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內地演員中,誰有整容般的演技,王千源一定算是一個。正派與反派之間切換自如,前一秒還是剛毅的刑警,下一秒可能又變成了讓人生畏的悍匪。
王千源在演藝事業中,塑造了太多反差強烈的角色,
在《空鏡子》中,為了飾演好翹著蘭花指的「可人兒」,專門跑到泰國學習……
到《繡春刀》中,為了演好內斂沉穩的錦衣衛「盧劍星」,苦練劍術至身體多處受傷。
《黃金時代》中,為角色減重12斤,只為塑造好文人聶紺弩消瘦的外形。
王千源每部戲角色跨度如此之大,卻又能拿捏好這些角色,不得不讓人佩服。圈內稱呼王千源是「導演的“chun藥”,誰用誰爽。」
一向毒舌的金星也給予他極高的評價,說有他演配角的電影,觀眾可能會記住主角是誰。
近幾年王千源的表現也如金星的評價一樣,王千源在每一部戲中都那么出彩。
《解救吾先生》里暴揍劉德華的悍匪
《破局》里他和郭富城同臺飆戲。
《八佰》里看似奸猾實則溫情的老兵油子。
好似不管角色大小,他都能讓人過目不忘。
但是他自己很清楚,能有今天的成績絕易事,他也有過很多被人轉頭就忘記的時刻。
《漂亮媽媽》中,他就是那個騎自行車撞倒鞏俐的路人,
《荊軻刺秦王》里,他是只有一句臺詞的趙國使者。
我們認識的鉆石配角,作為龍套,已經在圈里摸爬滾打了十余年……
王千源1972年出生于遼寧沈陽的一個藝術家庭中,父母都是遼寧省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演員,從小瘦高又調皮的他,一直是個不讓人放心的角色,
偷著學了抽煙,還和別人打架,結果因為中考成績太差,沒有考上高中,最后還是靠父母的奔走,才進入到沈陽市一所職業高中學習服裝設計。誰能想到今天的影帝,當初差一點就成了裁縫。
最后還是在家人的建議下,職業高中畢業后的王千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考了表演系,誰知竟歪打正著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
可考上中戲并不意味著能當大明星,畢業后的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兒童藝術劇院,雖說王千源年輕時也是個帥小伙……
但是高大的身材和略帶兇相的臉,實在是和兒童劇院氣質不搭,更多時候他只能在臺上扮演石頭或者大樹。
受不了這種生活的他離了職,為了在無戲可拍的時候能維持生計,他在母校旁邊開了一個小飯店,當起了廚子和送餐員,中戲的學生也調侃這個抱著飯盒奔走的學長是“王小二”。
01
一次轉機
這樣的境遇讓他對每一次演戲的機會都格外認真,為了演好一個只有幾場戲的殘疾人角色,王千源綁住一只胳膊,獨自生活了快一個月,最后只靠一只手和牙齒,他就能把鞋帶兒系的比正常人都快。
秉承這樣認真的態度,王千源迎來了演藝事業的第一個轉機,09年曾經的師弟找他幫忙,想拜托王千源去演一部小成本文藝片——《鋼的琴》。
為了融入角色,王千源天天穿著東北的綠毛褲,在工廠里面溜達,和車間工人一起干活聊天、一起排隊打飯。把自己與戲中失意的下崗工人徹底融合在了一起。
也是因為這部戲,讓王千源成為東京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此時他已經38歲,似乎終于迎來了爆紅的時刻。
可當時中日關系并不融洽,這個獎項自然沒辦法得到國內觀眾的認可,演藝生涯第一次收獲大獎,就這樣又沉淪下去。
02
天道酬勤
盡管在觀眾眼中默默無聞,但演技精湛的王千源還是得到了圈內一眾從業人員的賞識。導演丁勝注意到了這個演技精湛的男演員,最后力排眾議敲定了演員表,而這部影片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解救吾先生》。
王千源在片中飾演綁匪張華,王千源為了將匪徒的形象刻畫進骨子里,立即去書店買了《犯罪心理學》《反社會心理學》等書籍,邊看邊研究起警方提供的綁匪審訊錄像。
在拍攝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模擬綁匪的生存環境,王千源連續多天只吃干掉的面包片和地瓜干,拒絕回家,也不和其他演員交談,目的就是為了保持好一個喪家之犬的狀態。
最后,一個心狠手辣、饑不擇食的悍匪形象成功的出現在了大熒幕上,也正式因為這部影片中王千源的優秀發揮,獲得了第五十二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也在第三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的獎項。
至此王千源多年的龍套生涯終于宣告結束,
年過四十的王千源終于得到了觀眾們的認可。
現在這個流量當道的年代,一個演員的成功,有時候靠噱頭、有時候看話題、但最重要的還是看演技。王千源從入行到成名,這個過程可能有些太長了,值得慶幸的是,現在這樣的好演員還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至少王千源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有他出演的影片,在飆戲這方面,質量都不會太差!