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專門為你挖掘影視中你看到但沒想到的精彩內幕!
很多人說感覺有時候自己很像安陵容,因為覺得她離我們很近,似乎她的經歷就是初入職場時候的自己。
有人說安陵容飾演了一個逆襲的開掛人生。
也有人發出疑問說自己同情安陵容是不是三觀不正?喜歡安陵容是不是心理扭曲?
絕對不是,現在我們對安陵容不吹不黑,平心靜氣地聊下為何很多人都同情大反派安陵容。話說安陵容大概是《甄嬛傳》中離我們最近的人。
從出生看,安陵容還是比我們普通人好很多,她畢竟是堂堂縣長的嫡女,小小的官二代,但一腳踏進紫禁城就不一樣了。競爭環境變了,人生地位就會隨之發生改變。有人說在紫禁城隨便扔一塊磚砸到的人都是大官。紫禁城小主們爹的平均水平都是市長、省長、甚至部長。安陵容進入紫禁城頂流富二代圈,出生就成為她最大的弱點。更要命的是封建社會看的就是等級制度,不看學問,也不看針織女紅,就拼爹!
皇上再愛甄嬛,但眉莊的爹比甄嬛的爹官位更高,甄嬛的位份也只能排在沈眉莊之后。
人們常說投胎是門技術活,而技術不扎實的安陵容,因為父親官職不高也只能得到答應的位份,就比一個官女子稍稍強那么一點。安陵容一進宮就輸在起跑線上,她成了紫禁城嬪妃的底層。
我們對安陵容的身份地位共鳴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來了?隨著劇情的發展,這種共鳴感絕對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安陵容的出生帶來的天然差距是確實客觀存在的。
宣旨太監到甄府送錄取通知書的那段戲,甄嬛的一次行禮,甄媽的一沓茶水費,哄得公公和教習姑姑喜笑顏開,不動聲色地就給甄嬛立了好口碑,還收復了方若這個得力的好幫手。
可誰又注意到八面玲瓏的甄嬛背后那安陵容無處安放的小手呢?
細想一下,甄嬛如此熟悉宮中的規矩,她應對禮儀是天生的嗎?宣旨公公說了答案,那是因為人家甄爹的家教好啊!
安陵容難道不想表現得落落大方嗎?
她當然想,但是她的知識儲備不允許啊。
見到教習姑姑的時候,安陵容其實也想上去扶一把的,但又怕失了規矩,可就在這一猶豫之間慢了甄嬛半拍,被甄嬛搶了先機。
初次侍寢對別人而言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對她而言,是被皇上看不起的證明,因為心里壓力太大而被退了貨。
就連第一次跟晚輩四阿哥打招呼都弄得她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應對。相反甄嬛卻表現得游刃有余,落落大方。
安陵容的一舉一動,仿佛就像剛入職場時候的自己,以為一切來之不易,所以處處謹小慎微不敢大意。在諸多顧忌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拘謹而不大方,甚至有點唯唯諾諾,格局不夠寬闊。
安陵容想說話又怕出錯,想表現又怕用力過猛。明明已經很用心在學習,但還是被議論為小家子氣。同樣是給皇上做一件寢衣,安陵容的繡工手藝絕對高于甄嬛,但做出來就是會顯得小家子氣再次被皇上嫌棄。雖然用心做了,但格局還是不夠啊!
一個沒有良好家庭教育、也沒有見過大世面的小鎮青年,突然走到紫禁城,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大舞臺上只能靠著自己摸爬滾打,在無數次摔倒后總結出一點血的經驗教訓。
或許安陵容和我們一樣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別人在職場就可以如魚得水,而我們明明很努力了卻還是不行。
安陵容患上了社交恐懼癥,要么宅在家里繡花,要么和丫鬟寶娟嘮嗑,始終把自己圈在一個狹小的空間,生怕見什么人、得罪了誰。
但社交恐懼癥也得上班,也得與人打交道。安陵容第一次進宮不小心弄臟夏冬春的高端禮服,原本賠個禮道個歉就可以完事,可因為她父親官位不高,便被別人看不起,結果夏冬春不依不饒地從頭到腳當眾嘲諷她一番。
安陵容因唱歌獲寵,本想可以揚眉吐氣,但在華妃眼里卻還是只是個歌姬。為什么甄嬛跳個舞就能得到皇上的認可和眾人的贊許,而安陵容唱歌還被華妃叫去當歌姬打發甚至丟人現眼?
我們普通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以前在父母的呵護下我們都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天王老子第一。但到了外面的世界職場,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很多不如別人,出生、能力、學識等等,我們所扮演的角色都是被圈子邊緣化的安陵容。
所以安陵容的經歷讓我們感同身受,同情她就是同情鏡子中的那個自己。
至于那些坑害姐妹的手段,總是帶著那么幾分迫不得已。
不就是坑害甄嬛和沈眉莊嗎?職場上都是競爭者,談什么對不起姐妹?實際上安陵容的人生最對不起的不是姐妹,而是她自己。
原創文章,喜歡我的分享就請關注我吧,下期內容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