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代》比想像中完美太多,理查林克萊特可以以二十幾天拍完一部《愛在日落巴黎時》或《愛在午夜希臘時》,卻花了十二年拍完《年少時代》,將小男孩梅森從六歲開始拍攝,一路拍到十八歲上大學才終于讓故事結束。電影以大量的日常瑣事作為交叉,小男主角梅森從人際關系的懵懂,進而到體驗親情、愛情及友情的變化,在稀松平常的日子里面找到屬于自己的故事。
不過我覺得《年少時代》之所以成為最好看的經典電影前幾名,最重要的不是在于講述青春,相對的故事格局講述的其實更大。當梅森正準備上大學的時候,母親突然崩潰大哭,質疑她的人生難道就這樣了嗎?離過幾次婚,努力將兩個小孩扶持長大,做著乏味的工作,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以為是盡心盡力的自己,活了大半輩子才發現沒有認真過。
那是《年少時代》的悲哀論點嗎?我其實不那么認為,只因《年少時代》多次出現的吉光片羽總是巧妙回避些許部分,暴躁的教授繼父與他可憐的小孩們后來到底發生什么事?著迷政治的爸爸每周只與他們見面一次,此外他的人生是怎樣的?征服過役的軍人繼父口口聲聲說著彼此尊重是他人生的不二法門,那何以后來也沉淪于酒精當中?
《年少時代》避開可能煽情的元素,反而變得如此清淡,這就是電影真正想要告訴我們的,梅森經歷過各種極為失落的情緒,他的學業并不如意,他會因為友情而稍微打打嘴砲,他與高中女友之間的感情也因劈腿而破裂,但我們卻在這么多的哀傷故事當中,拼湊出梅森自在灑脫的人生觀,他用相機捕捉他人的人生,掌握當下,掌握這瞬間。
更直接一點來說,我覺得《年少時代》所捕捉的不只是青春,更是這近二十年來的美國縮影近代史,歷經中東戰爭、歐巴馬普選、日本文化大舉入侵、流行音樂的浸染都代表了美國青少年的歷史型態。
不過表達歷史之外,《年少時代》卻在電影的最終,給了我們一個最為純美的答案,當梅森與剛認識的女孩妮可見面,妮可對他說不是我們掌握當下,而是當下把握了我們然后梅森對答每一個瞬間都是永恒原本應該是曖昧男女的對談,卻意外成為整部電影最美麗的宗旨。
對應于電影里面許多人都不知道怎么生活,不知道怎么去面對龐大的人生課題,理查林克萊特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愛在》系列三部曲拍了這么久還是對愛情沒有解答,但他在《年少時代》卻詮釋出另一種境界,梅森用相機捕捉永恒,理查林克萊特則用電影鏡頭捕捉時代,我們共同掌握當下,在那些光影捕捉的永恒里面,找到那個最溫柔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