的成長幫助很大。不忘師恩,不辱師門!
荊林野也講述了一些往事,譬如自己有個外號叫笑面虎,打架時第一拳打左眼,第二拳打右眼,第三下子就撂倒了;侯耀文能做好炸醬面,每次聽聞侯家吃炸醬面,食客就早早的到齊,最多的一次,面就煮了17斤。
有一觀眾問道:侯耀文去世時,你在哪里?荊林野便很傷感地提起了這段往事,兩年多的師徒名分,時間或許很短暫,但記憶卻很深刻。
在侯耀文去世之后,荊林野和妻子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靈堂的裝飾都是荊林野夫妻布置的。原本是安排好與師父一起去上海演出,結果就傳來了這個噩耗。
荊林野哭著趕到侯耀文的家中,侯耀華孤獨地坐在那里,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把靈堂布置完成之后,荊林野號啕大哭!師父給予的是名分,更是謀生的手段。
之前荊林野在網絡上喊話侯門的當家人,聲稱不要再欺負自己,如果逼急了自己會將這些事系數爆料,也會考慮投入到郭德綱的陣營中,到德云社養老。
但不知因為什么緣故,荊林野在說完這一段話之后便銷聲匿跡,不再談及相關的問題。其實也可以理解,荊林野與老汪不同,需要顧及的東西太多,話說的自然也不能太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