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沖著海清追了電視劇《心居》,真的要被氣死了。
先來說說馮紹峰演的施源,人到中年,整天喪著張臉不說,還干啥啥不行,“要臉”第一名。自卑又倔強,又慫又逞強。
他老婆干點啥,他都覺得老婆看不起他,嘴上說著對老婆好,背地里除了傷害就是欺騙。
然而,這個劇中,最讓人生氣的,還不是施源,而是他媽。他媽一出現,就有讓人棄劇的沖動。
不難發現,在施源的人生里,他媽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值得警惕的是,像施源媽媽這樣影響孩子一生的父母,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劇中,馮紹峰和童謠是初戀,相隔多年重遇后閃婚。后又因各種原因婚后沒多久便離了婚。
學生時代,施源學習好、家境好、會彈琴,是顧清俞眼中的白月光。
分別的這些年,顧清俞事業有成,施源卻深陷生活的泥沼。
高考失利,讀了一所專科;
因為大專文憑而自卑,卻沒想著通過努力去改變,甚至自暴自棄;
空閑時間用來打麻將、賭博;
想炒股翻身,卻欠了一屁股債……
婚后,施源的性格弱點體現出來,夫妻倆矛盾不斷。
為了自尊,他謊稱去國外出差,實則躲起來打麻將;
顧清俞把他賣掉的古董鋼琴買下來送給他,他認為自尊心被踐踏了;
顧清俞指出他應聘的工作存在風險,他認為對方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能力。
曾經優秀到發光的少年,如今變成了敏感自卑的中年男人,這種轉變與他的母親不無關系。
施源母親曾經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曾經風光無限。后來因為政策原因,一家人從上海搬到新疆,逐漸家道中落。
自己無力改變,卻心高氣傲無法接受落魄現狀,便逼著兒子扛起“復興”重任。
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指望他“考上大學,振興家族”。
每當兒子學習的時候,她就在旁邊念叨:你要努力,以后就靠你了。
高考那天,她把“集中注意力的偏方”(實際為助眠類藥物)放在兒子粥里,導致施源考試犯困,與復旦大學擦肩而過。
即使后來兒子一事無成,她依然認為兒子是最優秀的精英,誰家女孩嫁給施源,那是她的福氣。
兒子單身的時候,拼命催著找女朋友;等結婚后,又對兒子自己選的兒媳婦不滿意,拼命挑撥夫妻感情。
從學業、到婚戀,兒子的每一步,她都要插手控制。
她犯了很多家長都會犯的錯誤——從沒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不懂什么是「課題分離」。
這一理論,來自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
它是說,一切人際關系的矛盾,都來源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這在親子關系中,尤為明顯。
課題分離,意味著父母能夠分清楚「孩子的事」和「自己的事」。
因為,真正讓關系產生隔離和疏遠的,恰恰父母和孩子之間過于緊密的共生關系。
為什么要「課題分離」?
一位心理咨詢師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女孩倩倩正讀大一,她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同時也不知道要換什么專業好。
“我只能照著他們的安排走,可是我卻永遠達不到他們的要求。”
倩倩說,從初中開始,父母很少鼓勵她,她再怎么努力,母親總覺得她成績不夠好、不夠聽話。
甚至以學業繁忙為由中斷她練琴,逼她把所有時間用來學習,考取重點高中。
她父母是在貧苦中長大的孩子,沒文化、沒背景,她母親常嘆息“如果當年沒從初中輟學就好了”。
倩倩很清楚,父母讓自己考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更多的是在彌補當年的遺憾。
她想當音樂老師,但拗不過父母,最終只能選擇不喜歡的專業。
如今,她每天都沉浸在痛苦中,很少打電話給父母,假期也很少回家“因為只有躲著父母她才能好受一點”。
我也理解,倩倩父母或許想用自己的經驗讓孩子少走彎路,可謂用心良苦。
但是,忽視孩子的興趣,擅自替孩子決定專業和職業,何嘗不是一種越界呢?帶來的,便是孩子和父母的相互折磨。
《正面管教》中說:不但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
很多父母認為“他是我的孩子,我就要對他負責”,事實上,最大的問題就出在這里——把「孩子的人生」當成了自己的課題。
親子關系并非含混不清,而是有著清晰的邊界。
模糊了邊界,也就打亂了親子關系和孩子的成長節奏。
職業咨詢師@程蘭對一個客戶印象深刻,那個女孩在國外留學5年回國工作,想讓程蘭進行面試指導。
程蘭發現,之前的學生客戶都是自己先了解公司,再把情況告知父母,但是這個女孩和別人不一樣,“從簡歷修改、面試輔導、公司的選擇,所有的細節基本上都是爸爸詢問,再傳達給女兒”。
盡管父親并不懂女兒所從事的行業,但他一直替女兒做著選擇。
她覺得這個爸爸很負責,但和女孩接觸多了之后,她不再這樣想。
“女孩的很多能力都明顯欠缺,她很難去進行發散性思考,你想告訴她一個東西,就必須要把這個點揉得很碎告訴她,她才會理解。比如,為什么需要這么做,有什么用,如何做等等”。
這位父親幫女兒從小到大包攬了一切,讓女兒失去了最寶貴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對人生的掌控權。
可以說,他用愛“殺死”了孩子。
孩子想從事什么職業,過一種怎么樣的人生,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然而太多父母固執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妄加干涉孩子的課題,這樣很可能造成割裂:
父母覺得自己操碎了心,孩子卻不買賬;
孩子卻因為父母的過度干涉,切斷了成長的多種可能性。
為了避免這些悲劇,學會課題分離,很有必要。
如何進行「課題分離」?
●把孩子的課題,還給他
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都是在入侵本該屬于孩子的課題:
嫌棄孩子書包亂,主動幫助孩子整理書包;
孩子不會削鉛筆,家長直接幫孩子削好;
孩子上網課不認真,家長坐在旁邊監督;
孩子亂扔襪子,家長撿起來整理好;
這樣的家長負不負責?
負責。
但,不一定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說個比較普遍的事,想必很多家長都有“保姆式”陪娃寫作業的經歷。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會想喝水、一會上廁所、一問三不知、題題做不對……分分鐘能把人氣到心梗。
但是仔細想想,不論是整理書包、上網課、甚至做題……這些原本應該是孩子的課題,家長卻“變相”替孩子完成。
課題分離第一步,是家長要懂得放手,把孩子的事情還給孩子。
比如,監督孩子寫作業,到頭來效率并沒有提高。那我們不妨轉變一下思路——
「獨立完成作業」是孩子的課題,我們可以“退出來”并正確引導孩子。
跟孩子一起設定完成作業的時間,與他約定好:時間一到,即使沒完成作業也要上床睡覺。
至于是犧牲睡眠早起補作業,還是被老師批評,這是他自己的事。他應該自己承擔。
我們能做的,是給他建議,引導他主動去完成。
當他意識到不按時完成會給自己帶來不利時,才會自己做出改變。
他才能明白:提高學習效率不是為老師、家長,而是為了自己。
而意識到這一點,孩子才會主動變得自律,這種內源性改變才更容易讓孩子長期受益。
很多時候,親子關系,不是越緊密越好。
而是越有邊界,就越有力量感。
●做好自己的課題,并劃清界限
在電影《囧媽》中,媽媽對伊萬(徐崢飾)有著超強控制欲。
盡管兒子已經到了中年、是公司高管,媽媽仍然控制著兒子的生活:
不放心兒子安裝的密碼鎖,又找人加了一把鐵鎖;
兒子打電話談工作時,她非要強制喂飯吃;
要求兒子按照她的方式養生……
她常把“媽媽都是為了你好”掛在嘴邊,卻沒有注意到兒子一直都想逃離她。
電影中,伊萬控訴媽媽的那段話,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聲:你心里住著一個幻想的兒子,你為什么要鍥而不舍地改造我,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個兒子。
電影最后,她終于明白那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雖然你是我的兒子,但你也有自己的人生。
母子關系也在這一刻,破冰、和解。
電影告訴我們:父母和孩子做好自己的課題,劃清界限,才能形成良性的親子關系。
但我們也需要注意,劃清界限,并不代表放任不管。
●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用愛引導
著名班主任@鐘杰講了自己和兒子的之間的一段故事:
高中文理分科時,兒子想選擇文科,考慮到就業問題她希望兒子讀理科。
最終她決定尊重孩子的選擇“支持兒子上大學是我的責任,但是選文科還是理科,那是孩子自己事情”。
她買了一本能力測試的書送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
孩子憑借書中的170多道題測出文科是優勢,果斷選文科。
分科后,孩子成績也越來越好,最終以年級第一的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
她很慶幸,當初沒有強迫孩子選擇理科。“否則,孩子是否能考上大學都是個未知數”。
我很感動的一點是,這位媽媽既分得清什么是自己的課題,也能做到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用愛引導。
正如《被討厭的勇氣》里說過一句話:“強行干涉,無視本人的意愿而強迫其改變那結果只會是日后產生更加強烈的反作用”。
一味地去妄加干涉孩子的課題,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教育不能用蠻力,對孩子的美好的期望只能一點點去達成。
課題分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需要家長放下權威與身段,和孩子樹立邊界感。
相信只要我們去做,就一定會有所改變。
我們共勉:
與其推著孩子往前走,不如用愛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