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最近是真的“心如”——稱心如意的“心如”。
事業上,由她擔任制作人、剛一開播就被奈飛用2.5億臺幣,買斷三季獨播權的《華燈初上》圓滿收工。
家庭上,她罕見地主動曬出與老公霍建華的甜蜜合影。
她素顏出鏡,成熟自信,“高冷老干部”霍建華在后方配合地擺出各種姿態。
沒過幾天,她又與分手27年的“著名前男友”林志穎,同臺為某燕窩品牌代言。
昔日戀人“世紀合體”,正當媒體欲借此大做文章之際,“雙林CP”卻毫不尷尬,不僅四目相對,更互相打趣逗樂,大方調侃,被人盛贊“有智慧”。
一個女明星的“稱心如意”來得如此順理成章,毋庸置疑。
仿佛沒有人記得兩年前的林心如,處境截然相反。
彼時她飽受“中年瑪麗蘇”的詬病,注銷內地工作室一事更顯她的前途渺茫。
婚姻從開始便不被祝福,“挾胎逼婚”的傳聞向來有之,甚至有狗仔拍到她與霍建華街頭吵架被撇下獨自大哭,婚變在即。
她的風評也不好,因在《康熙來了》爆料與周杰拍對手戲的糗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她被視為嚼舌根陷害人的“心機女”。
在趙導全面開花,范爺艷壓全場的歲月里,林心如是黯淡的。
而在娛樂圈黑云壓城之際,“還珠三姐妹”一度被諷“全軍覆沒”。
可僅僅只用了兩年,林心如異軍突起,逆風翻盤。
在“小燕子”銷聲匿跡、“金鎖”遠赴他鄉后,“紫薇”竟然奇跡般地拿下一局。
01
還珠的詛咒
神劇《還珠格格》在成就了三個女孩的璀璨星途后,反過來變成她們的詛咒。
在離開《還珠》的日子里,“三美”或多或少被迫重復著那三個深入人心的角色。
趙薇是最幸運的,但古靈精怪、彪悍跳脫的標簽已經融在她的一顰一笑里。
即使是在港臺的娛樂節目上,她也被要求走惡搞路線。
想通過時尚轉型,卻意外招來《軍旗事件》,被罵得體無完膚。
狼狽道完歉,狠下心來鉆研演技,好不容易得到出演《京華煙云》姚木蘭一角的機會,這個林語堂筆下的完美女性,透過趙薇的演繹,最終變成觀眾口中“最不像話的姚木蘭”。
擺脫“小燕子”的路上層層疊嶂,荊棘叢生。
以至于20年后,已是圈中大佬的趙薇,再被重提小燕子一角時,那臉上浮現的表情,沒有懷念,沒有感恩,只有無盡的尷尬和冷漠。
《還珠》劇組再聚首
范冰冰的開場則要弱一點,再怎么強調角色不代表演員,“丫鬟”也很難比“格格”風光。
為了甩開這身“丫鬟氣”,冰冰單打獨斗,一人就是千軍萬馬。
遠去的傳聞已模糊不清,只有影像還記錄著那時的印跡。
在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之前,冰冰的代表作品,是《手機》里那個令人憤恨的小三伍月,大尺度出演禁片《蘋果》,以及華誼酒會上,種種出格之舉。
路還沒走明白,就用盡了萬種風情,讓圍觀者內心無一安寧,成功招來圈內的排擠。
冰冰也聰明,靠大佬沒結果,期滿就離開華誼,成立內地第一個明星工作室。
時也命也,野心家最能識別野心家。
當珠光寶氣的范冰冰,遇上巧立名目推蛋糕上臺為正主搶頭條的楊天真,兩人注定攜手開啟日后內娛的美麗傳奇。
范冰冰、孔維同臺
眼看著自己精心打扮反被搶了風頭,冰冰不急不惱,反手就把楊天真收入麾下,正式踏上當爺的康莊大道,長達十余年的艷壓之旅。
林心如當然也延續著“紫薇”一角的榮光與封印,但比起趙與范早年精彩跌宕的奮斗史,林心如的反抗與轉變并不激烈,甚至可以說“溫吞”。
當我回顧林心如的演藝生涯,最大感覺是驚訝——在撤出內地之前,她竟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突破性演出,角色一水兒都是溫柔堅韌聰慧可人的女性。
《情深深雨濛濛》中的如萍,《半生緣》中的顧曼楨,《男才女貌》中的蘇拉……而在《封神榜》出演的蘇妲己,則在范冰冰另一版無比貼切的演繹下,被大眾全然忽略。
林心如版“蘇妲己”
甚至在那部讓她二度翻紅,開啟事業第二春的《美人心計》中,她飾演的“竇漪房”,依然還是這類角色。
林心如并沒有刻意地營造自己溫婉可人的一面,反而在許多采訪節目中,她反復強調自己并不是“紫薇”,且性格完全相反。
但環境弄人也好,性格使然也罷,一直在角色上未有突破的林心如,帶著“紫薇”的一部分面目,出現在數不清的劇集中。
也因此,看起來并沒有過多掙扎的林心如,恰恰才是被《還珠》困得最深的一個,也是被觀眾誤會最深的一個。
02
歷史的進程
揮別《還珠》的第一個十年后,命運的分野繼續,時代的洪濤率先在娛樂圈噴薄。
“小燕子”一步一進階,考導演系的研究生,進資本市場當女股神,又重返名利場,又導又演,漫天開花。
趙薇個人主要成就
“金鎖”已成范爺,一句“我就是豪門”馬力全開,扎中多少還沉浸在“豪門夢”里的大明星。
紅毯登基,鮮花著錦,靠著美貌在內娛殺出一條血路,在爭議中扶搖直上,一時風頭無兩。
范冰冰穿“龍袍”走戛納
林心如也乘著東風冒頭,一部《美人心計》火遍大江南北。
她乘勝追擊,當起制作人,同時作為主角出演《傾世皇妃》,賺足眼球。
但竇漪房也好,馬馥雅也罷,除了讓她聲名大噪以外,也讓她又踏入同一條河流。
《傾世皇妃》大獲成功的同時,觀眾也開始對她不滿叢生。
這類古偶劇披著大女主、大制作的外衣,可本質上并沒有擺脫“霸道總裁都愛我”的言情套路。
林心如摘下“紫薇”的光環,卻鉆進“中年瑪麗蘇”的套子中。
另一面,多年來的角色定型,讓大量只能通過作品了解演員的觀眾,將她視為“玉女”。
而她本人大大咧咧、無所顧忌的性格,讓她在戲里戲外形成強烈反差。
昔日耍嘴逗樂的視頻,在訊息越發通暢的當下,被翻出來添油加醋后,廣為傳播。
先是“舌吻事件”引發爭議——她曾在《康熙》上,變相承認當初拍《還珠》吻戲時,周杰吐了舌頭。
這幾句話沒少讓周杰挨罵,而多年以后,不明真相的觀眾又把槍頭反過來,對準林心如。
她被罵“心機造謠”,害慘了周杰,卻沒有人愿意再聽聽她在節目里的解釋:周杰只是太投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4年,于正的一通爆料,又讓林心如陷入不義之地。
在節目中,他直言自己非常討厭一個女人,跟她有解不開的心結。
而這個女的,“臺灣的”、“過氣的”、“翻紅的”。
這些詞組在一起,顯然就是沖著林心如去的。
但忘恩負義的心機女,還不足以概括當時的林心如,在大眾心中的負面形象。
2015年,林心如39歲生日。
在生日派對上,經紀人為其安排了5位肌肉猛男助興,圍著她貼身熱舞。
舞男們將林心如團團圍住,輪番拉著她的手往自己腹肌上摸。
這一幕被當場拍下,被媒體配上她以前 “恨嫁”、“喜歡帥哥”等言論,被黑得一塌糊涂。
沒有什么比“玉女變欲女”更塌一個女明星的人設了。
林心如事業上升之際,卻迎來了口碑的嚴重下滑。
有報道說她耍大牌罵劇組司機:你不就是個車夫嗎?
卻不提事情的原委和司機的回應。
有人說某綜藝節目組曾在她的柜子里找到貼著趙薇照片的玩偶,玩偶被扎了針。
雖然“扎小人事件”被《還珠格格》制片人出面辟謠,但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結果可想而知。
2015年,趙薇、范冰冰被傳“不和”17年后,首次合體,以一句“結識薇時正豆蔻 重逢冰心在玉壺”掀起坊間的風言風語。
但兩個大腕和氣破冰,被質疑的,當然就是落單的那個,林心如躺著又中槍。
盡管在一年后,兩人又一同出席了林心如巴厘島舉行的婚禮。
三人世紀同框,但無人關心,因為此時輿論的焦點又集中在了新郎霍建華的表情上。
大眾把霍建華表情解讀為“被逼無奈”,把林心如的婚姻解讀為“挾胎逼婚”。
不管當事人如何澄清,看客只相信自己一廂情愿的判定。
這種充滿惡意的揣測,至今沒有停過。
霍建華一句“結婚后粉絲跑光了”,讓輿論開始攻擊林心如害了霍建華。
被拍到深夜獨自坐在街頭,則被解讀為“婚變”。
總之那幾年里,林心如就像被下了降頭,被人罵到關評論。
出席活動被人嘲笑得罪攝影師,倒霉得仿佛喝水都能塞牙。
個人口碑節節敗退,事業又不見起色,像回光返照,亮堂一下又暗下去。
她注銷了在橫店的工作室,被部分“行業人士”解讀為“混不下去,卷鋪蓋走人”。
大家都以為,她也就這樣了。
03
個人的奮斗
還沉浸在某些幻象里的人,不會意識到,命運的手,又開始新一輪的翻云覆雨。
在內娛如烈火烹油般沸騰的時候,沒有人會猜到,一樁陳年舊怨,會牽出一紙陰陽合同,會讓一個國際巨星,就此隕落,不復以往榮光。
更沒有人敢相信,一個實力、資源、人脈無一短板的國民女星,會以沒有人能解釋的方式,銷聲匿跡,就此埋名。
炙手可熱,如日中天,要涼也不過一夕之間。
時代的波云詭譎,讓名利場人人自危,噤若寒蟬。
與此同時,林心如主演的臺劇《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在臺灣開播,評價不俗。
這么久來,大家才首次用審慎的目光望向這個被誤解多年的女演員。
她在新臺劇上的試水,在2014年已經開始,那是她工作室出品的第三部愛情劇《16個夏天》。
林心如同樣又當主演,又當制作人,并憑此提名臺灣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女主角”。
《16個夏天》劇照
在此之前,鮮有人愿意注意,她的改變,早已發生。
那是2004年,28歲的林心如,覺得自己扮演角色同質化太嚴重了。
她不再需要動腦,笑跟哭仿佛設定好的程序,需要就啟動。
于是她放下手中的一切,孤身一人前往美國紐約電影學院進修表演。
回來之后,開始嘗試不同的角色,盡管收效甚微。
在演藝上突破是很難的,林心如不是有天賦的選手,她的身上有種“鈍感”,說話百無禁忌,被罵也是后知后覺,“情商低”一度是她的黑點。
林心如在綜藝節目中被人吐槽“懶”
全網黑的時候,她也幾乎不為自己爭辯。
這種超乎常人的“鈍感力”對演員是大忌,但對她轉型制作人卻是如虎添翼。
她在內地試水制作的時候,已經在為今天的翻身奠基。
在第50屆臺灣電視金鐘獎上,作為演員的她,角色僅獲得“視后”提名。
但作為制作人的她,卻捧回了最佳戲劇節目獎。
蘇有朋調侃她:本來以為你只是一個漂亮的女明星而已,沒想到竟然變成了制作人。
就像大家本以為她的事業已經阻滯,卻沒想到她柳暗花明,在臺灣開花結果。
如今《華燈初上》播到第三季,收視和口碑已經疲軟,不少觀眾認為她依舊沒有擺脫“中年瑪麗蘇”的怪圈。
可演員之外的林心如,制作人的事業卻更上一層樓。
《華燈初上》1、2季豆瓣評分
在制作戲劇的同時,她還完成了碩士課程。
就這樣,兩年前還灰頭土臉的林心如,忽然就咸魚翻身,大放異彩,迎來事業的第三春。
曾被“薇導”、“范爺”甩出幾條街的她,如今竟然成了《還珠》里的最大贏家。
從她奇跡般的翻身,你很難總結出有效法則。
你也沒法說她有的,別人沒有——如今個人的成與敗,實在太仰仗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任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希望之冬……
狄更斯名言永不過時。
如果說非要從林心如身上看出些什么來,我覺得除了那句凝結智慧閃光的“個人奮斗也要考慮時代的進程”之外,還有一個更值得懷揣的東西。
那就是希望:
keep住,你永遠有機會再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