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似乎成了內地“初代”偶像團體的回憶年。
先是懸疑劇《獵罪圖鑒》讓檀健次成功走紅。
觀眾從欣賞他的表演,到驚喜于他的“寶藏男孩”屬性。
原來他不僅演技頗有靈性,還擅長唱跳,是內地“初代”男團MIC的成員。
劇中內斂孤傲的畫像師,征服劇粉,劇外來到屬于檀健次的唱跳舞臺,他又能火力全開,化身臺風撩、燃得“檀王”。
網友越扒這位藝人,對他的喜愛便越多一分,《獵罪圖鑒》完結之后,檀健次上熱搜的頻率仍舊居高不下,討論度比不少一線明星還要熱烈。
有了這個契機,檀健次所在的MIC男團,也再次進入觀眾視線。
對大多數人來說,MIC這個名字很陌生,但了解成員實力之后,卻又忍不住感嘆全員“寶藏”,他們不僅唱跳功底扎實,還頗具個人風格。
即使后來部分成員轉型當演員,也沒有新生代愛豆普遍受詬病的臉盲問題,另一個成員肖順堯,便在《與君初相識》出演了頗為討喜的男配林昊青。
他雖然不是傳統古偶美男長相,卻勝在辨識度高,氣場OK,演配角觀感很舒適。
網友們扒完MIC成員之后,經常忍不住感嘆他們生不逢時,明明是全員“六邊形戰士”的實力強團,卻沒有碰上偶像團體爆發的好時間。
大家為“初代”男團扼腕時,“黑魔仙”劉美含也帶動一波“初代”女團回憶潮。
因為《巴啦啦小魔仙》的國民度,劉美含成為大量90后觀眾的童年記憶,如今30+的她,憑借勵志又自律的現狀,引發全網贊賞與情懷回憶。
同時,也對這位童年回憶帶了點憐惜。
因為演技不錯、顏值有特色的劉美含,事業上似乎總是踩錯時機。
她成年后曾一頭扎進內娛剛剛起步的女團領域,成為天娛旗下女團I ME成員,按當下的女團平均水平來評判,10年前的I ME的實力仍能算是頂配。
C位劉美含是知名童星,幾位中國籍成員的唱跳能力,都有當年競爭很激烈的《快樂女聲》背書,外籍成員一個是SM十年練習生,一個是泰國人氣女團成員。
她們的成名作《哎咿呀》在當年傳唱度很高,一出道便攬入多個獎項,如果有專業系統的包裝推廣,完全有機會與韓國女團掰頭幾年。
但很可惜,I ME與MIC一樣,都敗給了生不逢時。
彼時韓團已經打響亞洲偶像團口號,內娛偶像團體概念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去運營,他們既沒有專業的打歌平臺,也沒有足夠成熟的市場拖底。
擁有“六邊形戰士”的MIC面世后幾乎沒留下什么水花,I ME留下幾首人氣歌曲后,便在被質疑模仿韓團風格的爭議中悄悄退場。
如今藝人們憑借自己的能力在其他領域翻紅,很值得欣慰,這足以證明他們的優秀沒有被時間埋沒,但同時也更讓人為生不逢時的“初代”偶像團體惋惜。
實力強勁,卻受限于市場條件不得不沒落,很難不讓人意難平,若當年這些專業能力扎實的“初代”偶團們得到好時機,如今偶團或是不同的格局。
不過,MIC與I ME雖然很優秀,他們卻不是內地真正的“初代”偶像團體。
在韓國還沒有把偶像團體做成自己的文化輸出符號之前,在內地娛樂市場還沒有男團、女團的概念之前,上世紀90年代,內娛便早就出現過大量“鼻祖”團體。
先聊一聊內地女團“鼻祖”。
真正的“神仙打架”,還要看20年前的姐姐們。
內娛初代偶像女團,有不少起步于魅力之都上海,按出道時間來算,“鼻祖”女團應該是滬上音樂人李敏打造的玫瑰秀組合。
團隊名“玫瑰”便點出了她們的風格:成熟,每個成員的風格,都是找來音樂家朱逢博為她們量身定制,既有讓當時觀眾眼前一亮的流行風格,又不失本土與個人特色呈現。
同時期的內地女團還有不少日娛的影子,上海勁舞娃娃、夢幻想,以及演員姚芊羽曾經的Y.E.S少女組合等,都是日本娛樂公司在國內的分公司推出的。
其中,上海勁舞娃娃、夢幻想最為受寵。
夢幻想歷經三代成員,擁有四次登上春晚舞臺的戰績,貫穿三代團的老成員苑冉是知名主持人,在影壇成績也不錯,出演過《以家人之名》中的賀梅。
上海勁舞娃娃COPY了日本女團東京勁舞娃娃的模式。
內地觀眾對東京勁舞娃娃的熟悉度并不高,但喜歡日劇的觀眾應該很熟悉初始成員筱原涼子,以及研修生仲間由紀惠,皆是后來的日劇女王。
上海團成員的實力水平并不遜色成熟娛樂環境培養出來的東京團,出道后曾風靡一時,如今還有很多卡帶時期的聽眾保留著她們的專輯。
這個女團4名成員都是從2000名少女中海選出來的,在當時已算條件極為嚴苛,她們的青春活力很有感染力,留下過一個在上世紀90年代紅極一時的橙汁廣告。
但或許是女團概念太過超前,也或許是運營問題,幾個有日娛背景的女團,反而都不如純本土推行的玫瑰秀組合壽命更為長久。
當然,最長壽,知名度最高的初代女團,還是青春美少女。
她是旅日華人陳麗卿創辦的,如今已經歷時25年,成員前后有四代,年初還舉辦過25周年演唱會,經紀公司找來不少明星發聲祝賀。
但新一代成員知名度已經很小眾,從25周年留言便可以看出,最初的永遠是最美好的,青春美少女的巔峰時代,也是蔣中一、胡晶等人組成的第一代。
1996年,五位初代青春美少女一亮相便驚艷觀眾,那個時代的青春腔調拿到當下來看仍舊讓人心潮澎湃,少女們自然大方的表現力,很有超級偶像范兒。
當時的街拍拿到現在來看,仍舊是撲面而來的活力元氣。
主力戰將蔣中一又酷又甜的短發形象,也是青春美少女重要元素,這位姐姐出道時年僅12歲,臺風卻很穩,曾被選中與劉歡在97春晚演唱《手挽手-心連心》。
正是因為觀眾對蔣中一與青春美少女的印象太過深刻,《浪姐3》最初的網傳名單中還出現過這位姐姐的身影,可惜后來被經紀公司否認了。
熟悉偶像團體風格的網友可以發現,這一代真正的女團“鼻祖”們,她們的形象風格,要比受韓團影響面世的“初代”偶團們更加經得起時光考驗。
臺風對成員個人表現力要求越高、外形對工業流水化妝容的依賴越小,給出的感染力越強,后勁也越大,這也是很多人對鼻祖女團們念念不忘的關鍵。
而且,那個年代觀眾對藝人的作品要求很高,能闖出名氣的偶像團體,必須有傳唱度高的代表作,在這方面,青春美少女戰績也很扎實。
《浪姐2》那英隊曾表演的《快樂寶貝》,便是青春美少女的代表作,美少女版的《讓我們蕩起雙漿》和《快樂恰恰恰》,都是90年代的大熱門,一度進軍日韓市場。
有趣的是當年那英和青春美少女都客串過大爆劇《家有仙妻2》,歌壇一姐與初代女團跨越20多年的緣分,也能間接證明這個團體曾經的影響力。
按第一代青春美少女當年的國民度與藝人表現力,她們完全可以擁有更深的時代烙印,但初代團在管理規劃上似乎經驗不足,剛火沒多久便遭遇內部矛盾。
先是人氣最高的蔣中一離隊,再是幾名初代成員與公司打官司,解約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今日說法》等節目一度制作專題介紹相關情況。
待風波平息,青春美少女以第二代團面貌回歸時,已經沒了什么水花。
到了如今的第四代團,雖然成員實力不錯,但風格已經大變,元氣少女演變為成熟女人風,但繼任少女們也留下一首挺出圈的作品《I MISS YOU》。
美少女們如今的成熟風格,與曾經本土特色與摩登都市結合的御姐組合玫瑰秀有很大不同,沒有特別強勁的競爭力,想在韓式女團包圍中脫穎而出,真的挺難。
嚴格來說,早在2000年之前初代青春美少女退出時,屬于內地鼻祖女團的獨特魅力,已經慢慢在消失,屬于真正初代女團的輝煌,無聲無息中斷層。
但老觀眾不會遺忘,新觀眾仍舊能被20年前的小姐姐們征服,期待內地鼻祖女團們的魅力,能得到更完美的延續,有魅力的女團,永遠不被辜負。
下篇,七話再大家回顧一下男團鼻祖。
曾經大爆過的至上勵合,因成員翻紅受到熱議的MIC、HIT-5們,還只能算年輕的,真正的內娛男團鼻祖時代,與《山河月明》太子何晟銘,關系更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