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也是很好的,雷爹人物形象保持的非常好,死亡場面明明可以被預見,發生的時候還是很感傷。尤其臺詞“疼死我了”真是扎心啊。
看了資方的采訪,這部影片的籌拍時間緊任務重又恰逢疫情,所以資方找了三位導演分拍,以提升進度。感覺這是遺憾之處。近三個小時的影片,時長大部分給了槍林彈雨的戰爭場面,但卻不太能推動情節或深化主題。文戲和武戲銜接不自然,沒有給人環環相扣,相得益彰,必不可少的融合感。
這樣深刻的題材,那樣偉大的為我們幾代人吃盡了苦,打盡了仗的一代人的犧牲付出,當得起被電影人精雕細琢地研磨出一部史詩巨制。志愿軍戰士耳熟能詳的英勇事跡希望能得到充分展現。如果史詩需要時長,那就給它時長;但不是把時間拖長增加無謂的情節,就能成為史詩。轉折總是莫名其妙,看的我無法入片,有一些鏡頭可以不放的,比如劉秘書,送人頭的描述,建議劉秘書半夜去敲導演的門,給他科普一下歷史的慘烈可好!再加上那些神經兮兮的彈幕,他們以為發出的彈幕就是他們自己的射出的吧…圣誕節不是美國的,起源好像是芬蘭,看一部電影,就再也不過圣誕?還是老老實實關彈幕吧!
吳京當然是很好的,文戲也越來越精湛了。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冰雕連的意志與不屈的犧牲精神,不該只是通過敵人的敬禮所表現,我們對其應該有更深入的挖掘。 也許長津湖一戰放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處短短的剪影,但這段剪影也足夠驚心動魄,電影讓這段史書中短短的文字有了更生動,更有血有肉的表達,是極有意義的,當這樣的主旋律電影慢慢多了后,將會使后人不再迷失,我們會明白中華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巍巍數千年仍傲然挺立,是因為什么,是因為這些剛健有力的民族脊梁,是這些足以滌蕩靈魂的不屈意志!
可能愛國題材看多了,對于濃墨重彩的抗美援朝大主題確有感受也僅是感受無法熱淚盈眶罷了。這其中觸動最深的兩點,其一是伍千璽從軍蛻變,其二是美軍奧利弗-史密斯師長作戰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