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俠、武打巨星王羽逝世,享年80歲。
▲王羽的女兒、前歌星王馨平發(fā)布了這一消息
王羽這幾年身體狀況一直欠佳,曾兩度中風入院。2020年時,還曾一度誤傳逝世的消息。
2019年11月,王羽榮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他無法出席頒獎,由兩位女兒王馨平、王加露代領(lǐng)。
王羽于上世紀60年代加入演藝圈,一生曾參與、主演70多部電影,其中1967年張徹導(dǎo)演、邵氏出品的《獨臂刀》更是帶領(lǐng)60、70年代武俠片風潮之作。
王羽2013年憑鐘孟宏執(zhí)導(dǎo)的《失魂》獲得臺北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獎,并獲得第50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王羽的武俠片對世界電影潮流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昆汀·塔倫蒂諾曾說過:「作為導(dǎo)演,王羽也是武俠電影史上最偉大、最具創(chuàng)新的導(dǎo)演之一。」
▲王羽(1943.3.28-2022.4.5)
王羽一生,如同他演的角色般傳奇,人戲合一。
在他身上,仍能看到那一代帶著俠義脾氣的國人形象。
1
作為張徹導(dǎo)演的第一代愛徒,王羽「大師兄」的名號,在邵氏影迷當中廣為流傳。
王羽原名王正權(quán),1943年生于上海,從小和鄭佩佩是鄰居。1960年,十六七歲的王羽由滬入港,在珠海學院念書。
那時候的王羽喜歡習武,也是游泳運動員,曾在港拿了兩屆游泳冠軍。不久,他卻因「尋釁滋事」被游泳隊開除。
▲年輕時的王羽
1963年王羽進了邵氏做電影演員。游泳運動員出身,又練過空手道的王羽,身材高大健美,面目英挺,神情冷冽,擅演孤傲暴烈的角色,出道時多部作品都是本色出演。
60年代,邵氏建了自己的影城,張徹、胡金銓等導(dǎo)演躊躇滿志,想要一改風月片和黃梅調(diào)的陰柔氣氛,給電影世界帶來陽剛之氣。
1964年邵氏開拍《虎俠殲仇》,這是張徹導(dǎo)演加入邵氏后的首部執(zhí)導(dǎo)的作品,同時亦是其第一部武俠電影。王羽首次擔任男主角,開啟了他輝煌的武俠電影生涯。
雖然他最早拍的是張徹導(dǎo)演的電影,可是此片1966年才上映,他的成名作則是上映于1965年的《江湖奇?zhèn)b》。
▲《虎俠殲仇》與《江湖奇?zhèn)b》海報
這部由徐增宏導(dǎo)演,王羽、秦萍主演的電影,改編自國產(chǎn)電影史上第一大lP火燒紅蓮寺的故事,并且連續(xù)性拍了三部,分別是《江湖奇?zhèn)b》、《鴛鴦劍俠》、《琴劍恩仇》。
王羽和秦萍也成為一對經(jīng)典的熒幕情侶。
1966年《虎俠殲仇》上映以后,觀眾一片歡迎之聲,張徹導(dǎo)演拳拳到肉的「暴力美學」讓電影界耳目一新。
▲《虎俠殲仇》中的王羽與秦萍
▲當時的報道,品品王羽這搓衣板腹肌
同年11月,張徹再接再厲,掌舵拍攝了第二部武俠片《邊城三俠》,白袍銀槍的王羽再度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張徹導(dǎo)演慘烈壯麗的美學風格也逐漸形成。
出道即火的王羽,相比從龍虎武師或龍?zhí)滓稽c點成長為電影主角的師弟師妹們,可謂順風順水得多。
2
1967年,張徹導(dǎo)演再次攜王羽以一部《獨臂刀》殺出影壇,開辟了一條赤膊見肉,刀劍見血的武俠時代。
電影上映時萬人空巷,成為首部突破一百萬票房大關(guān)的港片,而張徹更是獲得了「百萬導(dǎo)演」的封號,后世人稱「張百萬」。
要知道,當年的電影票價,前座一元五角,中座兩元,后座兩元四角,超等三元五角。
▲《獨臂刀》(1967)海報
《獨臂刀》劇本由倪匡寫就,但導(dǎo)演張徹頗愛改戲,倪匡后來笑稱,這部戲改到只剩「獨臂刀,倪匡」五個字是他的,其余全都不同。
除了倪匡和張徹聯(lián)手之外,劉家良和唐佳兩位武術(shù)指導(dǎo)也被張徹招入麾下。
有強大陣容加持,張徹導(dǎo)演的「俠義精神」終于被完整地表達出來。
片中王羽飾演的男主方剛,初出茅廬就遭斷臂之痛夢碎江湖。重傷的他被鄉(xiāng)下女小蠻所救,用左手拿著父親臨終遺留的短刀,練出一套出神入化的獨特刀法,后不計前嫌,救師門于危難,結(jié)局退隱江湖。
從飽受屈辱到揚眉吐氣,《獨臂刀》寫盡了武俠世界的兒女情長和英雄氣短,在行俠仗義之后又用歸隱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張徹導(dǎo)演的俠情并不同于為國為民的金庸俠客之道,而更傾向于「俠」最初的精神:「諾、信、義」。
《獨臂刀》作為一個符號式的電影,風靡整個香港電影圈。
陳可辛當年還是小小孩童,在邵氏片場留下了自己持刀模仿《獨臂刀》的照片;
關(guān)錦鵬的《男生女相:華語電影與性別》中,就直言自己深受王羽的影響;
一代歌神張學友現(xiàn)在臉上還能看到的一道疤,就是模仿電影,和別的小孩玩對砍游戲不慎中招留下來的。
張徹愛這個題材,后來又拍攝了《獨臂刀王》和《新獨臂刀》,徐克導(dǎo)演和趙文卓合作的《刀》也是向其致敬的作品。
▲徐克《刀》(1995)
王羽自己也熱愛這個故事,歷久彌新、樂此不疲地把「獨臂」題材拍了一遍又一遍,至今仍被人稱「獨臂刀王」。
《獨臂刀》1967
《獨臂刀王》1969
《獨臂拳王》1971
《獨臂刀大戰(zhàn)盲俠》1971
《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1976
《獨臂拳王勇戰(zhàn)楚門九子》1976
《獨臂雙雄》1976
《獨臂俠大戰(zhàn)獨臂俠》1977
根據(jù)統(tǒng)計,王羽從1967年《獨臂刀》開始,到1977年《獨臂俠大戰(zhàn)獨臂俠》收尾,10年里拍了8部獨臂題材。
▲王羽憑《獨臂刀大戰(zhàn)盲俠》殺入日本影壇,該片為照顧兩地觀眾情緒給了兩個不同結(jié)局,日版是盲俠要了獨臂刀的命,港版則是獨臂刀贏了盲俠。
和他對戰(zhàn)的演員從圈內(nèi)的老姜楊志卿到日本盲俠,再到師弟姜大衛(wèi),將獨臂雄風發(fā)揮到淋漓盡致
——不過,其中也有一些蓄意而為之的狗血。
3
《獨臂刀》開始,張徹和王羽的黃金搭檔連續(xù)四年占據(jù)了香港最高票房寶座。
武俠電影里打打殺殺的生活,王羽帶到了戲外。
飆車、打架、砸餐廳,電影圈的人通常都在娛樂新聞出現(xiàn),而王羽總是出現(xiàn)在「社會新聞」。
據(jù)說有一次邵逸夫在影城巡視,看到食堂里打成一團,問了人,回答說是王羽在打架,邵逸夫哦了一聲,就走了……
童年鄰居鄭佩佩彼時以武俠之后的名頭同他合作《金燕子》,后來對他的評價是,「那時候他一直在打架,張徹非常非常喜歡他,張徹就是喜歡這一類的。」
「他是拿我沒法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王羽自己回憶起這段寵愛時說道。
▲張徹導(dǎo)演在《獨臂刀》片場
▲王羽談起《獨臂刀》用真刀真槍拍攝
張徹是真的寵愛王羽,拍戲的時候舍不得罵他,就把助理導(dǎo)演午馬罵了個夠嗆。
有一次,張徹帶著劇組到日本拍戲,當時王羽和女明星林翠正在熱戀,由于某天打不通越洋電話,這位大牌賭氣撒手說不拍了要立刻回香港。
張徹急得直跺腳,但是卻拿他無可奈何,后來還是蔡瀾想辦法哄住了大明星——什么辦法?玩蜻蜓。
蔡瀾對著一只蜻蜓在它眼前畫圈圈,畫著畫著它就會暈掉。暴走的王羽居然真的被這個幼稚的游戲吸引住了,玩著玩著整個劇組都樂了。前頭的事兒?忘了……繼續(xù)拍戲。
▲王羽后與林翠結(jié)婚,生下女兒王馨平
但這樣的寵愛并沒有讓王羽安安穩(wěn)穩(wěn)地留在邵氏,跟著張徹繼續(xù)闖蕩江湖,也就有了后門「王羽單方面毀約的故事」。
1970年,鄒文懷離開邵氏,準備自創(chuàng)嘉禾,王羽跟著出走。
▲李小龍、鄒文懷、王羽
和邵氏的合約并未到期,王羽充分發(fā)揮浪漫武俠精神,借助電影里的手法,借用口香糖這一道具,夜盜合同,而且推己及人,深感于邵氏慳吝,就把好友及相關(guān)人員的合同全盜了出來,拉雜起來有一百多份。
他和妻子林翠「把合同上的(釘子)起下來倒在馬桶里,堵了兩個星期」。邵氏怕演員們趁此機會全都跑了,無奈只好瞞下這一事情,和一眾演員們再簽了一遍合同,美其名曰:加工資。
這一事跡幾十年后被王羽再講出來,仍然頗為自得。
偷合約這個梗,后來在張徹的電影《上海灘十三太保》中,由王羽本人再現(xiàn),也算是香港電影里一個經(jīng)典隱藏彩蛋了。
離開邵氏之后的王羽,在嘉禾拍的第一部電影是《獨臂拳王》。
▲《獨臂拳王》(1972)
為了爭搶IP,張徹帶領(lǐng)第二代弟子狄龍和姜大衛(wèi)拍攝《新獨臂刀》,并且重金搭建了「虎威山莊」和「飛云大橋」兩處外景,此后被譽為邵氏最具氣勢的外搭景。
《新獨臂刀》的故事和原來毫不相關(guān),除了「斷臂」之外,只有歸隱田園的約定是相似的。
憑借全新的劇情和第二代雙生的默契合作,《新獨臂刀》大獲全勝。
▲《新獨臂刀》中的狄龍與姜大衛(wèi)
《獨臂拳王》里,王羽倒是罵得痛快:「鐵鉤門邵老六,販煙土,包娼妓,壞事做盡……」
作為邵氏前一哥,王羽加入嘉禾可以說是備受重視,更登上嘉禾電影雜志的封面。嘉禾時期,他執(zhí)導(dǎo)了兩部反響較大的《龍虎金剛》和《四大天王》,成了首個片酬百萬的電影明星。
▲嘉禾電影雜志1973年2月號
然而,離開邵氏之后的王羽,在影壇的風光并不如前。
另一邊廂,邵氏的張徹加倍賣力,把二代雙生打造得風生水起;嘉禾則新引入了李小龍,幾番票房冠軍,風頭無人能及。
嘉禾與邵氏的分庭抗禮因為李小龍的加入而精彩紛呈,但離開邵氏的王羽,卻在幾部電影之后逐漸走下坡路。
4
好在,打架是正職,拍電影是副業(yè)的王羽大俠,仍然在自己汪洋恣肆的世界里,罵得痛快,打得起勁。
王羽和大醉俠岳華之間,打過幾場著名的架。
在多年后鄭佩佩對王羽的訪問中,王羽講起在日本拍戲時午馬、羅烈他們「撿」到岳華給鄭佩佩的情書,幾個人都看了,回到香港和岳華有摩擦,于是把信的內(nèi)容隨口說了出來,挑起一場好架。
「獨臂刀」對「大醉俠」,也是一場好戲了。
先后打過兩架的二人算是結(jié)了冤家,直到多年后在臺灣的餐館碰面,王羽主動和解,才算了結(jié)這一段公案。
▲《大醉俠》(1966)中與鄭佩佩搭檔的岳華
但王羽打架的江湖傳言,比這要兇險得多。
早在1976年,在臺北杏花閣酒家,因一位綽號「貴妃」的小姐,王羽、竹聯(lián)幫(臺灣三大黑幫之一,另兩大黑幫為四海幫,天道盟)成員與四海幫分子上演全武行,對方一被擊傷頭部,一被槍擊,一被刺傷脾臟,成了轟動一時的「杏花閣血案」。
1981年1月10日,發(fā)生天廚餐廳事件,王羽因得罪四海幫老大劉偉民,遭四海幫砍成重傷,事后委由陳啟禮出面協(xié)調(diào)暫時平息。
▲據(jù)說王羽是臺灣黑社會竹聯(lián)幫成員
1981年5月9日,天廚事件開庭,竹聯(lián)幫和四海幫為王羽在臺北地院演出喋血事件,飛鷹幫的劉臺生受托前來說情,被砍成重傷,王羽被認為涉及教唆行兇,一審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二審減為8個月,最后獲判無罪。
1988年王羽與人合開餐廳,而竹聯(lián)幫一大哥來找王羽不得,卻和看場小弟口角反被小弟毆打,接著引發(fā)另一大哥派人砸了餐廳。雙方央元老級大哥林國棟調(diào)解,但沒幾天林國棟被人槍殺,屬于竹聯(lián)幫內(nèi)訌。
整個80年代都活在「社會新聞」版面的王羽,在1990年拍了一部卡司強大到不敢相信的電影,也就是被王晶點名的——《火燒島》。
▲《火燒島》(1991)
王羽主持拍攝的《火燒島》,講一群壯士如何受冤入獄,又如何在獄中義薄云天。該片非常怪異,你無法說它是爛片,但也絕對不是部好電影。
此片卡司燦爛異常,成龍、劉德華、洪金寶、梁家輝、柯俊雄、庹宗華……主題曲還是崔健唱的。
91年的成龍正如日中天,電影公司對他的定位是「英雄」,電影里不能死,這一條是合同里寫明的。
但獨獨這部《火燒島》里,他死了。在這部片子里你是成龍也沒用,畢竟被黑道人士「用槍指著頭」,不拍不行。
▲《火燒島》主演合影,最左為導(dǎo)演朱延平
幾十年風風雨雨過去,王羽的性子一點也沒變。
2011年,王羽輕微中風,硬是住院兩周就出院了。同年接拍了陳可辛導(dǎo)演的《武俠》。
《武俠》里給他安排了替身,他覺得沒勁,非要自己上,甄子丹不敢動手,他就「挑釁」到他敢為止。爽了一把的王羽,象征性地收了一塊錢片酬,瀟灑而去。
▲《武俠》(2011)中的王羽,相信給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
陳可辛導(dǎo)演說,「不用看、不用試,無論再過多少年,因為他是王羽!」
息影17年后復(fù)出,王羽大師兄似乎戲癮上來了,又接拍了好幾部電影。
拍《失魂》時候與張孝全合作,有記者來問:「你覺得張孝全和金城武哪個帥?」王羽立即選了張孝全。
▲《失魂》(2013)中的王羽與張孝全
記者又說:「好多女生都覺得金城武帥」,王羽來了一句:「女人覺得帥的,都TM是玻璃!」
沒想到憑借《失魂》,王羽將2013年臺北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收入囊中。
人生首度封帝,之前在2011年金馬獎對自己的調(diào)侃「中獎無份,中風就有份」,也終究圓滿了。
▲2013年,王羽與女兒王馨平出席臺灣金馬獎
晚年的王羽一直備受病痛折磨,兩次中風,幾經(jīng)病痛,自從2016年入住臺灣振興醫(yī)院后就再未出院。
隨著他的離世,前塵往事都已成為稗官野史,武俠電影也已走入小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