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孩》開播沒幾集,就竄上了熱播榜首。
但,很快,一種“分分鐘想棄劇”的聲音,硬是在一片叫好聲中撕開一道口子,迅速占領了觀眾的視野。
我好奇心驅使,馬不停蹄地點開它,才看2集果真受不了滿屏的壓抑,卻不知不覺中一口氣看完了前12集。
尤其是劇中無處不在的細節,真實得令人窒息,也讓人瞬間明白,為什么明明很多人說分分鐘想棄劇,但它依然收視率沖上第一。
秦昊飾演的肖路下班回家,華燈初上,車停在樓下后,他獨自坐在車里。
漆黑的夜里,他沒有開車燈,點燃一支煙,放了一首歌。
突然,電話鈴響起,他摸起來瞥一眼,立刻坐直了身子,關了音樂,按下了接聽鍵:
“你回來吃飯嗎?”電話里傳來老婆有些焦躁地詢問,夾雜著岳母和一諾的爭論,還有孩子嗷嗷大哭的聲音。
肖路從車里探出腦袋,抬頭望望自家那扇燈火通明的窗戶,支支吾吾地說:“我這邊,那個,還沒忙完呢。那個,你跟媽先吃。別等我了,我盡早回。”
掛了電話,肖路猛吸了兩口煙,頓了頓,隨即掐滅煙,一指彈開,再一腳油門,把車駛出了小區。
張愛玲曾經說過:
“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你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卻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
或許每個人,都曾經和肖路一樣,有過這樣孤獨的時刻吧。
每天被生活逼著往前走,拼命工作賺錢,遇到的心事和委屈,不敢說也找不到人說,因為你不想讓父母和隊友替你擔心,更不想讓孩子看到你的脆弱。
于是,你越來越沉默。
可是再強大的人,心里的情緒總會堆積不-下,需要一個宣泄口。在外面面對上司、同事、客戶,我們要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維護良好的關系。
回到家,原本以為可以卸下面具,安心做回自己,哪怕只是安靜地躺平一會兒,卻發現人到中年連這都是奢侈。
因為一推開門,隊友的只言片語需要你回應,委屈煩惱需要你安慰開解,孩子的哭鬧作業成長問題需要你參與溝通解決,鋪面而來的沒有片刻寧靜,全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雞零狗碎。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誰都想逃離。
于是,下班后在家門口的車里,抽一支煙、聽一首歌,哪怕只有5分鐘,也顯得彌足珍貴。因為只有這5分鐘,才是真正屬于你的。
再或者,是蹲在馬桶上的區區10分鐘。
劇中像這樣真實、扎心的場景,又何止這一處呢?
夜深人靜,屋內黑漆漆一片。
剛生產完從醫院回家的方一諾,正睡得迷糊,月嫂推醒了她,讓給孩子喂奶。
一諾抱著孩子,覺得嗓子干得不舒服,叫身旁的老公肖路,讓他幫忙倒杯水。可是喊了好幾聲,肖路一點反應都沒有。
這時,剛出去的月嫂又進來了,手里端著一杯溫水。霎時間,方一諾心頭發酸,忍不住哽咽起來……
幾日后的一天夜里,禾禾突然大哭,一諾掙扎著起床,發現孩子的尿不濕漏尿了,衣服褲子都濕了。
她一邊給孩子替換,一邊轉身用腳踹了踹身旁睡得呼呼的丈夫肖路,讓他去把粉色的爬衣拿過來。
結果,肖路直接把一沓衣服堆在了方一諾面前,丟下一句“老婆辛苦了”,便麻溜滑進了被窩。等到一諾換好尿不濕轉頭看時,丈夫已經紋絲不動、鼾聲四起。
她嘴唇動了動想說啥,又把話頭咽下去了,起身抱著哭鬧不止的孩子,獨自在客廳廚房轉著哄睡。
這一次,方一諾沒有哭,屏幕前的我卻沒忍住。
記得女兒出生2個多月時,開始鬧夜。你眼看著她在你懷里安靜睡著了,于是打算把她放回小床上,結果雙手托著她的小身體慢慢往下落,屁股剛剛挨到被褥,“哇”一聲大哭,宣告你這一段落哄睡又失敗了。
你又開始抱著她,在漆黑的房間里來回踱步。隔壁緊閉的房門里,是你的隊友和諧穩定的鼾聲。
其實你很困,也很抓狂,很想有個人來幫你。但你也明白,他忙了一天的工作,你也很心疼。
不讓他二半夜幫你,讓他單獨睡在隔壁,明明是你安排的。可是什么都懂的你,這一刻還是覺得很無助,很委屈,尤其是搞不定孩子的挫敗感,緊緊包裹著你,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種復雜矛盾的情感,大概只有深夜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吧。
正所謂:莫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世上,本就不存在什么感同身受。沒有在深夜里痛苦過的人,是不足以談人生的。
所以,《親愛的小孩》并沒有販賣焦慮,它只是把真實、扎心的生活展現出來,引起了你我的強烈共鳴而已。不敢看,看不下去,只是因為它觸動了我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傷痛,揭開了我們不愿再觸碰的傷疤,而我們想逃避罷了。
但是,生活不是童話故事,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才有勇氣披荊斬棘、重新找到幸福。回避,只能讓這些負面情緒不斷積壓,積壓到一個人承受不了的時候,最后一根稻草壓死駱駝的情景便會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