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對趙本山和郭德綱而言,都是特別的一年。
這一年趙本山宣布退出“霸屏”了21年的春晚,郭德綱登上了這輩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春晚。
有意思的是,2013年大年初一郭德綱主持的節目《郭的秀》開播,首位嘉賓正是趙本山,這是有意的噱頭,還是無意的巧合這不得而知。
兩個靠嘴吃飯的人見面了,自然得要“相形見絀”一番,畢竟這時候的趙本山正處在時代的巔峰,郭德綱恰好走在時代的風口上。
“唯一的遺憾是不能在央視春晚上看見您了。”
“我覺得我要是老在那站著,你就很難上去了。”
果然是老江湖,一句話就惹得哄堂大笑,誰知這句話過后,即使趙本山不在那個舞臺站著了,郭德綱也再沒登上過,德云社“掃地專員”岳云鵬倒成了常客。
言歸正傳,玩鬧過后,郭德綱主動提及自己的痛處:
“徒弟多了就不好管,尤其是我們這一行,干藝術的一個人仨心眼。你管他,他還操著心害你呢!
“我收的學生比你的更多,你的學生有些離開了你。目前,我還沒有一個徒弟離開我。”
郭德綱笑道:“不著急,不著急,有的是機會。”
剛捧紅了小沈陽,王小利,宋小寶,手里還有60個徒弟,個個溫順乖巧,簇擁在身邊,好不熱鬧,這時候的趙本山可謂“風頭正盛”。
而這時候曹云金大鬧郭德綱生日宴事件,才過去僅僅3年。
誰知這句玩笑一語成讖,9年后,老郭身邊從愛徒到徒孫個個分崩離析,反過頭來對趙本山“下死口”,從王小利到嬌嬌,似乎每個人身上都有“曹云金”的影子。
趙本山行走江湖幾十年,眼瞅著郭德綱血淋淋的教訓還會“重蹈覆轍”,這究竟是文化有限還是德行不足?
實則差矣,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場“時代的悲哀”。
01
其實細看趙本山和郭德綱的發家史,頗有些相似之處,也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只不過一個是想吃口飯,一個是搶口飯吃。
當年趙本山家里窮的叮當響,為了吃口飯才不得已學藝,一把二胡讓趙本山吃上了飯,吃飽了飯,還讓手下的徒弟們吃的嘴飽肚子圓。
1981年,盲人瞎子摔三弦,趙本山徹底火了,老婆孩子跟著也算享了幾天能吃飽飯的福,而這時候的郭德綱,不過是個七八歲的孩子,還不知道世間冷暖和人情薄涼。
不過相比趙本山,郭德綱的日子要好過得多,出生在相聲之鄉天津,父親是個老民警,聽相聲完全是郭德綱的愛好。
因為熱愛相聲,郭德綱的老父親還專門帶著他拜師學藝,郭德綱接連十幾年幾乎天天都是四五點起來練功,就想著能著一日能出人頭地。
可惜那一天郭德綱整整盼了20多年,30出頭的年紀,熬得像個60歲的老頭,才算有了點起色。
這個熬字不光代表了學藝艱辛,還夾雜著被人擠兌排斥。
老郭在熬的同時,趙本山也在擠破頭的想要登上春晚,雖說在1981年趙本山就火了,但真正登上春晚是在1990年。
據說趙本山上春晚是還是姜昆牽線搭橋的,但盡管如此,趙本山還是三上北京,多次勸返才有了33歲春晚上的一夜成名。
據說有一次趙本山眼瞅就能上了,但最后一刻還是被斃了,最后只能一個人灌了兩瓶原本打算給人送禮的茅臺,狼狽地回到家鄉。
而這一年的春晚,光是相聲作品就有4個,這一年17歲的郭德綱看著那年的相聲,心里一直想著什么時候能上一次春晚就好了。
這時候的郭德綱壓根沒注意到那年的“小品新人”趙本山,更不會想到會在23年后,在自己的節目《郭的秀》上會有一場十分“悲壯”的交接儀式。
看了那一年的春晚后,17歲的郭德綱再次北上,即便15歲那次輸得一塌糊涂,郭德綱依舊想要再試一次。
帶著100塊錢,住著15塊錢一天的小旅館,吃著饅頭咸菜,100塊錢花完后,郭德綱第二次進京再次鎩羽而歸。
1995年,22歲的郭德綱再次北上,殘酷的是這時候的北京幾乎已經沒人聽相聲了,“相聲”似乎一下子消失在各大舞臺。
至于原因嘛,以趙本山為首的“小品類演員”迅速崛起,陳佩斯,朱時茂,郭達蔡明,范偉宋丹丹等一大批喜劇人迅速占據文藝市場。
順著時代,趙本山成了當之無愧的小品之王。曾經的“相聲能頂半邊天”的世道,已然不復存在,就連馮鞏都在琢磨著轉行,從相聲進化到小品了。
盡管這時候的郭德綱和張文順和李菁成立了相聲小團體,但過得還不如趙本山《摔三弦》之前的日子。
而這一年正是趙本山發展最迅速的一年,也是郭德綱最落魄的一年。
可能是出于惺惺相惜,也可能是趙本山在郭德綱身上看到了最初的自己,在最艱難的時候,趙本山托人給郭德綱帶了句話:
好好地堅持,好好地忍,慢慢地就行了。
以至于很多年后,老郭想起那句話,依舊心生感慨:
在那個情況下,給你幾句貼心話,這是親人般的關愛,這么多年來我一直記在心里邊。
第三次到北京,郭德綱本想投入“文化人”旗下,“做一條狗”,結果沒有人肯收他,沒辦法,只能成了龍。
假使我有洛陽二畝良田,又安能佩六國相印!”
02
2004年,是郭德綱人生意義里程碑的一年,這一年郭德綱正式拜師德相聲大師侯耀文。
在將近9年的北漂生活中,郭德綱離了婚,遇到了“貴人”王惠,還收了幾個日后撕的昏天黑地的徒弟何云偉和曹云金。
拜師前一年,師徒幾個還吃饅頭就咸菜,王惠為了郭德綱把首飾都變賣了。
2003年,郭德綱還為了幾個徒弟的生計問題不得不上了一項名為“活人展示”的節目。盡管薪酬只有4000塊錢。
誰也想不到6年之后,老郭就算是被當猴耍也要養活的幾個徒弟,竟然成為戳他脊梁骨最痛的人。
北漂多年,郭德綱不想有太多奢望,只想著有個師承就好,誰知碰上了大師侯耀文,還有了于謙這個搭檔,郭德綱打從心眼里感激師父侯耀文。
當然郭德綱對侯耀文的感激不光是師承關系,還有就是侯耀文是力排眾議收下郭德綱的。
當時郭德綱可以說被整個“相聲圈”抵制,是師父侯耀文在最難的時候拉了他
當時侯耀文的說法是:“郭德綱會的傳統相聲,要比我們多得多,我們的相聲隊伍應該擴大,應該團結,要給孩子一碗飯吃”。
不得不承認,侯耀文著實是有眼光的,郭德綱確實是個相聲的好料子,不過他沒想到的是,郭德綱能夠站在時代的風口上,把春晚被小品壓制的相聲徹底發揚光大。
郭德綱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小品大師趙本山在語言類節目的“接班人”。
這時候風頭正盛,有了一對兒雙胞胎兒女的趙本山應該也想不到,自己將會在幾年之后人生拋物線就會急轉直下,而且還是被自己的親弟子拽下來的。
03
2005年,郭德綱徹底火了,順帶著的還有“德云社”,和愛徒曹云金。
CCTV舉辦的相聲大會上,郭德綱愛徒曹云金一路殺到決賽,但就在奪冠之際,郭德綱卻要求曹云金主動退出。
這場大賽的總導演不是別人,正是郭德綱的恩師侯耀文,為此侯耀文還把郭德綱臭罵一頓。而這也為曹云金日后的“單飛”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盡管如此,郭德綱對這個愛徒還是恩愛有加,曹云金絕對是當時絕對的“德云一哥”。
而這位“德云一哥”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上,似乎也改變了趙本山得意弟子小沈陽的命運,也改變了德云“掃地專員”岳云鵬的命運。
同樣在2005年,趙本山的老搭檔高秀敏去世,趙本山和老搭檔范偉徹底“分崩離析”。
2004年,趙本山的春晚作品《送水工》臨時換成了宋丹丹,但因為宋丹丹臨時有事,趙本山才找了高秀敏救場。
為了大局,高秀敏答應了趙本山,但在接受采訪時,高秀敏的話意味深長:
“我感謝本山大哥還想著我。原來聽說要用丹丹,但這會兒說讓我去我就去,我就要好好做,當好綠葉,捧好趙本山。”
《送水工》之后,高秀敏和趙本山再無合作,連同高秀敏的老相好何慶魁也離開了趙本山。
而在這之前,高秀敏對趙本山的“意見”也并非一天兩天了。
一次趙本山帶著高秀敏和范偉去四川進行了七場演出,趙本山拿了42萬,卻只給范偉分7000塊,高秀敏不高興了。
“哥呀,你太黑了,只給人范偉七千,你給人范偉兩萬也好啊!”
“他在我這里成名了,還想掙錢?成名了上別的地方掙錢去。 ”
作為“鐵三角”的老大哥,趙本山覺得是自己帶著范偉和高秀敏出頭的,自己就值這個價,久而久之三個人漸行漸遠。
高秀敏至死都沒原諒老大哥“趙本山”。
高秀敏去世那一年,范偉“婉拒”了春晚的邀約,趙本山頂著壓力拍完《不差錢》后,在后臺崩潰大哭。
自此趙本山和范偉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沒了左膀右臂,趙本山開始招兵買馬,不光成立“本山傳媒”,還開設了“劉老根大舞臺”,僅2009年,北京“劉老根大舞臺”開業僅一年,就創下6000萬票房。
而這僅僅是趙本山“膨脹”的開端。
04
2007年,59歲的侯耀文因突發心肌梗塞猝然離世,郭德綱心如刀絞,哭得不能自已,然而更讓郭德綱心痛的是愛徒曹云金的背叛。
盡管這時候的郭德綱撕過宋祖德、姜昆,還罵過騰訊,罵過北京電視臺,但面對愛徒曹云金的“直戳心窩子”,還是有些許的“心肌梗塞”
2010年,郭德綱37歲的生日宴上,愛徒曹云金直接撂挑子出走,原因和當初的范偉如出一轍。
但話說回來,范偉和趙本山本是搭檔,郭德綱和曹云金本是師徒,性質不一樣。
曹云金的離開直接給剛起步的“德云社”來了一劑“釜底抽薪”,當時的德云社本就飄搖不定,面臨著““反三俗”的整改。
說白了就是針對郭德綱的,當時郭德綱和德云社所有的書和音像制品下架,劇場演出停止、整改。
就在這風雨飄搖之際,德云社的“元老”,李菁、何云偉也發聲明宣布單飛,剛紅起來的郭德綱和德云社猶如“瘟疫”,人人避而遠之。
而這時候的趙本山正處于人生拋物線的“最頂端”。
買了一架造價2億的私人飛機,僅日常維護、飛行員、保險等費用估計500萬左右,燃料費大概1.5萬元/小時。
到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公布趙本山年入超1億,這一年,趙本山還在北京投資了近億元的“劉老根會館”,私人飛機的用途就是用來接貴賓的。
黃圣依還直接在舞臺上“跪拜”趙本山為師,這時候的“趙家班”說一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絲毫不過分。
2009年春晚,趙本山的愛徒小沈陽一夜爆紅,小沈陽爆紅的程度完全碾壓今日的岳云鵬。
本就本著“千萬別給觀眾吃大魚大肉,就給觀眾吃粗糧”的理念,趙本山生怕“本山傳媒”會因一個徒弟倒下一片,因此之后似乎在有意無意的“裁掉”小沈陽的流量。
劉老根大舞臺小沈陽極少出現,《鄉村愛情》中戲份少的可憐,趙本山將“不太敢用小沈陽”的策略在人才管理初期貫徹的十分徹底。
這個做法或許有些殘忍,但也著實有效,2010年曹云金事件之后,趙本山更加肯定了“不可一家獨大”這一點。
某種程度上,小沈陽的命運被趙本山也被時代烙上了不可復制的烙印,他的成功不可復制,但再也不會有第二次巔峰。
05
眼看著小沈陽紅了,跟在趙本山身邊多年的徒弟哪有不眼紅的,王小利就是其中一個,看到了王小利的不滿,趙本山在之后的幾開始著重培養王小利和宋小寶。
這一舉動究竟是江郎才盡力推新人,還是平衡“本山傳媒”一家獨大的趨勢,這不得而知。
總之在連著兩年帶著王小利上了春晚后,趙本山突然宣布退出連登了21年的春晚,而這一年,是郭德綱登上春晚的第一年。
這一年大年初一郭德綱的節目《郭的秀》上,趙本山和郭德綱的對話不小心“一語成讖”
“我收的學生比你的更多,你的學生有些離開了你。目前,我還沒有一個徒弟離開我。”
郭德綱笑道:“不著急,不著急,有的是機會。”
退出春晚后,趙本山專心致力于本山傳媒的發展,依托于各地的會館開展娛樂業務,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除了會館的演出,趙本山基本都在琢磨《劉老根》《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
這就使得趙本山的徒弟,由二人轉轉型成藝人的“演員”,只能依靠趙本山發展,再加上趙本山固有的家長式的管理方式,徒弟們也曾明確表示:“我們離開師傅就什么都不是了”。
這些“趙家班”的演員們,因為戲份窄,再加上缺少觀眾緣,再加上趙本山退出春晚,想要成為第二個小沈陽,王小利,宋小寶的機會幾乎為零。
當下的他們,牢牢地嵌在趙家班這艘大船上,是唯一的生存機會。
而此時,精明的郭德綱再次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上,他明白了流量的重要性,讓徒弟們參加綜藝。
就這樣岳云鵬“紅”了,接著張云雷紅了,孟鶴堂紅了,郭麒麟紅了,后來就連幾乎沒有相聲功底的秦霄賢也紅了。
在“流量”的路子上一去不復返的德云社徹底被郭德綱盤活了,但是否回歸了相聲的本質,這確實有待考究。
畢竟作為這些紅人里,功底最深厚的岳云鵬而言,說學逗唱,他只占了一個忠字。而就是這個忠字就足以保他一世榮華。
畢竟學藝的根本是人品,而趙本山徒弟這邊原本只靠著趙本山的“陰影”才能存活的徒弟們,也逐漸心思活絡起來。
06
“趙家班”僅有的幾位為人熟知的人物開始熱衷于直播,帶貨,趙本山一手策劃了10年的“二人轉演員轉型藝人”計劃,一夜之間分崩瓦解。
愛徒王小利因為接私活與趙本山不和,甚至還在公眾平臺直接說,跟著趙本山這幾年,確實沒賺多少錢,連個金店都開不起。
其實趙本山不允許接私活兒這件事,著實情有可原,畢竟趙四裸聊、胖丫違法、孟令宇出軌等一系列丑聞之下,本山傳媒著實“空虛”了。
小沈陽日漸落寞,宋小寶只會裝瘋賣傻,王小利分崩離析,再如此下去趙家班恐怕沒有一個能扛起門面的弟子
本山傳媒如今存在感最強的業務就剩下直播就是短視頻了。
宋小寶、小沈龍、宋曉峰、唐鑒軍等眾多弟子,長期活躍于各大直播平臺,似乎早已把本職工作落在腦后。
究其根本,還是徒弟們看到了“時代的風口”,個個迫不及待地想要擺脫趙本山的“陰影”,直播帶貨的利潤和跟著趙本山拍戲的片酬比起來,大家可想而知。
就連趙本山的女兒球球都把直播作為“主業”了,徒弟們的“爭先恐后”可想而知。
本山傳媒的如此現狀不知是趙本山的有意為之,還是迫不得已下的無可奈何,但趙本山著實是被“零落”了,然而悲慘的還不止如此。
徒孫嬌嬌直接在媒體公開叫板趙本山:
自己老公被趙本山坑了幾千萬,夫妻離婚;趙本山“打壓”自己,不讓自己演出等
最后還是同行看不下去了,直接揭了嬌嬌的老底:
你老公哪里投資劉老根大舞臺了?那是賭錢輸了;
誰限制你發展了,還不是你不聽勸,一定要直播帶貨,還賣假貨,這才被開除。
被揭穿之后,嬌嬌直接曝出了一個更大的瓜,5個字“真實的故事”,趙本山幾十年的形象轟然倒塌。
有同樣桃色緋聞的還有郭德綱。
大年剛過完,郭德綱就被傳聞和京劇演員王夢婷生下一個女兒,而這個孩子正是郭德綱的“私生子”。
郭德綱也只能含淚表示自己被“小人”陷害。
而郭德綱隨后曬出了自己的書法:大年初五,捏小人嘴。
一個是被流量裹挾著,不得不接受現狀,被“揭竿而起”的徒孫們宰割,但也只能忍著不回應。
一個是站在流量的風口上,時刻應對著流量帶來的“刀槍劍戟”。
兩個時代的造勢者就這么在人群中隕落,實在是可惜又可悲。
結語
趙本山和郭德綱都是時代的弄潮兒,可以說他們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但盡管如此,還是被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沖得不堪一擊。
曾經的王者被徒孫們扒得七零八落,一個以相聲為初衷的人,也只好為流量妥協,捧出一批又一批沒有相聲根本的流量藝人。
說到底還是趙本山的“山野藝人”缺少創作力,而郭德綱的“流量藝人”就有嗎?這恐怕得打問號了。
但無論是小品還是相聲,無論是哪個時代,都不可忘了初心,他們的根本是用扎實的手藝給觀眾帶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