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要靠自己,爸爸不會永遠來救你。”
當我再次觀看《摔跤吧!爸爸》時,依然被父親馬哈維亞的這句話感動,也終于理解,女兒吉塔為何能夠在比賽最后的22秒完成逆襲,那是父愛的最終呈現。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講述的是女孩吉塔和巴比塔在父親指導下,一步步走向摔跤冠軍的過程。影片在2016年上映后,就以其勵志的精神獲得了觀眾喜愛,豆瓣評分高達9.0。
我們在吉塔和巴比塔的身上,也看到父愛給她們人生帶來的巨大變化,故事的情節雖然發生于印度,但對于我們國內的家庭教育來說,依然具有啟發意義。
吉塔的兩次叛逆,體現的是父權與父愛相互沖突的矛盾
吉塔和巴比塔因為一次打架,讓父親看到她們身上潛在的摔跤能力,并對她們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早上5點起床跑步,剪掉長發,在泥地里進行摔跤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女兒吉塔對父親產生了兩次叛逆行為。
第一次叛逆是童年時期,吉塔因為身體的勞累,為了阻止父親訓練,她剪斷了家里的電線,調慢父親的鬧鐘,并破壞了訓練的場地。
第二次叛逆,是吉塔進入體育學院后,開始努力擺脫父親的控制,蓄長發,吃甜食,看電影,并質疑父親的訓練方法,用學到的“新技能”將父親重重摔倒在地。
兩次的叛逆,體現了吉塔對父愛的質疑,也是對父權意識的反抗,但父權與父愛,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父權,是希望女兒實現自己的夢想。
父愛,是幫助女兒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這兩種情感最本質的區別是,父權有著無窮的控制欲,和失去子女依附自己的恐懼,而父愛是無論多么嚴格的要求,最后的目的都是為了放手,懂得與孩子的分離。
在影片中,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來表現這兩種情感的不同,并化解了吉塔的叛逆。
第一次是通過童婚朋友的視角,對比摔跤與不摔跤兩種女子不同的人生,讓吉塔明白父親的嚴酷,其實是一種拯救,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擁有主宰自己人生的能力。
第二次,是通過對比吉塔與妹妹巴比塔的比賽,來襯托父親的技能并不過時。
一邊是坐飛機,一邊是破舊汽車;
一邊是華麗的體育場,一邊是寒酸的泥沙場;
一邊是吉塔屢戰屢敗,一邊是巴比塔的屢戰屢勝。
通過不斷的對比,吉塔終于理解了父親深沉的愛,主動與父親消弭隔閡,父親也再次來到她身邊,一步步指導她改變失敗的局面。
吉塔兩次叛逆的過程,也是對父權與父愛質疑的過程,通過這種矛盾的對比,讓我們看到真正的父愛,不僅是給孩子優良的衣食住行,還是鼓勵孩子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從被動到主動,是孩子在多視角下理解父愛的過程
影片采用不同的敘事方式,通過以村民的視角,侄子的視角以及女兒們的視角,來表述不同視角下,對父愛的理解過程。
首先是村民的視角,在村民的眼里,父親讓女兒們練習摔跤,簡直是離經叛道的行為。在傳統思維里,女孩應該從小學做家務,在14歲左右嫁出去,就完成了父親的責任。吉塔父親對女兒的訓練,成為村里最大的笑話,但在吉塔不斷取得成績后,又對他產生了崇敬心理。
其次是侄兒的視角,在侄兒的眼里,伯父雖然行為怪異,但他樂于參與其中,并以第一人稱的講述者身份,推動著故事的進展,他對伯父的態度也不斷改變,由吐槽到配合,再到深信不疑的跟隨。
另外是女兒們的視角,在女兒們的眼里,父親的訓練嚴酷得不近人情,但在父親的不斷訓練和鼓勵下,她們逐漸變得自信,相信自己擁有世界冠軍的潛能,并愿為之而努力。
在三種不同的視角下,所呈現出來的是父愛的不同緯度,我們不僅要問,影響吉塔姐妹成為世界冠軍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提出“暗示的本質”,有效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他認為當父母對孩子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時,孩子會變得更加自尊和自信,從而在各方面取得異乎尋常的進步。
反之,如果給孩子潑冷水,質疑孩子的能力,就會讓孩子喪失信心,并自我懷疑。
這種現象在吉塔身上有明顯的對比,她在進入體育學院后,教練不斷否定她父親的訓練方式,并要求吉塔采取防守的比賽策略,暗示她只要拿到獎牌就可以,這讓吉塔在一次次比賽中失敗,逐漸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而吉塔的父親則采取完全相反的態度,他相信吉塔一定可以取得世界冠軍,要求她放開手腳,利用自己的優勢采取進攻策略,并在女兒比賽失利時,大聲鼓勵“比賽還沒有結束”,在父親的鼓勵下,吉塔終于扭轉敗局,擊敗了讓自己恐懼的對手。
那一刻,吉塔贏得了比賽;
那一刻,父愛的力量得以呈現。
父愛的最好表現方式,是在困境中給你力量,讓你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不受傳統思想的禁錮,甚至不受致于自我,不受致于愛。
從電影到生活,影片給我們帶來的關于家庭教育的啟發是什么?
弗洛姆曾在《愛的藝術》書中,提到父愛與母愛的不同,相對于母親無條件的愛,父親的愛是有條件、有原則的。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為孩子做后盾、給孩子提要求、為孩子做榜樣的作用,并在行為中,讓孩子學會規則與努力。
這些父愛的表現形式,在吉塔父親的身上都可以看到,那么從電影到生活,我們可以從影片中,得到哪些家庭教育的啟示呢?
1、延時評價,幫孩子留出成長的空間
在影片中,吉塔父親發現女兒們的摔跤天分,提出了為期一年的時限,承諾如果一年時間不能讓孩子取得成績,就主動放棄摔跤夢。
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延時評價”,指的是對孩子的行為先不做評判,留下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允許孩子去發現和探索,發現自我更多價值的可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允許孩子有試錯的過程,是對潛能挖掘的鼓勵,也能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去追逐夢想,描繪自己人生的藍圖。
2、讓改變可視化、可量化,積極心理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吉塔父親在對女兒的訓練過程中,制定了清晰的目標和計劃。
先是通過讓女兒和瘦弱的侄兒摔跤,建立對自己能力的自信,讓吉塔第一次參加比賽,就有勇氣挑戰看似最強健的對手。
再通過一次次的比賽,來檢測自己的訓練成果,在吉塔比賽遇挫時,通過分析對手的動作變化,來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讓吉塔重新贏得自信。
這在心理學上也稱之為“皮革馬利翁效應”,當父母或老師對孩子有了某一個期望,或者貼上某個標簽時,孩子的行為就會朝著這個方向走。就如吉塔和巴比塔,當被父親賦予世界摔跤冠軍的標簽后,就開始一步步按照這個目標去實現。
3、喚醒孩子的理想與信念,讓孩子“獨立”是父愛的最終呈現
在吉塔參加世界冠軍比賽時,影響她心理和行為的是父親的兩句話。
第一句是在比賽前,父親指著來觀賽的女孩對她說:“你不僅僅是一個人比賽,你背后是那些被認為不如男人的千萬印度女性。”
這句話讓吉塔調整了比賽格局,她不僅僅是為完成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還是為了讓千萬女性獲得自信而奮斗。
第二句是在吉塔決賽只剩下22秒,在比分落后4分的困境下,想起父親的叮嚀:“記住要靠自己,爸爸不會永遠來救你。”
這句話讓她產生絕地反擊的勇氣,最終以領先1分的優勢,取得世界冠軍的金牌。
孩子的成長是不斷發現自我的過程,而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缺陷,鎖定自我的優勢,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實現自我價值,而這也是父愛的最終呈現。
寫在最后:
在影片中,感動我的不僅僅是吉塔姐妹勵志的精神,還有父親對她們愛的態度。
教育的最終意義,是讓孩子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也是影片最后,吉塔必須獨立完成比賽的意義,當吉塔父親關在雜物間,聽到國歌奏響的那刻,他流淚滿面,那一刻,女兒終于長大了。
每個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都要學會獨行,沒有誰可以代替他們成長,也沒有誰可以替代他們戰勝恐懼,只有我們教會孩子克服恐懼的態度,才是給予他們真正有力量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