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像顧佳那么完美的人是理想卻也得不到好結局(從而推定男人是導致不幸的因素),而大多數是像王那種來城市拼搏的女生,引起共鳴,在男女關系里大多數 又不可避免地出現男性不愿意溝通,踏實的人往往沉迷在自己愛好里。這3個故事同時調動三種共鳴三種情緒,在給一個“男人都渣,自己無比高尚”的hign點很容易就高潮了。由此看出這大部分人都是行走動物,情緒奴隸罷了。
基本上只會很夸張以渣男為主題討論劇情的女生,不適合有鋼鐵情懷的直男,篩選掉了。她壓根都沒想過自己奮斗買房,她對未來男朋友要求很高的,自然是要男方出房和車,外加好工作。她努力的投資自己也是為了能高大上,讓有錢人看上她。如果她省吃儉用,自然混的圈子都會低端很多。王漫妮就像奇葩說那個辯題,年輕人到底要不要精致窮,她是典型的精致窮。
雖然日子過得小滋潤,但最終還是窮的,不能生病不能工作有變動,房東不能漲價,不然在上海就生存不下去,她什么都想要,但最后好像什么都沒有。主要是王漫妮她長得漂亮,她都30了整天一堆有錢人前仆后繼的要求包養她,她都跑到老家了前有小張主任急吼吼的要娶,后有見過一面的大佬遞上名片送前途。
那你可想象一下她20多歲時候那桃花更得滿天飛到移不開眼,這種際遇下人不想還在那哭哈哈攢錢想著嫁個有錢人的事兒很正常吧,她本來也能嫁有錢人的,只是她不僅要面包,還要愛情,還要三觀,還要顏值,還要專一,王漫妮舍不下眼前的享受,要追求精致,可是她的實力,讓她選擇了眼前享受,以后就不得享受,如果想未來過得舒心些,眼前最好節儉些,她追求的精致不過最后回歸窮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