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發出全員公開信,宣布阿里最新一次面向未來的組織升級:阿里云升級阿里云智能;加強技術、智能互聯網的投入和建設;天貓自我升級和裂變為大天貓;為未來5年到10年的發展奠定組織基礎和充實領導力量,全力打造阿里商業操作系統。
“要打造阿里商業操作系統,賦能商家,實現‘在數字經濟時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我們就要面向未來,不斷升級我們的組織設計和組織能力。”張勇在公開信中寫道。
調整背后,再次反映了阿里巴巴的核心戰略:人才戰略、組織戰略、未來戰略。正是因為有對未來的組織,人才思考和長期投入,阿里才有可能創造出更有活力面向未來更具創新的經濟體。阿里巴巴所有戰略的核心也正是人才戰略,因而帶來了良將如潮的人才梯隊和獨特的人才培養機制,由此為阿里巴巴經濟體持續保持活力和創造力,不斷突破。
2015年以來的3年間,阿里進行了3次大的系統性的組織架構調整,從積極擁抱變化變為持續創造新的變化。
此次調整之后,阿里云事業群升級為阿里云智能事業群,集團首席技術官(CTO)張建鋒(花名:行癲)將兼任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高速增長的天貓升級為“大天貓”,形成天貓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
人才戰略是支撐組織架構調整的基礎。此次調整涉及的人員中,新零售技術事業群總裁吳澤明(花名:范禹)和負責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陳麗娟(花名:淺雪)均為80后。三年前,70后張勇成為阿里巴巴CEO,其管理層也大多是70后。傳承與年輕化并舉,扎實的人才戰略讓阿里“良將如潮”,支撐其組織結構與業務變革。
張勇認為,“未來企業要適應市場的變化,一定是從組織結構的根本上進行自我改革和升級。”重構自己,才能“帶來業務的重構和市場的重構”。在阿里,組織結構的升級既是阿里整體戰略思考的反映,也是為推進整體戰略而做的準備。過去幾年尤其是過去三年,阿里巴巴的組織升級,帶來的往往是業務的爆炸式增長,甚至是商業形態的全面變革。
2015年12月,阿里創造性地設立了中臺事業群,讓組織結構從“樹狀”變為更靈動的“大中臺、小前臺”的網狀組織結構。這種組織結構避免了不同業務對應不同基礎能力的重復建設,也為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過去兩年,消費者能感受到阿里系不同產品之間的順滑對接,也看到如88VIP卡、基于LBS的各類生活服務等類似的跨界服務。而阿里的快速響應能力,豐富而個性化的行業解決方案,則讓商家和行業感受到了阿里的生態優勢。
這種面向未來的組織結構,讓阿里在更廣泛的領域里可以快速突進,使得整個阿里生態愈加繁榮,超越了純電商業務,逐漸擴寬商業的邊界,形成了一個包含基礎設施為底層、商業、服務、娛樂橫向有機連接的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從2015年12月開始,“大中臺、小前臺”組織結構一直沿用至今,實際上,這次調整也是對這種組織戰略的進一步延續。
2016年底,阿里率先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戰略。2017年1月,在阿里“五新”戰略開始之年,阿里再次進行全面的組織結構升級。面向“五新”的組織架構調整之后,“五新”業務快速發展。2017年1月,阿里宣布啟動銀泰的私有化。2月,阿里與百聯集團展開全方位合作。7月,內部孵化兩年的盒馬鮮生正式面世。10月,全球科學研發機構“達摩院”成立,推動科技創新。2018年4月,阿里全資收購餓了么,10月,餓了么與口碑合并,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現在,天貓超市、盒馬鮮生、銀泰百貨、大潤發、本地生活服務(餓了么口碑),以及支付寶、高德、菜鳥……以新零售為核心,阿里已經形成了一個服務城市美好生活的經濟體。
以人才戰略、組織戰略為基礎,從擁抱變化到創造變化,背后是阿里巴巴敢于布局的未來戰略。2009年9月,阿里云成立讓阿里成為國內最早布局云計算的平臺型企業,這背后是阿里面向未來對云計算、大數據基礎作用的判斷。過去9年的思考和持續投入讓阿里云成為國內領先的云計算平臺,幫助200多個國家的數十億用戶提升了效率,讓十多個國內外城市有了“ET城市大腦”,給社會帶來了“無法計算的價值”,成為如今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技術基礎。
2016年底,阿里提出了包括新零售在內的“五新”戰略。而后,盒馬鮮生橫空出世,銀泰、大潤發等傳統商超逐漸完成新零售改造,消費者體驗得到改善,商家運營效率得到提升,“零售業往何處去”的問題得到初步解答。“別人是看見了才相信,阿里是面向未來布局,相信了就去創造,讓所有人看見”。
阿里巴巴CEO張勇說,要打造阿里商業操作系統,賦能商家,實現“在數字經濟時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就要面向未來,不斷升級組織設計和組織能力,為未來5年到10年的發展奠定基礎。顯然,如今的阿里巴巴早已不是等風來,也不是迎風走,而是主動創造變化,引領時代的腳步,變成了新時代的一個“造風者”。
以下為阿里巴巴CEO張勇致全體員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