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些神劇對于戰爭片領域的攪動,導致這個類型的佳作越來越少。一來是題材敏感,二來是受眾局限,即便像《烽煙盡處》那樣請到張翰這個稍微有點名氣的青年演員,依舊無法彌補劇本本身存在的漏洞。
而那些早就成為佳作的戰爭劇,在反反復復的觀看中,越發能夠咀嚼出其中的深刻思想?;蚴菍€人成長的描述,或是對民族大義的闡述,或是對國家命運的反思,總能引導觀眾進行主動的思考。
在我心中,有七部一直收藏著的國產戰爭片佳作,每部口碑都在8分以上。
第七名:雪豹
文章主演的《雪豹》被很多人歸類到了神劇里頭,因為在故事后期,周衛國依照現代特種部隊的訓練方法打造出了一支抗日武裝部隊,覺得不太合理。
但如果真的看過這部劇,知道周衛國在國外接受的訓練,和竹下俊共同學習的戰爭理論和實戰經驗,就能夠理解周衛國超前的戰爭思想。
我承認《雪豹》有爽文的套路,周衛國的成長就跟開了掛一樣,從國軍到土匪再到我軍,身份的轉變代表著思想的轉變。
周衛國雖然有主角光環,但卻也是有血有肉的,他有悲憫,有痛苦,有憤怒,所以,周衛國是沒有被神話的,他可不是燕雙鷹。
周衛國可以理解為中國人中的精英,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精神寄托。
他好學,跟著竹下俊學日語,學劍術,學日本文化,在學校里刻苦學習戰爭理論,因為他知道現在所學的總有一天會用上。
你可以把這部劇看作是爽劇,但不能歸類到神劇里,它只是把中國人中的精英單獨摘出來,賦予一種美好的寄托,讓他在熒幕里完成一種精神鼓舞。
第六名:歷史的天空
我到現在都記得張豐毅在劇中的角色名叫姜大牙,而早期的于和偉總是以反派形象出現。
在《歷史的天空》里,于和偉演的反派萬古碑是那種暗戳戳的小人壞,披著正人君子的外衣,他不會立馬殺死你,而是那種拿著刀子一刀一刀刺你,讓你慢慢把血流干。
這部劇最好的一點就是,它的故事重心不在戰場上,而是放在了內部斗爭中,這樣的敘事在當時是很冒險的,幸好沒有什么大的問題。
革命的殘酷性和復雜性,不僅僅體現在敵我雙方你死我活的搏殺,還體現在同一陣營不同出身的干部之間的關系處理,這種內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也是很重要的。
爾虞我詐的內部斗爭特別精彩,每一句話的背后很有可能存在陷阱。
朋友只是客套,利益才是根本,姜大牙能夠從莽撞成長為穩重,甚至變成了老狐貍,這大概就是人情世故。
《歷史的天空》時間跨度很大,而且,它拍出了《亮劍》不敢拍的后半部分。
只能說,姜大牙的命可比李云龍好太多了,至少笑到了最后。
第五名:永不磨滅的番號
前期覺得是鬧劇,中期覺得是荒誕劇,后期又覺得是悲劇,這就是《永不磨滅的番號》給我最大的感受。
這部劇是很不好歸類,雖然有喜劇元素,但并不能說它就是喜劇,用喜劇的方式來呈現悲劇,這才是這部劇的高明之處。
黃海波的李大本事,王雷的陳鋒,李健的孫成海,這三個不屬于正規軍的人陰差陽錯成為一個組合。
他們在磨合中成為了牢不可破的鐵三角,拼命打仗的原因很簡單,為自己的部隊爭取一個永不磨滅的番號。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就是李大本事在奔赴戰場前,挨個兒給自己的手下梳頭發,很迷信的想法就是梳了頭能逃過鬼門關。剛開始還笑嘻嘻的李大本事,慢慢地開始滿含熱淚。
他知道這場仗的殘酷,他知道自己的手下不可能活著回來,但還是義無反顧。
那個番號就是信仰,信仰的背后是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哪怕死了也是值得。
第四名:生死線
它屬于戰爭片嗎?
這是我一直存在的疑惑,沒有像樣的反擊,沒有像樣的部隊,單靠幾個人就想守住沽寧城,此時的沽寧城也成了當時滿目瘡痍的中國縮影。
楊爍的四道風,廖凡的歐陽山川,張譯的何莫修,李晨的龍文章,劉天佐的六品,這五個性格各異的人居然能夠走到一起,也許,這是生死存亡之際的相互照應吧。
沒有什么英雄,有的只是殘酷,有的只是自救,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可在這座被拋棄的沽寧城,生存都沒了保障。
看這部劇你能感覺到那種絕望從頭到尾,即便最后勝利了,可龍文章死在了本該要去救的鬼子手雷上,此時他距離家門口只有幾步遠。
四道風死在了大阿爺的冷槍下,而蘭曉龍把他安排在了沽寧城外死去。
最有性格的兩個人死了,死在了勝利日,多么殘酷,可這就是戰爭,誰也不敢保證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好在何莫修,六品,唐真,歐陽山川還活著,帶著殘忍的記憶活著。
第三名:人間正道是滄桑
張黎的電視劇,從來不討論對錯,只展示不同立場不同選擇以及不同結局。所以,在《人間正道是滄?!防镱^,你可以感覺到各種思想的碰撞。
楊家三兄妹擁有三種不同信仰,孫紅雷的楊立青和黃志忠的楊立仁是針尖對麥芒,誰都說服不了誰。從小家到國家,以小見大地窺探著社會的發展和思想的轉變。
什么是正義?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信仰?也許,只有勝利者才有定義這些的資格。
我特喜歡孫淳演的瞿恩,他滿足了我對于信仰堅定者的一切幻想,說話堅定有力,眼神永遠閃爍著光芒。
他是一位尋找道路的先驅者,他要的不僅僅是改變社會制度,更是讓每一個個體得到尊重。
黃志忠的楊立仁比孫紅雷的楊立青演得好,你不能說楊立仁是壞人,他也只是在尋找著真正的正統。
他帶著知識分子的迂腐和固執,到頭來失去了一切,包括他一直追隨的信仰。
第二名:亮劍
喜歡《亮劍》的觀眾年齡覆蓋面很廣,因為這部劇拍得太生活化了,尤其是塑造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李云龍,讓觀眾覺得他就是我們身邊的大老爺們糙漢子。
這部劇看得很爽,沒有弱化敵人,沒有神話我方,從服裝造型到槍械道具,都特真實。
說一個細節吧,戰爭時期,李云龍的脖子那里從來沒有干凈過,每天起早貪黑哪有時間洗臉洗脖子。而和平年代娶了老婆后,脖子那里就變干凈了。
這種細節的變化說明劇組真的用心了。
據說拍攝的時候,預算根本不夠,所以群眾演員基本上是兩頭跑,今天是我軍,明天就是敵人,就連李幼斌都客串過小嘍嘍。
本來要把《亮劍》排名第一的,奈何第一名的這部劇太強了,只能讓《亮劍》屈居第二了。
第一名:我的團長我的團
這部劇永遠是我心中戰爭片第一,沒有哪部劇能夠替代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因為太真實了。
戰爭就該是這樣子的,每個人奔赴戰場的初衷都不一樣,甚至對于保家衛國認識還不夠深刻,只有經歷了,才能夠理解。
對于這部劇可能很多人已經看過多次,而蘭曉龍為何會創作這部?。恐涝蛞簿兔靼坠适碌暮诵?。
《士兵突擊》的成功,讓很多人期待蘭曉龍和康洪雷的再次合作,他們兩個也有這種打算。
于是,冒出想拍戰爭片的想法,在采風的過程中,來到了中緬邊境的松山,發現了一座墓碑。
在墓碑下,埋著的是中國遠征軍的骸骨,這里是松山戰役的遺址。當時的松山會戰,我們傷亡達7763人,經過了十輪對戰,戰況慘烈。
沒有人知道這段歷史,也沒有劇組拍過這段歷史,所以才有了《我的團長我的團》。
所有人都是主角,從失魂落魄到殊死搏斗,這個炮灰團最終找回了他們的魂兒。
七部戰爭劇我看過很多次,這個排名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但對于第一名我從來都是堅定的,因為太喜歡《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