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身為《新聞聯播》主播的羅京。
在與淋巴癌抗爭10個月后,不幸離世,終年48歲。
面對親人的離世,無論對誰,都是沉重的打擊,活著的人需要接受現實,慢慢度過陰霾,一點點被治愈。
如今他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自己的生活妻子再次獲得愛情,并且時常探望羅京的父母,兒子已經長大成人。
1963年,羅京出生于北京。在高中階段,當他答應他的同學,與其一同去參加當年的北京廣播學院的選拔時,他的生活也就此被改變。
因為在最初他的想法只是參加全國理科高考,今后能考上大學就行,所以關于廣院的考試并沒有太多負擔。
但卻被選中,進入新聞系的播音專業學習。
入學考試時羅京的分數剛剛及格,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畢業時他的成績已經走在了前列。
1978年1月《新聞聯播》節目首播,電視播音算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新型領域,因為當時人們還是習慣通過收音設備聽新聞。
他把目標放在了中國播音的最高領域,夢想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的播音員,而且是電視新聞播音員。
1983年當他畢業時,成功進入了中央電視臺,并且開始他的職業生涯。
1991年6月7日羅京第一次主持《新聞聯播》,直到1996年,節目首次改變播出方式,嘗試由錄播改為直播,當時他與李瑞英一同承接這個任務。
雖然其中的一大段口播仍為錄播,但是直播的部分他們沒有出現任何差錯,依舊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為后來直播提供了模板和經驗。
像這樣的任務,以及無數次的大型現場報道和重大新聞播報工作,在羅京在20多年的新聞播音工作里,他都毫無例外地出色完成。
關于羅京這部分的人生經歷,如果說他是因為機遇進入播音領域,那么他成為受到極高贊譽的新聞主播是因為他對于完美的追求,負責的態度和極高的專業度。
身為央視主播的他自然是非常忙碌的,日常的工作,參與臺里的其他節目,值班,出差和出國似乎占據了他的全部時間,所以關于感情生活,他自己并沒有顧及。
與妻子的相識,是他上學時期非常投緣的教授的提議。在教授夫婦多次表示希望兩人可以認識一下后,羅京答應了和女方的見面。女方就是后來成為他妻子的劉繼紅,是廣播學院的學妹。
就是這一見,他們成為了戀人。當他們見面時劉繼紅 完全符合了羅京在心里對戀人的設定:就是那種文靜而又大方的感覺。
羅京的性格并不是特別外放和張揚,碰巧又遇到這樣符合自己預期的女孩子,是校友,又與自己來自相同的專業,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愛好,就這樣他們確定了關系。
在戀愛期間羅京依舊忙碌,在頻繁的出差和不規律的生活里,羅京經常不能如約和她見面,會一推再推。電話里也多數提及工作的事情和自己的行程,但這些劉繼紅都給予了充分的理解。
就是羅京這樣雖然忙碌但依舊有聯系,通過電話和她分享工作的見聞,事件的感悟,這樣踏實的感覺彌補了不能經常見面的困擾。他們在相戀3年后,決定結婚。
就是雙方這樣實實在在的樣子,他們在解決了時間和住所這些實際的問題后,才決定養育孩子。
婚后的3年,他們迎來了自己的兒子,組成了溫暖的三口之家。
羅京在家庭生活中忙碌而幸福,有妻子在背后支持。事業也在穩步上升中,先是播音組組的副組長,后任中央電視臺新聞編輯部副科長。
2004-2008 連續五年被評選為中央電視臺最佳主持人。但是他卻沒有躲開病痛的侵襲,2008年7月羅京被確診為淋巴癌。
根據當時的報道,羅京所患的是“彌漫性大 B細胞淋巴瘤”,雖然屬于中高惡度腫瘤,但是這種淋巴瘤的治愈率很高,半數病人能夠恢復健康。
也有腫瘤方面的專家表示,他來到醫院時,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全身器官都已經出現了淋巴瘤狀態,雖然這個情況比較復雜,但如果能很好地配合醫生治療,治愈地希望還是很大的。
所以醫院馬上就為他安排了化療。
羅京曾在節目中說過,他身邊的同事也會有一些身體問題,也有身患癌癥的人,但是他們在面對待工作時都表現得親切,隨和以及堅強。
也許就是受身邊人的影響,以及自己對于工作的熱愛,在病房中的他,對著來探望的同事,多次向他們表達了自己想再次重返崗位的心愿,并且對治愈抱有很大的希望。
但是身為病人,面對如此兇險的病情,以及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心情不可能一直保持積極的狀態,也會出現起伏。
后來他的夫人回憶說有次他一直發燒,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用冰塊給他降溫。羅京當時說想吃冰棍,但是那天他不太想吃在冰箱里的,后來妻子說:“那就去買吧”,之后他就有些急了,這也是唯一的一次展現出不穩定的情緒。
當時妻子并沒有往心里去,因為在羅京生病期間,劉繼紅沒有心思想這些,她只是在想:只要能為他做些什么,就已經很開心了。
剛到醫院外劉繼紅就收到了羅京的短信,內容是:“對不起,剛才是我脾氣不好了。”
當時妻子打趣地回道:“咱倆誰跟誰啊,沒關系。”但之后羅京又發消息給妻子,那一次也是羅京過了二十多年,唯一的一次在短信里說“我愛你”。
8月31號,已經經過一次化療的他,克服病痛,堅持工作,出現在《新聞聯播》節目中,這也是他最后一次登上主播臺。
確診后,他作為火炬手參加了奧運會圣火傳遞,還是完成了任務。同事在接受采訪時,都對他的敬業精神感到敬佩。
同行也對他的業務能力表示贊許。他成了身邊同事的榜樣。
2009年2月,羅京轉入307醫院繼續治療,根據當時醫院方面的介紹:他的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已經得到了有效抑制。
但是并發癥十分嚴重。雖然如此,當時的醫生仍對羅京的治療情況感到十分樂觀。
在他48歲生日時,領導和同事來到醫院為羅京慶祝生日,那時的他精神狀態還很好,也許是因為生病,他改變了原本的性格。
本來他是不愛表達情感的性格,在那一天,他變得感性,謝過了醫護人員,也謝過了自己的愛人。
同年6月,他的病情突然惡化,經過專家會診,在6月5日還是因為嚴重的并發癥引起了心力衰竭,最終搶救無效離世。
距離羅京確診癌癥,僅僅10個月,他就這樣匆匆離開了。
曾經對于病情大多數人都保持著積極的心態,沒有人能預料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在北京舉行的追悼會上,他的妻子難掩悲痛的情緒,哭腫了眼睛。愛人的離世后,生活里隨之而來的巨大變化,是無比痛苦的折磨。
再加上還有在上學的孩子,以及不知道羅京已經離開的母親,生活上的壓力擺在她的眼前,她終將自己面對。
雖然有聽話董事的孩子和親友,但是每個安靜下來的時刻,她還是得自己消解情緒。
多年后在接受采訪時,她說:“6月5日,是羅京的忌日,每年到這個時候,就是不自覺地會想起來。”
當說起自己的丈夫羅京,她總能回憶起令她感到欣慰的時候。例如他總是能通過他敏銳的觀察力,照顧到妻子的情緒。
當初為了照顧年幼急需照顧的孩子和更加忙碌的丈夫,劉繼紅辭去了工作,專心照顧家庭。
這樣的生活久了,在她和羅京參加聚會時,看到其他職業女性身上流露出的自信后,劉繼紅自己不免產生困惑。
好在羅京察覺到了這一點,帶著她回到母校報名,學習媒介經營管理,豐富自己,幫助她找回自我和自信。
采訪的過程中,她的手里拿著紙,不時地輕輕擦去因不受控制而涌出的淚水,又不忘對記者保持微笑,盡力克制情緒,用平穩的語調回答對方的問題。雖然紅著眼眶,但她依然大方而優雅。
從劉繼紅的采訪中能看出,她對另一半的愛是認真的,她會將真心托付給愛人,會與愛人一同經營家庭。
在多年后提起自己的丈夫她依舊難以抑制難過的心情,說起他們生活中的小事會展露笑意,足夠說明她很愛自己的丈夫,往日的生活是平淡卻美好的。
可能是時間在一點點拿走她生活里的痛苦的東西,也可能是這位出現在她身邊的新人,能修補她多年前就已經破碎的心靈 ,才使得她愿意再次出發。
如今她再次接受愛情,開始新的生活。這依然需要勇氣,才能重新接納新的愛人。
這必將會讓她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平衡好自己的內心。
唯有祝福,愿她能再摘取快樂的果實,在暴風后,在白雪覆蓋美麗的山峰之前。
大家喜歡羅京主持的央視新聞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可以點贊加關注。
友情提示:文章為本人原創內容,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