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看了一部讓我很“分裂”的電影,《困在時間里里的父親》。
這是一部拿下6次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豆瓣評分8.6分。
主角是83歲高齡的“老戲骨”安東尼霍普金斯(他最廣為人知的角色,是食人魔漢尼拔先生)。憑借這部電影里的角色,安東尼還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二個奧斯卡影帝。
頂著大獎的光環,我抱著極高的期望點開。
然而,電影的前半部分,邏輯混亂得我一度懷疑拿獎是不是“黑幕”,直到后半部分,我才恍然大悟……
這部看似疑點重重、毫無邏輯章法的電影,拍出了超過5000萬人的痛——
阿爾茲海默癥。
這個病我之前也有聊過,它又名老年癡呆。
這個病的可怕不僅僅在于它的病癥,還有更糟糕的是,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病因,可在我國患者已經超過千萬。
電影中,導演用特別有沖擊力的畫面,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頭腦中的真實世界、以及家人的無力和痛苦,直觀地展現了出來。
01
老人眼中的詭異事件
電影一開始,是獨居老人安東尼和女兒安妮的爭吵。
安東尼脾氣糟糕極了,連續趕走了好幾個女兒請來的護工,女兒安妮雖然有點不耐煩,但還是耐著性子問父親緣由。
面對父親的埋怨,安妮欲言又止。來來回回兜了幾圈,才告訴父親,自己想和男友搬到別的國家生活。
安東尼錯愕,覺得女兒是想丟下父親,去過自己的快活日子。
看到這里,可能覺得是一個父女爭吵家長里短的故事。
然而接下來畫風一變。
安東尼坐在床上,突然意識到不對勁。他跑出客廳一看,家里竟然有個陌生男人在看報,聊了幾句,他才知道這是女兒的丈夫。
男人告訴安東尼,他和安妮已經結婚十年了。
這太不可思議了!在安東尼印象中,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個男人,怎么就和女兒結婚10年了。
安東尼滿頭問號,內心焦灼,只想趕緊問問女兒,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好不容易,女兒回來了。
然而打開門的,卻不是他的安妮,而是一個他從未見過的女人,這個女人還一直說,自己就是安妮。
完全不認識的兩人,都斬釘截鐵說是自己的女兒女婿,安東尼迫切想追問清楚??僧斔晦D頭,那個自稱女兒丈夫的男人,居然消失了……
對于安東尼而言,這件事還不是最詭異的。
事實上,他一直在被奇奇怪怪的事情困擾。
比如家里的格局和物件一時一個樣,窗外的景色也會換來換去。書房會變成雜物間,墻上的東西會莫名其妙就消失……
然而,這些看似很詭異的現象,其實只存在安東尼一人的腦海中。
他是阿爾茨海默癥患者。
觀眾所看到的敘事混亂、邏輯一團糟,都是安東尼犯病時真實經歷的。
混亂、迷茫、孤獨、惶恐……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世界,就像懸疑片一樣。
因為大腦神經細胞在一步步死亡,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都會退化。過去的記憶,不管好的壞的,都會一點點在腦海中消失,最后變成嬰兒一樣。
電影中,安東尼有一句讓人心碎的臺詞:
“我感覺我的樹葉掉光了,風雨帶走了他們,樹枝再也抓不住他們。”
這就是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最真實的體驗。
02
家人的痛苦
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是痛苦的、無助的,陪伴他們的家人也不例外。
因為健忘,他們會忘記家人的臉龐和姓名。電影中,安妮很失落,她為照顧父親付出了許多,可當她回到家時,父親居然認不出她了。
安妮無怨無悔照顧父親,但因為安東尼記憶已經錯亂,他不僅不領情,還認為安妮是想要霸占他的財產,在外人面前也用最刻薄的語言數落她。
氣急的時候,安東尼甚至說,自己會活得比女兒久,還要繼承女兒的財產,并發言譴責她。
因為擔心刺激父親,安妮都是強忍著,大部分時候只說希望爸爸理解她??梢粋€人躲起來的時候,她也忍不住放聲大哭。
電影里還有一幕,安妮看著熟睡的父親,想要將他悶死在被窩里。觀眾也分辨不清,那是安妮的想象,還是安東尼那混亂記憶中的一環。
長期反復是阿爾茨海默癥的特征之一,照顧患者的親人,不僅要承受患者脾氣變化無常帶來的壓力,甚至需要犧牲掉原本的生活,他們不可避免長期帶著一種無處宣泄的焦慮。
03
還有得救嗎?
一個很殘忍的事實是,目前阿爾茨海默癥的病因還沒有被確認,還沒找到治愈的方法。
而且不管以前多么聰明優秀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這種病。
像撒切爾夫人、里根總統、女神麗塔海華絲,還有《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晚年都備受阿爾茨海默的困擾。
更糟糕的是,安東尼是晚發型阿爾茨海默,還有一種早發型阿爾茨海默,在中年人身上也會出現。
在臨床上,將65歲作為與一個特殊的時間界線,在此之前發病,就屬于早發型癡呆,之后發病的稱為晚發型癡呆。
相比較而言,早發型癡呆比晚發型癡呆更糟糕,疾病的進展速度也要比晚發型要快。
早發型癡呆還有個“大問題”,它的癥狀非常不明顯。不一定是常見的記憶力衰退,還有可能是行為異常,語言表達障礙,視線模糊等等。
圖片來源:GQ報道
在GQ的一篇報道中,36歲的胡俊潔就患上了早發型阿爾茨海默。
10多年和丈夫努力打拼,開過小飯店、送過外賣,經營過熟食店。但在36歲那年,她的記性突然之間變得很差:記不得常來的客人、不認識路、甚至忘記了銀行卡密碼。
圖片來源:GQ報道還有《半島晨報》報道過,49歲的高中數學老師陳女士,也患上了阿爾茨海默。教了幾十年的高中數學,原本所有知識點都了然于胸,后來慢慢出現異常。原本1個小時能備好的課,需要3個小時,沒有備課筆記本她連講課都無法完成;曾經力求完美的她,竟出現了多次錯誤批改作業的問題。
阿爾茨海默就像一個隱形炸彈一樣,不知道何時會爆發。那我們要如何去判斷它呢?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阿爾茨海默,病癥大多相同,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判斷。
很多人都會有健忘的時候,但阿爾茨海默的記憶力下降,是會影響到工作能力和效率的,就像前面提到的女教師一樣。這種記憶力下降不是暫時的,會越來越嚴重。后面不僅工作無法完成,生活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像吃飯、穿衣服等可能都無法完成。電影里就有這樣一幕,安東尼連衣服都不會穿了,需要安妮幫助他完成。
除了生活有變化,精神狀態也會有轉變。
電影里,安東尼一直懷疑別人偷了他的手表,而且脾氣喜怒無常,有些行為甚至讓人覺得很自私。
第三個是認知方向也會出現問題。
認知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就像電視劇《都挺好》里的蘇大強最后得了阿爾茨海默,連回家的路都找不著了。電影里的安東尼表現得更為明顯,記憶完全錯亂,連女兒女婿都分不清,經常胡言亂語。
這三個表現是阿爾茨海默癥較為明顯的特征,如果感覺自己或家里的長輩有類似問題,最好去醫院神經內科檢查一下。最后聊聊預防。阿爾茨海默的病因還沒確定,只知道和遺傳有很大關系。所以目前也沒有更好的預防方法,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規避那些容易導致病發的因素。比如預防肥胖、控制三高,戒煙戒酒,多鍛煉身體,好好睡覺等等,都可以預防進入危險狀態。老年人的話呢,可以多做一些腦力活動,跳廣場舞、下棋、唱歌等等,這些活動都對大腦有好處。
雖然這個病不能徹底治愈,但大家也不必過于擔憂。只要接受正規的治療,是完全可以改善前面提到的那些癥狀的。只要癥狀減輕了,病人也不會太痛苦,家人照顧的壓力就不會那么大,生活質量也能提上去。
寫在最后
阿爾茨海默癥最大的痛苦在于,它會一點點吞噬你的記憶,直至抹去你在這個世界存在的證據。
美國作家大衛·申克將阿茲海默病稱為一場“漫長的死亡”:
就像棱柱體,將死亡折射成一道各部分原本緊密結合的光譜:自主權之死、記憶之死、自覺之死、性格之死、肉體之死。而海爾茨海默病特有的悲傷與戰栗,就源于受害者的“自我”在肉體死亡之前很早就已凋敝。
大概就是生不如死的感覺吧。
年輕不懂事的時候,我還愛給自己算,自己想活到多少歲。
但生命中的意外這么多,如果是遇上這種讓人無能為力的事情,那活著還真就成了受罪。
雖然老年癡呆大部分和遺傳息息相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它也是大腦神經退化的問題,慢慢退化是每一顆大腦的宿命,也就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還是要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識,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好好睡覺,健康飲食,該運動運動,該補充能量補充能量。
年齡越大,越感覺,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其他都是浮云。
小樓碎碎念:最近廣州全員做核酸,已經第3次了,很多公共場合也封了,我也開始逐漸囤食物,本來想著囤了大半冰箱該差不多了吧,結果很多朋友留言又給了不少建議,感謝大家!希望這次不封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