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里有很多不成文的“鄙視鏈”。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一條就是:演話劇的看不起演電影的,演電影的又看不起演電視劇的。
即便是對三個領域都有所涉獵的演員,也會自行在心里分出個高低。
陳建斌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他曾有句“名言”:
“人前進會用到很多工具——話劇是騎馬,電影是開車,電視劇是坐火車。”
雖然他也承認,三種方式只是載體,目的都是為了前進,但和了一通稀泥之后,還是不忘加上一句:我很享受“騎馬”,享受跟大自然的親近。
言外之意,他還是把影視當成了吃飯立足的工具,把話劇當成了內心追求的“白月光”。
可在皮哥看來,話劇和影視本就屬于不同的藝術形式,電影和電視又存在著大銀幕和小熒幕之分,三者之間存在的本質差別,注定了它們對表演有不同的需求。
不能因為,演員在話劇舞臺上比在影視鏡頭前,面對的時間和空間更為連貫,就斷定話劇表演更為高級。
也不能因為,電影是注重畫面的藝術,電視是側重聲音的藝術,就斷定電視劇里的表演毫無看點。
所有不看具體作品,僅用寬泛的藝術門類去評論演技高低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這次,皮哥就以2022年開年至今10多部國產熱播劇,為參考依據,給大家選出10位“演技最好”的女演員,順便給她們的演技排個名,看看這10位女演員,在這些熱播劇中有何“名場面”,她們的表演到底又“好”在哪里?
排名有先后,我們先從第十名說起——
第十名:童瑤(《心居》飾演:顧清俞)
自《心居》開播以來,觀眾對童瑤飾演顧清俞,演技的質疑,就沒有停止過。
之所以如此,除了她在劇中的人設不夠討喜,跟她搭戲的海清過于搶眼之外,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是,她“視后”的身份不夠服眾。
童瑤在過去兩年,先后憑借《大江大河》中的宋運萍和《三十而已》中的顧佳,獲得到了金鷹獎和白玉蘭獎的最佳女主,成了“85花”中的首個雙料視后。
得獎之前,兩部劇中的完美人設給她積攢了不少觀眾緣,但得獎之后一切都變了。
由于她兩次評選中遇到的對手都過于強勁,且不說蔣雯麗和小陶虹這樣的重量級前輩,單是一個同輩的熱依扎,演技也是肉眼可見的好。
因此,當童瑤借著人設的紅利,拿到了兩個本該拼演技的獎項時,不僅敗光了路人緣,也順帶著招致了一個“水后”的罵名。
第二個是,她丈夫的身份“等級太高”。
童瑤的丈夫是著名的投資人王冉,2013年,兩人戀情曝光。
此前,除了被名人之子毆打的事件,她在娛樂圈里還是一個“小透明”。此后,她接到的作品不僅肉眼可見的增多,還在《如懿傳》里演了高貴妃。
更重要的是,和王冉結婚不久,她還摘得了兩個視后的桂冠。
時間上接二連三的巧合,難免會讓外界心生疑惑,童瑤二字,一度成了資本的代名詞。
此前的“污名”,勢必會牽連后面的作品,所以《心居》播出之后,童瑤很快成為眾矢之的。
有不少觀眾都拿她和海清的那場罵戰,來佐證她是“水后”的事實。
但皮哥追劇至今,倒是真切地覺得:童瑤能夠成為雙料視后,確實有幸運的成分,也不排除有資本的助力,但觀眾要說她毫無演技,還真是有些說不過去。
就拿這場罵戲來說,爆發力并不是唯一一個評判演技的標準。
畢竟,兩人在劇中的成長背景、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和身份地位都相差甚遠,如果童瑤和海清一樣聲嘶力竭地爭吵,反倒有些不符合她在劇中的人設。
只有盡可能地克制與隱忍,才能與她在劇中不可一世的人設相匹配。所以,童瑤對角色的理解和詮釋都是正確的。
除了必要時的克制,童瑤在劇中也能輕松自如地,用表演去傳達角色的情感和想法。她在這部劇中的眼神戲,就是一大亮點。
咱們可以看一下,她在不同情況下看向海清的不同眼神。
從劇集伊始不屑一顧的無視,到買房矛盾爆發時看破一切的嫌棄,再到顧磊去世的悲劇發生后內心流露出的悲憫……
童瑤的眼神表明了她的態度,也交代了兩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都說眼睛是一個演員的利刃,總體來看,她眼睛里的戲還是很足的。
第九名:蔣欣(《我們的婚姻》飾演:董思佳)
令人捉急的“情商”和“膀大腰圓”的身材,一直是蔣欣被外界熱議的槽點,但皮哥認為,這些跟演技無關的個人特征,并不能淹沒她在演藝事業上的亮點。
自出道以來,蔣欣塑造了許多引人矚目的角色,《甄嬛傳》中的華妃、《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和《小舍得》中的田雨嵐,都火到出圈。
仔細琢磨一下會發現,這些讓蔣欣成名的角色,包括前段時間熱播的《我們的婚姻》中的董思佳,都有著外強中干的性格特色。
可蔣欣并沒有把人物表現得千篇一律,而是讓不同的人物在同樣的性格底色中,有了不同的個人風采。
這就是為什么,大家至今還記得華妃的跋扈、樊勝美的拜金和田雨嵐的“雞娃”。
《我們的婚姻》中飾演的董思佳,是一個事業有成但無暇顧及家庭的公司高管。
蔣欣在飾演她的時候,既表現出了女強人雷厲風行和精明干練的工作作風,也顯示出了她在應對生活問題時的茫然而不知所措。
蔣欣在劇中有三場戲,給皮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場是,她對著因為孩子而耽誤工作的下屬,故作得意地說,自己從來沒有因為孩子的事情請過一天假。
第二場是,她在訓斥下屬時,酒癮發作難以自持的樣子。
第三場是,她懷疑丈夫出軌時的崩潰。
雖然劇情是預先設置好的,但蔣欣在這三場戲中的情緒表達,還是非常到位地呈現出了角色在事業、家庭,以及心理上面臨的問題。
如此一來,她佯裝強大實則脆弱的形象,就堅實地立了起來了。
第八名:宋佳(《人世間》飾演:周蓉)
宋佳在《人世間》中飾演的周蓉,人設很不討喜。
就連她自己都在社交平臺上以調侃的語氣表示:演個周蓉挨媽媽罵了。
如果不是編劇筆下留情讓她染上了幾粒世俗的塵埃,估計劇集結束以后,觀眾對她的罵聲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不過,皮哥一直強調,人設的好壞并不等同于演技的高低。
《人世間》中周蓉前期的表現,能讓觀眾那么“恨之入骨”,除了劇情要求,多半要歸功于宋佳的演技。
和馮化成吵架時,她嘴里嘟嘟囔囔的詆毀,找周楠勸說馮玥時,她眼神中自然流露的責怪,還有得知周楠考上清華時,她無動于衷的漠然……
宋佳對這些細節上的處理,都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了周蓉性格中自私的一面。
但《人世間》的周蓉,絕非只是一個自私自利、任性妄為的反面角色,作為一個情感豐富的知識女性,她追求愛情也珍視親情。
這就需要宋佳在表演的時候,把角色的感情世界也呈現出來。
事實證明,宋佳對角色的完成度還是非常高的,除了那些惹人生厭的人性弱點,她在大山深處見到父親時的痛哭流涕,在馮化成提出離婚后的無聲嘶吼……都極為生動地展示了,角色內心的真情實感。
比起那些毫無棱角的臉譜化形象,宋佳塑造的周蓉,足夠真實也絕對立體。
第七名:隋俊波(《人世間》飾演:郝冬梅)
憑借《人世間》中的郝冬梅走紅之前,隋俊波因為《雪中悍刀行》中的裴南葦一角,正在經歷大多數中年女演員都會遇到的年齡危機和容貌焦慮。
因為年過40的她,沒有還原出20多歲的裴南葦在書中的盛世美顏,所以不少原著粉都對她抱有敵意。
但盡管如此,她還是用精湛的演技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除了年齡和容貌之外,觀眾很難找到其他的槽點來攻擊她。
不同于在《雪中悍刀行》中遭受的委屈,隋俊波在《人世間》中收獲了諸多好評。
很多觀眾對她的欣賞,都是始于不施粉黛的顏值,陷于無可挑剔的人設,忠于深入人心的演戲。
確實,隋俊波在《人世間》中素顏飾演的郝冬梅,不僅外表美麗、人設討喜,演技也是可圈可點。
她在劇中有兩場精彩的吵架戲,都表現得非常不錯。
第一場是,郝冬梅和母親金月姬的吵架戲。
因為不滿父母違背承諾沒有去和公婆見面,還將公公送來的茶葉原封不動地送了回去,她和母親起了爭執。
從一開始的訴苦和抱怨,到后來失去控制的攻擊,再到被母親打了一巴掌以后的沉默和痛哭,隋俊波用精準的表演,讓郝冬梅把心中積壓良久的委屈,毫無顧忌地展露了出來。
第二場是,郝冬梅和丈夫周秉義的吵架戲。
由于秉義的心思全在工作上,無暇顧及家庭,更沒有時間照顧她的情緒,所以為了秉義丟掉婦產科主任的她,失望至極決定離婚。
然而,就在她心意已決時,卻得知了秉義患癌的消息,頃刻間,她所有的責怪和抱怨,都轉換成了疼惜和痛苦的眼淚。
這兩場戲中,隋俊波面臨的搭檔,都是以演技著稱的實力派演員。
但她還是用精彩的演繹,表現出了她身為女兒和妻子,對兩位至親的抱怨和愛意,讓觀眾在吵鬧中感受到了溫情,在巔峰對決中看到了真正的演技。
第六名:白百何(《我們的婚姻》飾演:沈彗星)
“一指禪”事件讓白百何的“小妞”形象盡毀,《我們的婚姻》是她全面復出后主演的第一部電視劇。
本以為,告別了熟悉的題材她可能會不太適應,但她還是用自然純熟的演技證明,外界的擔心都是多余的。
在這部劇中,白百何飾演了一個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沈彗星,雖然人物設定有些懸浮,但她還是演出了真實感。
皮哥至今還記得,她在為工作煩心、被婚姻困擾的時候,忍不住對吵鬧的女兒發火的樣子。
看看她閉著眼睛吶喊的狀態,想不理解她的困境都難。
更何況,她對女兒發火以后,自己又跑到父親面前,進行了一番痛苦的懺悔和反思。
前后情緒巨大的反差,被她用表情、肢體和語言展現得非常到位,仿佛那就是她本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狀態。
另外,白百何還有一個非常值得稱贊的地方:她會把自己放在一個完整的表演狀態當中,即使在不連貫的場景當中,她也能夠讓角色的情緒保持連貫。
比如,在面對抱怨成性的朋友時,一開始她會好言相勸,但次數多了,她的反應就產生了變化,逐漸從心不在焉的回應,轉化成禮貌性的附和,再轉化成不耐煩的情緒……
這些場景分處在一整個劇集的發展當中,并不在一段連貫的劇情之中,但她還是讓情緒在不同的場景之中,有了層層遞進之感。
怪不得觀眾會覺得她的表演非常自然,因為她是在用“真實”還原,而不是在用技巧表演。
第五名:袁泉(《相逢時節》飾演:寧宥)
都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但《相逢時節》的質量,確實不敢讓人恭維。
不過,即使在一部槽點滿天飛的劇集里,袁泉飾演的寧宥,演技依舊沒有讓觀眾失望,有她出現的片段,彈幕里總是少不了夸贊。
袁泉在這部劇中,延續了她在《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精英形象,不同的是,相比于唐晶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寧宥的生活中圍繞了一堆“麻煩”。
上有重男輕女的母親,下有尚未成人的兒子,中間和她同輩的人,也沒有一個省心的。
渣男丈夫出軌成性,對家庭經濟有害無益,離婚了還要恬不知恥地來分財產;
前任倒是深情優秀,卻莫名其妙地成了仇人家的兒子;弟弟患有癲癇就夠糟心了,還要時刻尋隙為仇,把日子過成悲劇。
再加上丈夫的小三和前任的妻子,也會時不時地蹦跶出來騷擾她一下,生活中的寧宥簡直不得片刻安寧。
這也是為什么,不管她在事業上有那么成功,回到生活中,她仍然會滿臉倦意。
袁泉是話劇舞臺上的佼佼者,但在這部劇中,她并沒有大肆地運用話劇舞臺上那些夸張的表演方法。
而是會讓角色在面對不同的人物時,表現出非常合理的、生活化的情感態度。
和母親翻臉時,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了恨意,
跟兒子溝通時,她的言語中滿是愛意,
面對丈夫時,她又合乎時宜地表現出了憤怒,
和前任偶遇時,她既能用神態表現出從容,也能用手指透露出內心的波動……
整部劇集看下來,袁泉的表演還是非常搶眼的。
第四名:顏丙燕(《對手》飾演:段迎九)
坐擁“中國文藝片女王”、頭頂8個影后桂冠的顏丙燕,和譚卓、郭京飛搭檔主演了現代諜戰劇《對手》。
雖然作品不是她擅長的文藝片類型,但她再次用實力證明:觀眾可以永遠相信她的演技。
顏丙燕在這部劇中最讓皮哥驚喜的是,她生動地詮釋了什么是“一人千面”。
她飾演的段迎九,真實身份是國家安全局的偵查員,因為工作需要,她會化身為臥底潛伏在犯罪群體當中。
影視劇中的大多數臥底,大都瞞不過擁有全知視角的觀眾。
可當顏丙燕露著滿是刀疤的美背、抖著刺滿紋身的小腿、頂著一頭痞帥的卷發,哼著小曲炒著河粉出現在賭場中的時候,估計很多觀眾都和皮哥一樣,誤以為她是一位有故事的“大姐大”。
可顏丙燕倒好,只是簡簡單單地換了衣服妝容,分分鐘就能讓觀眾自行打臉。
看看這精簡干練的短發、滿面慈祥的笑容,誰能把她和上面的“大姐大”聯系在一起?怪不得領導會安排她去做臥底。
顏丙燕能展現出迥異的人物特質,除了妝發造型的助力之外,她自身的演技才是王道。
不是隨便一個女生,梳個中性發型,就能流露出颯爽的氣質,
也不是隨便一個人物,戴上黑色墨鏡,就能展現出大哥的風范。
另外,為了讓這個“多面人”擁有屬于自己的特質,顏丙燕也賦予了角色一個習慣:焦慮的時候,不停地搔頭抓耳。
每次看到她用生命去撓頭的樣子,皮哥都想打趣地感嘆一句:不愧是女王和影后,連頭發都會演戲。
第三名:譚卓(《對手》飾演:丁美兮)
譚卓在皮哥心中,向來都是一位既有天賦又肯努力的演員,她在表演時,除了會不留余力的付出,還會把自己的思考融入其中。
在拍攝《對手》時,導演就是在她的建議下,才把丁美兮這個角色每次出賣身體后都要回家洗澡的習慣,改成了立刻刷牙的習慣。
事實證明,不分場合的刷牙,確實比在同一個浴室里洗澡,更能表現出人物內心的痛苦和焦慮。
譚卓飾演的丁美兮,身受脅迫成了一名間諜,為了獲取情報,她經常要出賣自己的肉體。
為了表現出人物內心對潔凈的向往,刷牙、洗澡、洗刷碗筷這些代表清潔的動作,經常在劇中出現。
但同樣是清潔,譚卓的處理方式卻非常不同,動作的快慢、力度的大小,都跟她當時的情緒有關,這些提前設定好的動作,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演的破綻。
劇中還有一個細節,皮哥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因為和強暴過她的上級發生了肢體沖突,丁美兮差點被掐到窒息,脫險以后,她在回家的路上和睡覺之前,一直在撫摸自己受傷的脖子。
能讓虛假的傷口,有了持續性的疼痛,如此真實生動的表演,確實值得夸贊。
第二名:海清(《心居》飾演:馮曉琴)
被譽為“國民兒媳婦”的海清,是典型的“一招鮮,吃遍天”。
雖然很多人都以因循守舊為由,吐槽她的“不思進取”,但皮哥倒是認為,創新固然值得稱贊,但堅守也不失為一種追求。
海清在《心居》中,飾演了一個市儈精明又不失善良的兒媳婦馮曉琴。
雖然角色的特質沒有改變,但海清在表演的時候并沒有偷懶。相反,她在劇中貢獻了很多精彩的表演。
其中,最為人稱贊的兩場戲,就是得知丈夫身亡后她的眼神戲,以及跟顧清俞吵架時她的臺詞戲。
不過,她在劇中最打動皮哥的,倒不是這些偶爾情緒炸裂的戲份,而是她在大多數情況下展露出的“日常狀態”。
即便是在大多數電視演員都懼怕的長鏡頭中,海清也能設計出一系列自然接地氣的動作,以供觀眾審視。
所以當大家看到,她早起買菜回家喊家人起床時、上學路上回來拽磨蹭的兒子時,都會覺得宛如在現實生活當中。
另外,和那些時常懸浮在空中的演員相比,海清在表演時,能夠自然而然地流露煙火氣。
買菜時砍砍價要把蔥,收拾衣服時聞個味拍個灰,做飯時,試試熟嫩再嘗嘗咸淡……
這些行云流水的動作,還真不是一個只有演技卻沒有生活經驗的演員,能演出來的。
毫不夸張地說,海清的生活閱歷和她在同類角色上積攢的表演經驗,使她對此類人物的駕馭能力,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所以,觀眾真沒必要去強迫她去挑戰別的角色。
類型演員本就是演藝市場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因為冒險嘗試失去觀眾緣的演員有很多,何必再讓海清也搭進去。
第一名:殷桃(《人世間》飾演:鄭娟)
雖然哭戲不是衡量演技高低的標準,但是好的哭戲,絕對能夠體現出一個演員的演技。
皮哥至今仍對殷桃飾演的鄭娟,在《人世間》中的哭戲念念不忘,即便是在劇集收官多日的現在,依然會為她精湛的表演而輕易動容。
接下來,咱們就簡單地回顧一下,殷桃在劇中那些“攝人心魄”的哭戲。
聽到秉昆的告白時,她的熱淚中飽含著撒嬌和幸福,
被公公認可時,她無聲的委屈和著翻滾的眼淚一起傾瀉而出,
送別婆婆時,她又為逝去的親情哭到近乎虛脫,
秉昆背叛入獄時,她更是哭得歇斯底里……
不知道其他觀眾作何感想,反正看了《人世間》以后,皮哥是真切都覺得,殷桃算是把各種哭戲都給演明白了。
除了這些極具感染力的哭戲之外,殷桃在劇中還有很多精彩的表現。
正是得益于她的表演,鄭娟這個扎根底層、堅守平凡的女性人物,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10位女演員,是皮哥看了近三個月熱播的電視劇后,打從心底里認可的演員。
雖然排名有先后,她們擅長的領域也有所不同,但她們都無一例外地,在電視劇中貢獻了精湛的演技。
還是那句話:所有不看具體作品,僅用寬泛的藝術門類去評論演技高低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希望演員自身能夠擺正心態,公平地看待各種藝術形式,不再高看話劇和電影,僅把電視劇當成吃飯立足的工具。
也希望觀眾能夠尊重電視演員們的付出、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以此來鼓勵更多優秀的演員躋身電視行列,創造出更多優質的電視作品。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果蔬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