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健最火的時候,有人說他是大舌頭,調侃他“連話都說不清楚,就不要說相聲了?!?/p>
結果他當時就拉下了臉,直言:
“郭德綱讓相聲活了過來,我王自健則讓相聲睜開了眼睛!”
這話雖然聽著刺耳,但他當年確實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
2012年5月13號這一天,一檔叫做《今晚80后》的脫口秀節目開播。
王自健穿著筆挺的西裝在臺上喊出:“今晚,交給,80后。”
然后便從此開啟了一個脫口秀時代。
因此,王自健被稱為中國脫口秀的第一人,相聲界的“小王爺”。
那段時間,人人都說:“聽相聲,要么聽郭德綱,要么聽王自健。”
而如今,脫口秀成了李誕的天下,王建國、思文、程璐等老班底現在也有了固定粉絲群。
池子突然爆紅又被移出群聊,脫口秀的江湖日益熱鬧,但都和王自健沒什么關系了。
印象中,王自健一直都是那個喜歡穿著五顏六色的小西裝,扎著領帶,風趣幽默又不失智慧的主持人。
但誰能想得到,走下舞臺,他竟然是個抑郁癥患者。
也許很多人到現在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王自健的沒落。
難道僅僅只是只是像他自己所說的,受到了前妻的家暴嗎?
我看,也許沒有那么簡單。
門門醒目,樣樣精通
王自健開始給人的感覺是有些狂妄、傲慢的,這并不值得意外,畢竟從出生開始,他幾乎就沒有“輸”過。
他曾在段子里調侃自己:“那會兒要是留在電競圈的話,說不定現在我正拿著公司股權,在夏威夷的海灘上喝咖啡了?!?/p>
這不是吹牛。
想當年電子游戲風靡一時,王自健成了第一批靠游戲賺錢的人。
開始時,他和很多愛好游戲的男孩一樣,經常為了通關徹夜鉆研,家里人一度以為這孩子“廢了”。
但不曾想,他將自己琢磨出來的攻略,編成稿子交給了一家名為《家用電腦與游戲》雜志社里,結果被游戲公司采用,給了他不菲的酬勞。
之后就是雜志社和游戲公司陸續上門約稿,他還接受了央視五套的采訪。
90年代,十六七歲就能月入七八千,要說人家靠父母,那可太委屈了。
不過,人家的父母也確實給了他不小的底氣
都說投胎是個技術活,胎投得好,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王自健出生在北京最繁華的地段,一出門就是商業街,從王府井延綿到南河沿。
他的父親是建筑工程師,母親是火車站的售票員。
在那個年代,家里有兩個正式工,已經是條件非常不錯的了。
更何況還沒等著王自健開始努力,家里的四合院又被估值上億。
有句話說得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家庭背景的支持下,王自健從小沒有受過什么打擊,基本上他想要的都能得到。
也因此,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研究興趣愛好上面。
到了上學的年紀,由于父母工作都比較忙,寒暑假時為了孩子有地方托管,他就被扔在武術班里。
但學武實在太遭罪了,王自健成不了李連杰,也沒必要學習王寶強,便輾轉來到了北京蒲公英藝術團的相聲班。
雖然沒有年少驚世一戰成名,卻讓他愛上了聽相聲,天天抱著收音機學馬三立說話。
上小學的時候,王自健還在學校表演了一段。
小孩學老頭,臺下的老師學生笑成一片,他第一次覺得逗別人開心是那么有成就感。
但此時他還沒有把相聲當成是自己的志向,畢竟愛好頗多的他根本志不在此。
80年代時,日本將專業競技用的無線電遙控賽車加以縮小,研究出了一種迷你賽車,也叫四驅車。
從誕生的那天起,它就以仿真、新穎的外型和閃電般的速度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青少年,王自健當然是其中一個。
后來,四驅車傳入中國,因強大的趣味性和動手性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幾年后隨著品種不斷增加,還出現了四驅車比賽。
對于當時的青少年來說,沒有一輛四驅車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王自健天資聰穎,不管做什么都肯下功夫,短短半年的時間,他就成了北京城內有名的四驅車手。
在學校里,他整天逃課、貪玩、不寫作業,但每次考試都能拿年級第一。
對于這種學生,老師想管卻找不到理由,只能經常批評跟他一起玩的那些差生:
“你以為你是王自健啊,天天打游戲成績還能那么好!”
被數落的同學,氣得咬牙切齒又無力反駁,只能將嫉妒轉為憤怒針對在王自健身上。
王自健也不生氣,默默在心里考慮著自己的人生計劃。
他癡迷數理化,理想時能成為科學家,但因為高中老師講課他實在不喜歡聽。
便書包已被、課本一收,直接退學了,并表示靠自己也能考上名牌大學。
“學校什么都沒教給我,憑什么我這么聰明,要給學校提高升學率呢?”
用一句“藝高人膽大”來形容他,實在太合適不過。
但隨著逐漸步入社會,種種經歷之下讓他的夢想開始慢慢朝著相聲的方向偏移。
從毛頭小子到一線大腕
王自健曾在采訪時形容自己二十多歲的年紀:“有車有房有存款,生活比較無聊。”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叫凡爾賽,但放在以前,他卻是別人看不慣又打不過的存在。
高二退學以后,王自健買了一堆自學資料,以社會青年的身份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就讀于新聞專業。
結果大一那年因為打架,被迫退學了,連大學文憑和畢業證都沒拿到。
但即使這樣,他也照樣能混得風生水起。
他先是去中關村倒騰電子設備,后來覺得沒什么前途后又靠著在電競圈里的名氣,他在一家雜志社里找到了一份游戲編輯的工作。
上班第一天,他就坐在了辦公室的正中間。
翻著桌子上的雜志,越看越覺得沒勁,最后直接放話:“這寫的什么玩意兒,還不如我寫的呢!”
他敢這么說,完全是因為自己有真本事。
沒過多久,他就一個人包攬了整個部門的項目,成了雜志社乃至整個游戲圈的大神級人物。
如果耐心耕耘,努力安穩,王自健日后一定會有著很不錯的發展。
但他從來就不是個安于現狀的人。
沒過幾年,他就又覺得做廣告賺錢,跳槽去了廣告公司,在某知名廣告公司擔任頂級設計師。
在《非常靜距離》中,他說自己做廣告的時候,完全就是憑著自己的嘴皮子拿下廣告商的。
做白領的日子,枯燥的工作日里,王自健只能靠聽相聲來娛樂自己。
后來他把一副耳機生生聽壞了, 他才意識到自己是真的很愛相聲。
于是他又開始思考人生:到底是繼續干這份并不喜歡卻月入五六萬的工作呢?還是辭職去追求點別的什么。
2008年,他決定了。
辭職后在一家小茶館里以“海青”的身份登臺表演,那年,他才25歲。
有些口吃的王自健想要在這條路上殺出重圍,注定要比別人付出多一份的努力。
2009年,他拜師侯耀華,一開始侯耀華并不看好他。
不過,他是奇才,懂得揚長避短,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了流行元素,主題貼近“80后”。
結果第一次登臺,就贏得了滿堂喝彩,這無疑給了王自健極大的自信。
后來,他用自己多年賺來的錢,在北京鼓樓西大街創辦了屬于自己的相聲團體“第二班”,幾乎座無虛席,場場爆滿。
那段時間,穿著大褂說相聲的他,經常能把臺下的觀眾逗得前仰后合。
因為年輕,他的段子都非常新穎,追熱點、愛調侃,從油價房價到國際局勢、日本核泄漏……任何事情都能成為他的吐槽對象。
喜歡聽他相聲的人越來越多,臺下的觀眾也從鼓樓門前的老大爺變得越來越年輕化,日子久了,大家給他封了個“相聲界韓寒”的標簽。
那段時間,王自健成了相聲界的大紅人,連《中青報》都稱贊他“在嬉笑怒罵中針砭時弊,道出了民眾的心聲?!?/p>
2010年,郭德綱鬧出風波,王自健頂風聲援,說了一段《我愛郭德綱》。
反響不凡,他更火了,但真正把他推上神壇的,還是東方衛視的《今晚80后脫口秀》。
當時,周立波在節目《壹周立波秀》最紅火時,從上海衛視跳槽到浙江衛視。
為了彌補空擋,上海衛視迫切需要打造一檔新的脫口秀欄目。
其中一位制作人想到了王自健,因為在他看來:
“一群年輕相聲演員之中,王自健也穿著長袍馬褂,但是他說話的語態和神氣很特殊,有點和其他相聲演員格格不入,更像是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大衛·萊德曼?!?/p>
于是2012年的5月13日,DJ小黑打碟開場之后,王自健脫下長袍換上一身西裝,在觀眾們的掌聲中從后場一路和觀眾擊掌跑到前臺。
在這個舞臺上,他將自己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用幽默犀利的語言進行時評。
但一些觀點,現在細細想來確實很有道理:
“你好好學習,長大就能像雷鋒、賴寧那樣,不好好學習,你就只能掃大街,我們沒有中間選項,不知道如何做一個普通人。”
天時地利人和,種種因素的努力下讓這檔節目爆紅,王自健也靠著脫口秀成了一線大腕。
30歲以前,王自健的人生幾乎都是一帆風順,從未遇到過任何大風大浪。
就連他自己也坦言:“我沒有覺得社會給過我什么特別大的教訓,也沒有當頭一棒?!?/p>
但人生怎么可能這么容易?“捧殺”才是毀掉一個人最快的辦法。
前院打仗,后院失火
2017年,王自健像往常一樣在節目中說出了那句對白,但毫無征兆地在當晚和幕后團隊一起向觀眾告了別。
這檔曾經熱火朝天的節目,就這么莫名其妙的停播了……
王自健也徹底消失在了觀眾的事業當中。
這讓很多觀眾都措手不及,大家開始了種種猜測,有人說,是因為他太“狂”了。
當時,作為團隊里的核心人物,王自健對節目內容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連總導演葉烽都敢懟。
龍年春晚時本來邀請了王自健,卻被他拒絕,理由是達不到自己的標準。
在一檔節目當評委時,他和金星“互掐”直言對方“語文水平欠佳”。
“歌壇大姐大”毛阿敏來做客時,他也不給面子地調侃:“人很笨,接不上話”。
談起周立波的時候,他也毫不客氣地放話:“不管我什么時候罵周立波都是應該的,因為他罵過我師傅,我不揍他就已經很給他保鏢面子了?!?/p>
但圈里毒舌的人那么多,調侃諷刺幾句就被封殺,顯然不現實。
太“狂”當然是他的問題,但絕對不是他“跌下神壇”的原因,更多的,應該是事業和婚姻里的雙重打擊將他與生俱來的自信心給“擊碎”了。
早在2014年,王自健的節目做了兩年后,就遇到了問題。
一開始的時候,他才思泉涌,隨隨便便就能想出來一大堆段子,只要稍加整理,就能做出一整期節目。
但2014年以后,王自健開始覺得想出來一個段子越來越難。
一期節目45分鐘,都要靠他一個人撐起,創作量無疑是非常巨大的。
到了后來,“寫文案”、“想段子”成了他怎么也不想面對的噩夢。
他壓力實在太大,找到制片人說:“我干不下去了,我真的太累了?!?/p>
與此同時,王自健當時在北京還有一個小劇場。
除了錄制節目之外,每個周末還有演出,所以他要在北京上海兩頭跑。
經常早上在上海穿著西裝說脫口秀,晚上就到了北京鼓樓,穿著大褂說相聲。
開始的時候,他是很享受的,但時間一長就成了一種折磨。
身心疲憊的王自健根本喘不過氣,無奈之下,他第一次妥協,停掉了引以為傲的脫口秀。
本以為終于可以停下腳步休息,享受人生的愜意時光,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直談笑風生的王自健,被迫被推倒了水深火熱當中。
他曾在自己的段子里,以自嘲的形式說過被老婆家暴的事情。
8次住院,多次被拿煙燙頭,500多個耳光……散打冠軍的妻子,讓他丟光了男人的尊嚴。
觀眾們聽后,都笑得前仰后合,但直到他鼻青臉腫的照片曝出,大家才意識到這根本不是段子。
2017年,他又發現,自己名下的夫妻共同財產,早已被前妻悉數轉移,落得人財兩空。
這些經常發生在電視劇里的橋段,居然落在了王自健身上。
事業下滑,感情撲街,“前院打仗,后院失火”,那段時間接近一貧如洗的王自健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做個明白人
小時候的經歷,入圈后的順遂都給了王自健一種人生很容易的錯覺。
從沒有受到過打擊,從沒有遇到過挫折導致他在受到一點點否定和困難時都會懷疑人生。
最難捱的日子里,他讀了很多精神分析方面的書,一邊吃藥,一邊自救。
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他才將自己從深淵里拉了回來。
重新出現在大眾的目光中,他又換了一個身份。
盡管不再是巔峰,但依舊讓人佩服。
當年,《今夜80后脫口秀》最后一期的主題是“做個明白人”。
以前的王自健是不是個明白人不知道,但所謂經一事、長一智,相信現在的他,一定比誰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