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不禁讓人想起,白蛇與許仙斷橋相遇,也正是這個時候。
所以清明假期,格外適合看一些與白蛇傳有關的故事。
記得小時候看趙雅芝的《新白娘子傳奇》,有一段情節印象特別深刻,是白娘子誤喝了雄黃酒,不慎現出原形,活生生將許仙嚇死,為此不得不去偷靈芝將他救活,以致引發了后來的悲劇。
所以從小就不怎么喜歡許仙,總覺得他膽小懦弱。
后來讀三言二拍里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那里面許仙還叫許宣,就更討厭了,我甚至覺得他完全就是個反派,根本不值得白娘子的愛。
徐克拍的電影《青蛇》,里面的許仙,也是一個完全不值得愛的人。
在白蛇的故事中,最敢愛敢恨的,向來都是白蛇。
其實直到長大之后,越來越現實的時候,才會站在許仙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你忽然發現自己朝夕相處夜夜同眠的妻子是一條大蟒蛇……你是不是也得嚇死?
其實真的是一件很難想象也很難接受的事情。
所以看到阿嬌主演的網絡電影《青蛇:前緣》,彈幕里都在吐槽這個男主有什么用的時候,我的想法卻不太一樣。
這個男主至少還有一點好,那便是,在看到青蛇的真身之后,不僅沒有被嚇退,眼里反而依然滿含愛意。
我總覺得青蛇在他面前露出龐大的身軀時,也有這樣一層特意考驗他的意思。
林佑威飾演的道清,是一個從小跟著師父學捉妖的道士,因為父母慘死、師父中毒,實際上他應該最是痛恨妖怪的。
但是這一世與青蛇重逢,雖然最開始因為不記得前緣而對青蛇喊打喊殺,可他很快便愛上了青蛇,愛上了之后,便真的一點都不在意她是不是人、真身又是如何的可怕。
這才是最為難得的真愛。
但,即便如此,依然還是為青蛇感到不值。
一開始聽說41歲的阿嬌演青蛇,其實是不太看好的,因為在大部分與白蛇有關的故事里,青蛇都是作為白蛇的妹妹出現,天生帶有一種不諳世事的少女的意味,就算是張曼玉演青蛇的時候,也才30歲不到。
后來看了電影發現,或許是自己太思維定式了,還真的就是如今的阿嬌,演這樣的青蛇才更合適。
《青蛇:前緣》的故事其實跟大家熟悉的白蛇傳關聯不大,可以看做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所以故事里的青蛇,不僅不是不諳世事的少女,甚至可以說頗有點歷盡滄桑的意味。
畢竟,這一次的青蛇,甚至已經不是蛇,而是蛟了。
她與男主角道清,原本兩情相悅,但道清為她墜入輪回,在輪回中不再記得她,而她卻始終守著那份記憶,放不下執念。
作為一部網絡電影,《青蛇:前緣》的場景和特效可以說很走心的,尤其是稽靈山,有的地方讓人想起阿凡達,有的地方又美得恍如世外桃源。
演男主的林佑威也并不年輕了,今年44歲,比阿嬌還大3歲,最年輕的是演男二號山神子岳的麥亨利,今年31歲。
但無論是阿嬌還是林佑威,保養得都很好,狀態并不老,眼神卻時而靈動時而滄桑,反而頗有令人入戲的氛圍。
導演拍的時候,一定有參考徐克的《青蛇》,無論是阿嬌的造型,還是片中的一些場景,甚至那飄渺的歌聲,都會讓人想起《青蛇》。
但阿嬌的青蛇,與張曼玉的青蛇不同,后者是由不懂愛而逐漸懂愛,前者則是陷入愛中無法自拔。
也就難免讓人感慨,這么美,又是何必,人間不值得啊。
雖然前面說過這個男主角沒有因為青蛇的原型而嫌棄她,這點頗為令我刮目相看,可是終歸,這個男人,還是沒能在最關鍵的時候始終相信她、始終站在她身邊,因為她終究還是妖。
自始至終、一直不惜一切代價守護她的,還是男二號。
但她卻偏偏只是執著于男一號。
究竟真的是愛著那個人,還是只是放不下曾經的那段感情、放不下執念呢?
那遠在天邊的得不到的執念,猶如一葉障目,讓人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幸福。
很難不讓人想起戲外的阿嬌。
那個時候她跟賴弘國結婚,就覺得那個男人不靠譜,但她偏要急著結婚、偏要一頭撲進去,后來離婚了,那個男人很快又和別的女人結婚生子了,好在如今的她終于清醒了,也會明確地表示:“你要敢愛,也要敢離開,最可靠的是你自己,男人不可靠的。”
無論是戲里的青蛇,還是戲外的阿嬌,都是無法放下,最終卻又不得不放下。
放下過往,才能重獲新生。
最后再說一句題外話,電影里看到一襲白衣默默守護青蛇的男二號,我一度以為這就是白蛇哈哈哈。
畢竟,小時候看《新白娘子傳奇》,青蛇一開始是男人來著,后來為了白蛇化為女人,既然如此,白蛇也可以為了青蛇化為男人吧。
然而《青蛇:前緣》的結尾,卻又留了一個懸念,最終出場的那個白蛇,究竟是誰呢,道清?子岳?還是真正的白蛇?
說不定,還會有下一部,畢竟,白蛇與青蛇的故事,是最大的民間傳說IP了,總有無限的空間等著我們用想象力去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