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里面擁有高學歷的女演員,寥寥無幾,而娜塔莎·波特曼就是其中之一,還有早些年的朱迪·福斯特、克萊爾·丹尼斯等等,她們除了演技精湛之外,私生活和對待感情的態度都是異常低調的,絕不是一些網紅家族可比的。
當年在《這個殺手不太冷》爆紅后,她接受采訪時回答記者:“其實我不冷,我很溫柔。”
可見她的情商有多高,既贊美了自己,也替《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片子宣傳了一波。
你很難想到,當時的娜塔莎·波特曼只有13歲。
還記得當年我們被這個13歲女孩的雙眼所迷惑嗎?
娜塔莎·波特曼出生于一個重視教育的猶太學術家族(阿什肯納茲猶太家庭),是家中獨女,父親是一名醫師,母親是一名美國籍家庭主婦,他們對女兒的教育非常重視。
而娜塔莎·波特曼也沒有像其他童星那樣放棄自己的學業,全身心地投入演藝事業,她仍然堅持學習,甚至熱愛學習。
世界著名學府哈佛大學有一個始于1968年的畢業紀念日活動。
每年被邀請在這個活動上演講的人都不是等閑之輩,不僅需要杰出的學術成就,也需要在社會上獲得巨大的成功,這樣的校友才會被請來演講。
而2015年,哈佛大學邀請的不是別人,正是奧斯卡影后娜塔莎·波特曼。
3歲,隨同父母移民美國紐約;
4歲,開始學習舞蹈,并在當地舞團里面表演;
11歲,她在一家快餐店里面,被星探發現,邀請做一名兒童模特,但被她拒絕。1994年,在星探的邀請下,她參加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的試鏡,當時導演對她的表現所驚嘆,事后回憶道:
“當她坐下來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演戲的狀態,可以直接開機拍電影了!”
她在片中扮演倔強任性、獨立自主的小女孩瑪蒂爾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認識她,也是從這個角色開始的。
“瑪蒂爾達”這個角色讓她出名了,后面片約不斷,比如《盜火線》、《愛情尤物》、《人人都說我愛你》等等,一個劇本接著一個劇本。
但娜塔莎·波特曼從沒有丟棄過自己的大書包,并且沉迷于學習之中,你可以想象,一個成天背著碩大書包的女孩天天趕片場的情景。
片場的同事們,還有學校的同學們,都嘲笑她為“書呆子”。
不過,她很樂意別人這么稱呼她。
1997年6月,16歲的她與伊萬·麥克格雷格、杰克·洛伊德等合作主演科幻動作電影《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在片中飾演納布星球的女王帕德美·阿米達拉,成為每個星戰迷心中的米達拉女王。
當年《名利場》雜志曾經發表評論說:
“她完全有希望成為總統,因為她不僅在表演上面頗具天分,并且她的功課也門門都是A。”
娜塔莎·波特曼會6種語言,從小學到高中,門門課都是A,高中畢業那年,她同時收到了哈佛和耶魯的錄取通知書。
最終權衡之下,她選擇了去哈佛攻讀心理學。
她總覺得她的內心不夠強大,因此她選擇心理學,想要證明自己。
她對于學習的態度仍然沒有改變,勤奮而享受。
“我是真的喜歡學習,如果我像其他童星那樣僅念完高中,我是不會原諒我自己的。”她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不過,在接下來的哈佛讀書生活,可能沒有她想象得那么好。
哈佛人才太多了,她就好像一滴水落進了湖泊里面,沒有掀起半點浪花。
她在這里,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低谷。
她作為一名好萊塢影星來到哈佛讀書,自然被身邊同學所關注,而當時美國社會普遍的思想就是認為好萊塢的學歷普遍偏低,或者根本就是文盲,因此所有人都在猜測娜塔莎·波特曼是不是靠著名氣才來這里讀書的。
娜塔莎·波特曼畢竟只是一個20歲不到的女孩,從小沒有經歷過大的挫折,面對這些質疑,她不知道如何應對。
而當她發現自己不會寫幾千幾萬字的論文時,她會手足無措,甚至和教授見面時都可能會失聲痛哭。
她曾經坦言,在那個時候她常常會因為學業壓力和長長的論文而感到窒息。
她形容那段折磨的日子,就好像自己在《黑天鵝》中飾演的角色那樣苦苦掙扎。
原來不止我的母校有通宵自習室(考研專用)
深夜的哈佛圖書館里面,同樣燈火通明。
娜塔莎·波特曼在這些刻苦學習,她不能讓教授和那些等著看她不能畢業的同學們看她的笑話。
一個又一個夜晚,天分與刻苦,肯定與否定,堅持與放棄,她終于克服了困難,開始為教授做工作助理。
在心理學實驗室,當實驗助手,堅持撰寫心理學相關論文。
最后兩年,她已經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在哥倫比亞大學授課了。
2003年,她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從哈佛大學畢業,并在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兩篇優秀的論文。
畢業之后,她覺得自己學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現在是該她去做另一件喜歡的事情了。
“明白自己真正喜歡什么,想要什么,也許更重要。”
正如她在哈佛紀念日上面的演講那樣,她知道自己不同階段喜歡的是什么,從哈佛畢業后,她回歸了她的演藝事業。
2010年,娜塔莉·波特曼憑借電影《黑天鵝》,獲得第15屆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
每周七天的苦練。
盡管她沒有一點芭蕾舞經驗,但還是憑借高超的演技和敬業精神成功駕馭了這個角色,第二年,她也憑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83屆卡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等7個大獎。
如果說哈佛是娜塔莎·波特曼學習生活的收獲和人生的一次蛻變;
那么奧斯卡小金人就是她演藝生涯的收獲和人生的再次蛻變;
在接下來,她將開啟人生的第三個階段:
在《黑天鵝》中,她還收獲了一份愛情,組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在好萊塢眾多明星中,在學習、事業和家庭三者方面能達到如此平衡,或者用更為恰當的一個詞“和諧”的明星是少之又少的。
娜塔莎·波特曼的人生軌跡就很好詮釋了這點:在該做什么事情的時候,就去做該做的事情,而不應該因為突然的緣由或干擾去改變自己想要的軌跡(夢想)。
盡管這個過程可能會有如同“哈佛”那樣的人生低谷,但這何嘗不是人生難得的成長和蛻變的機會。
英國著名女星艾瑪·沃爾森曾經這樣評價過娜塔莎·波特曼:
“很多人剛出現的時候,個性突出,但慢慢就磨光棱角,變得和其他人一樣,而娜塔莎·波特曼是一個例外,我很欽佩她能夠時刻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結語:
娜塔莎·波特曼的人生充滿魅力,這種魅力不在于她驚艷的外表,不在于她優雅的舉止,也不在于她高超的情商,而是在于懂得取舍,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做出正確的選擇。
好萊塢如同一個巨大的名利場,卷入這里的人,能有幾個不被名利迷住雙眼,尤其是那些自小成名的童星,有多少葬送了原本該有的美好人生,而下場凄慘!
娜塔莎·波特曼是一個成功的女人,不因她的成就,而因她懂得如何在適當的時間綻放自己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