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小秦氏如此惡毒,她的兒子為何并沒有被“染指”?
小秦氏典型的“白蓮花”,把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發揮到了極致,她表面是好繼母,對繼子顧廷燁關懷備至,無論顧廷燁做錯了什么都幫著他,實際上卻是在“捧殺”顧廷燁,想要把他養成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廢人,她心思歹毒,在偽裝被撕破了之后慫恿康姨媽殺害明蘭,放火燒屋,就是這樣一個惡毒之人,她的兒子卻是“出淤泥而不染”,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秦氏的兒子怎么沒有被“染指”呢?
小秦氏的兒子真的是一點也沒有被母親影響到,小秦氏一直想要兒子繼承侯爵之位,她一直以來的偽裝也是為此,奈何顧偃開有三個兒子,個個都是嫡子,小秦氏的兒子偏偏是第三個,即便是長子顧廷煜身體不好,還有次子顧廷燁,怎么也輪不到小秦氏的兒子,小秦氏為了讓兒子坐上那個位置,計劃幾十年,偽裝了幾十年。
小秦氏和自己兒子就是兩個極端,她的兒子一點也不在乎侯爵之位,甚至對母親的所作所為十分不理解,小秦氏在乎權力地位,她兒子在乎的是一家人在一起,所以在知道母親和顧廷燁關系不好的時候,直接從馬車上跳了下去,更是指責小秦氏旁邊的貼身丫鬟,說她攛掇自己的母親。后來顧廷燁和皇帝做戲,所有人都以為顧廷燁戰死沙場了,這正是小秦氏想看到的,因為這樣一來她的兒子便能名正言順登上侯爵之位。
小秦氏的兒子不以為然,對侯爵之位也沒什么心思,即便得到了顧廷燁去世的消息,他也直接告訴小秦氏,自己會上表請求皇帝讓明蘭的兒子襲爵,這可把小秦氏氣得夠嗆,小秦氏這樣一個工于心計且狠毒的人,她的兒子怎么會如此單純,如此的“出淤泥而不染”呢?
其實小秦氏的兒子顧廷煒之所以會如此單純,完全是因為母親做戲做得太逼真了,從小他便被灌輸兄友弟恭的思想,小秦氏偽裝成一個慈母,而他也是顧廷燁的好弟弟,他和顧廷燁關系向來不錯,他并不知道母親做的這一切都是裝的,幾十年的兄弟情不是說割舍就能割舍的,顧廷煒一直被蒙在鼓里,對母親做的事一無所知,自然非常單純。
再者,小秦氏雖然知道自己惡毒,卻不愿意讓兒子卷入這些是非之中,小秦氏利用顧廷煜,利用康姨媽,卻從未利用過顧廷煒去害顧廷燁。在劇中顧廷煜本來想從顧廷煒那里打聽消息的,卻被小秦氏一言否定,她說自己兒子什么都不會,小秦氏把顧廷煒保護得很好,或許最終顧廷煒都不明白自己母親為什么轉變那么大,為何會與顧廷燁撕破臉。
顧廷煒自身本就沒有什么大抱負,在他是侯府嫡子的時候,他想著靠侯府的庇蔭過日子,在顧廷燁成了皇帝面前的紅人時,他也想抱住顧廷燁的“大腿”,他知道自己沒有什么能力,所以也從未想過要成為侯府的繼承人,從小也沒有人把他當做繼承人培養,他生活的環境就是如此。
小秦氏給顧廷煒營造了一個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假象,小秦氏雖然一直保持著清醒,可顧廷煒并沒有,他把小秦氏營造的假象當成事實,這也是他沒有被“染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