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剛小時候管自己的親生父母叫姑父姑母。
那是1977年,計劃生育剛剛開始的時候。
他的上面已經有三個哥哥。
于是,楊志剛的姥姥便想到了一個主意。
這邊超生了,上戶口很難,糧食關系等一系列事情都辦不下來。
那不如把孩子過繼到舅舅家。
就這樣,一個月大的時候,楊志剛就被送到十幾里地之外的舅舅家了。
從此,親生父母成了外姓人。
原本應該叫郭志剛的他,也就開始叫楊志剛了。
興許是血緣關系,漸漸長大后的楊志剛,總喜歡跑到郭家來玩。
他漸漸感到這家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不一樣。
不但每次來都會有好吃的,家里三個哥哥也經常陪著自己玩。
更重要的是,院子里的其他孩子,都還叫他郭小四。
自己明明姓楊,可他們?yōu)槭裁春白约汗∷哪兀?/p>
這諸多的疑問,讓他感到十分的困惑。
那時候,三哥郭靖宇也僅僅比他大5歲。
周六周日以及其他節(jié)假日,楊志剛幾乎都黏在郭家了。
兩兄弟年齡相差不大,所以能玩得來。
但有時候,郭靖宇對這個跟屁蟲也感到很不耐煩。
院子里有一幫同齡的孩子,郭靖宇是他們的頭。
無論上樹掏鳥蛋,還是下河摸魚,孩子們都跟著他。
有一次,他們幾個孩子商量,要爬山去。
弟弟楊志剛也在一旁跟著,
孩子們看看他倆,就對郭靖宇說,得把郭小四甩了,帶著這個拖油瓶,沒法玩啊。
于是,一幫孩子呼呼啦啦地就往前跑。
楊志剛就在后面玩命追。
由于年齡比較小,跑不過那些大孩子,漸漸地他們就把楊志剛遠遠的甩后面了。
來到一片空地,幾個孩子便躲進旁邊的樹林子里。
等著楊志剛跑來,看看他有什么反應。
楊志剛跟了過來,發(fā)現前面的人沒了。
一大片的空地,周圍又是樹林子,孩子還小,見不到人只能是哭嚎。
幸好他還記得回家的路,哭了一會兒,就只好原路返回。
但他一邊走,還是一邊抽抽搭搭地哭著。
眼瞧著這架勢,回去了一準兒要跟姑父姑母告狀。
躲在樹后頭的郭靖宇,便漸漸開始心疼起來。
怎么說,那也是自己弟弟。
他只好對其他孩子說,自己不去了,要去照顧弟弟。
就這樣,每次只要楊志剛哭起來。
當哥的就只能乖乖陪弟弟玩,自己去哪里,也都拖拽著他。
楊志剛一天天長大,有一天他突然問郭靖宇,為啥大家都喊他郭小四?
郭靖宇一時語塞,當大哥的,看著弟弟,不知道該不該把實情告訴他。
兩個人畢竟都還是孩子,但郭靖宇最終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了弟弟。
知道真相后的楊志剛,不知道心里該如何形容。
那時候他還什么都不懂,心里面只涌動著一個聲音:為什么父母要把我送人?
正是這件事,讓楊志剛的心里從此背負了一個陰影,從而也漸漸影響了他的性格。
他漸漸變成了一個內向的孩子。
雖然心里有諸多不解,但是他對親生父母的愛還是真切的。
有一年過中秋節(jié),他用自己所有的零花錢,買了一個五仁月餅。
然后走了整整一個下午,把月餅送到了姑父姑母家。
那時候大人正好不在家,他還給“姑父”留了一張字條。
我給你送一塊月餅,中秋節(jié)快樂。
原來,楊志剛的父親喜歡吃五仁月餅。
楊志剛就把這小小的細節(jié)記在了心里。
那時候兩家距離十幾里地,坐公共汽車很快就能到。
但是楊志剛為了買那個月餅,把所有的錢都花光了,他也只能走著回去。
這個帶有孩子體溫的月餅,成了他和家人不可分割的重要紐帶。
尤其對楊志剛的三哥郭靖宇而言,越是長大,越覺得從小對弟弟的虧欠太多。
所以,在楊志剛的人生成長之路上,就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提攜他。
然而到了上學的年紀,楊志剛卻像所有的小男孩一樣,都表現出了非常頑劣的一面。
上了初中,他的學習成績很差。
在班里調皮,逃課出去打乒乓球的事情經常發(fā)生。
三哥覺得弟弟要是這么繼續(xù)下去,肯定對成長不好。
于是一番思慮之后,他建議弟弟走藝術的道路。
那時候,郭靖宇已經在承德話劇院了。
他給弟弟提的建議是,報考藝校,學習舞蹈。
楊志剛有些不知所措,舞蹈?跟武術一樣嗎?
郭靖宇只能含混地回答說是。
就這樣,楊志剛便聽從哥哥的建議,進入了河北藝校學舞蹈。
他進入舞蹈科學習古典舞。
然而那時候的楊志剛,年齡已經14歲了。
從舞蹈教學的年齡來看,他其實已經超齡了。
來到學校,班級里都是一些比自己小的孩子,平均的年齡都才12歲。
由于他身體已經發(fā)育,身上的筋骨都漸漸變硬,所以學習起來的難度很大。
常常因為一些動作,搞得身體一連疼上好幾天。
但是郭靖宇還是對他絲毫不放松,時常督促他要好好學習。
因此在剛入學的第一年,楊志剛在心底非常恨三哥。
但無論怎么恨他,可能是因為從小形成的習慣,事事處處他都還是經常聽三哥的。
就這樣,楊志剛在藝校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歲月。
其后,楊志剛又到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進修。
于是,他又一次給了弟弟一個人生中關鍵的建議——報考北京電影學院。
楊志剛同樣沒有拒絕,再一次采納了三哥的建議。
從河北承德來到北京,楊志剛開啟了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
在北京電影學院,楊志剛收獲了自己的愛情和婚姻。
最初,他的生活平淡無奇。
由于從小養(yǎng)成的一種敏感而自卑的性格,因此他在同學中間并不是最出挑的那一個。
一直到大四的時候,他才有機會和張靜結識。
張靜學的是配音,而且是北影學院招過的唯一一屆的配音班。
她和黃渤是一個班的同學。
在一次學校的聚會上,各年級的同學都聚集在一起。
楊志剛在眾多的同學中,一眼就看到了張靜。
那時候,他的眼睛幾乎就沒有離開過張靜的身上。
一旁的同學馬赫,立刻就明白了楊志剛的心思。
幾年同學,混在宿舍里的哥們兒,他太了解楊志剛的性格了。
他是個見了女孩會臉紅,而且不知道說什么話的人。
性格羞澀而靦腆,平常根本不會和女生主動搭訕。
如今,他居然對學妹來電了,馬赫決定好好撮合一下兩個人。
相比楊志剛,馬赫的性格要開朗許多。
他直接走到張靜面前,一邊介紹自己,一邊對張靜介紹楊志剛。
臨了他還說,既然師哥來了,作為師妹是不是應該向師哥敬酒呢?
就這樣,在馬赫的牽線搭橋下,楊志剛和張靜正式結識。
2003年非典那年,因為情況嚴重,學校都停課了。
楊志剛就問張靜,停課了,你要準備回家嗎?
張靜說不回家還能去哪里呢?
只是因為疫情的緣故,回家之后還要隔離一周才行。
楊志剛就大膽的對她說,要不就別回去了,跟我一起留在北京。
那時候,他的三哥郭靖宇已經來北京發(fā)展,在這里有一套房子。
于是,在楊志剛的挽留下,張靜便沒有回老家。
用楊志剛多年以后的話說,他就這樣把張靜“拐走”了。
在最初相識的聚會上,楊志剛曾當眾唱了一首非常跑調的歌曲。
那首歌是什么,多年以后的楊志剛已經忘記了。
他只記得在眾人的圍攏下唱歌跑調,誰承想正是這種跑調,深深吸引了張靜。
畢竟,唱成那樣還敢拿起麥克風,這個人不是一般的有勇氣。
就這樣,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兩個人正式走到了一起。
而此時的他,也接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
導演章家瑞執(zhí)導的《婼瑪的十七歲》。
在電影中,他出演了男一號阿明。
2004年,他又出演了電視劇《江塘集中營》。
在劇中,他扮演一個國民黨的底層軍官馬金龍。
因為剛剛出道,接拍的影視劇并不多。
所以大部分時間,他都用來經營自己的愛情。
直到了2005年的時候,他才有機會第一次跟三哥合作。
郭靖宇在這一年拍攝了電視劇《完美夏天》,弟弟在劇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黃征。
在三哥眼里,此時的弟弟還需要好好的歷練。
接著在電視劇《刀鋒1937》中,楊志剛又扮演了反派角色區(qū)十四。
2006年,他與戀愛了三年的初戀張靜正式結婚。
而且兩個人婚后便很快有了孩子。
相比于其他演員在畢業(yè)后忙著事業(yè),而把婚姻和家庭放在后面,楊志剛無疑是反過來了。
用他自己后來的話說就是,那幾年因為拍戲不多,所以有時間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家庭上。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楊志剛的事業(yè)仿佛步入了快車道。
2008年,楊志剛在三哥郭靖宇自編自導的電視劇《美麗人生》中,飾演了修車工范陽。
然而就在這期間,卻發(fā)生了一場拍攝事故。
在拍攝《秘密圖紙》的時候,有一場地下倉庫爆炸的戲。
三哥郭靖宇讓他用替身,楊志剛卻堅持親自上。
但是因為爆破師的失誤,導致他全身燒傷30%。
因為這次受傷,嚴重影響了面部和語言,導致他一度出現了抑郁。
幸而在妻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下,他的傷得以痊愈。
有人說正是因為這次受傷,才導致他后來的演戲像是在背書。
2009年,傳奇大劇《鐵梨花》中,他又飾演了反派人物張吉安。
而這一部接一部的戲,都是三哥郭靖宇執(zhí)導的。
2010年的時候,楊志剛終于以主角的形象出現在大熒幕上。
他與黃海波出演了電視劇《將軍》。
2012年,對楊志剛來說可以說是巔峰之年。
觀眾一邊在《打狗棍》中記住了馬九斤,另一邊又在《火藍刀鋒》里記住了蔣小魚。
無論是年代劇還是現代劇,楊志剛終于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男一號。
《打狗棍》在全國播出后大火,楊志剛的演藝事業(yè)似乎也是越來越紅火。
隨后在2014年,幾乎是原班人馬,楊志剛又出演了《勇敢的心》。
他在劇中扮演了擁有六個老婆的少爺霍嘯林。
緊接著在2016年,抗日大劇《大秧歌》上映。
那幾年在演藝界,楊志剛幾乎成為了屏霸。
無論打開哪個電視臺,都是在播放他出演的這幾部電視劇。
而且實際的收視率也顯示,
無論是《打狗棍》還是《勇敢的心》,其收視率都是當之無愧的頭牌。
按說收視率走高,憑借深入人心的角色,楊志剛也該大火特火。
可自從他飾演了三哥郭靖宇的電視劇角色后,爭議的聲音從來就沒有斷過。
有人說他沒演技、沒顏值,有人說他臺詞像是朗誦,
還有人說他出演的角色一眼望去幾乎全是一樣的。
當然,更為關鍵的是,他被認為是郭靖宇的關系戶。
當兩個人的真正關系被媒體曝光后,
很多人更是大呼,這要不是自己的親弟弟,就憑楊志剛這形象,怎么可能會大火呢?
于是在豆瓣上,《打狗棍》的評分只有6.9。
而另一部大火的《勇敢的心》,評分甚至只有5.3。
有網友直言,只要在家里看到這兩部劇,立刻就會換臺。
有人更是質疑郭靖宇,這完全是“家族式”創(chuàng)作。
不過郭靖宇也是表示,楊志剛是我的弟弟,出道時有困難,我不幫他誰幫他?
而且郭靖宇也覺得,自己寫的戲弟弟能夠演好,雙贏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尤其在2018年,郭靖宇拍攝新版的《射雕英雄傳》時,
很多網友調侃,其中郭靖的角色肯定是楊志剛來演的。
不過后來楊志剛并沒有接拍。
郭靖宇還調侃,拍戲要是不用弟弟那就是對不起祖宗。
而楊志剛自己也表示,讓自己演一個不適合的角色,也是對不起祖宗。
而更為反差的情況是,雖然楊志剛確實是郭靖宇的關系戶,而且在網上的風評一直不好。
郭靖宇表示,自己的公司挨著居民區(qū),
樓下很多跳廣場舞的阿姨,經常會問他什么時候有新劇。
所以郭靖宇很清楚,自己的觀眾并非那些網上的年輕人。
而是那些不會上網看,不會買會員看,而是坐在客廳里看的中老年人。
這些中老年人不會在微博上表揚你,也不會在豆瓣上給你評分。
他們只知道豆瓣醬,不知道豆瓣是何物。
所以,郭靖宇也曾公開表示,
無論網友怎么吐槽和質疑,無論大家怎么說弟弟楊志剛以及其他一幫演員一直是老面孔。
但自己的這種拍攝方式,是堅決不改的。
這其實揭示了一個很深刻的現實,即在互聯網時代,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實際上是割裂的。
楊志剛從出道至今,拍攝的大部分都是三哥郭靖宇的戲,說他是關系戶也無可厚非。
與此同時,他的演技本身,也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
所以有人說,他離開了三哥什么都不是。
去年在《演員請就位2》中,楊志剛表演完畢后,
遭受到了臺上4位導演的一致差評,其中爾冬升直指要害,
不過,很多人可能忘記了他早年的專業(yè)——舞蹈。
在2012年的東方衛(wèi)視舞林大會決賽中,他曾獲得亞軍。
2013年的舞出我人生的決賽中,他也曾獲得亞軍。
而在演藝事業(yè)上,他還沒有獲得過重量級的獎項。
對一個從小就被父母送出去的孩子來說,身上的敏感和內向是一望即知的。
直到去年,楊志剛還出演了《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最美鄉(xiāng)村》等劇。
無一例外,都是郭靖宇的戲。
可以說,楊志剛除了能上親哥的戲,幾乎沒有人找他拍戲。
郭靖宇捧了弟弟16年,從情理上也說得過去。
只是在割裂的觀眾面前,這樣的模式引起的爭議,將會一直伴隨左右。
8月15日,馬赫拍攝了一段短視頻。
網友發(fā)現,許久未露面的楊志剛,和自己的同學同框了。
鏡頭中的他看起來很憔悴,甚至42歲的年紀,兩鬢就出現了白發(fā)。
還有網友將其認錯,以為是陳冠希。
而此前,正是因為諸多流言的困擾,他也確實很久沒有公開露面了。
無論如何,有一個真心實意的大哥捧自己,這是楊志剛最大的幸運。
而他在未來的演藝事業(yè)中,突破這個被人詬病的瓶頸,將是最大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